我的诗意童年(下)

续:(上阙为《全唐诗》评论)
......只是那些关于桃花的记忆,带着某种天真欢快的意味,更象是一阙唐代的小令。
C
那时我们有为期一周的“农忙假”。大约在五月下旬,农家的孩子们要在这个时期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而我无活可帮,只好整天搬着小桌子坐在廊下做作业和写老师布置的“忙假日记”。
有那么一两天,似乎下着雨,却不见雨丝飘落,只见地上和树叶总是湿漉漉的。天地间水雾蒙蒙,空气充满了一种暖热潮湿的味道,没有平常雨天的那种淅淅沥沥的不快感,相反,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隐匿的喜悦似的——大约是因为我所盼望的夏天就要来了。
这时,突然听到一阵悠长的叫声“布谷——咕咕——”“布谷——咕咕——”
我放下笔,托着腮倾听着,这叫声是如此的美丽,比任何音乐都一直深入到一个孩子的内心,它仿佛就近在耳边,却又在极遥远不可知的地方呼唤着什么。
那极遥远不可知的地方在哪里呢?在那里除了一望无际的田野,一定还有些别的什么。我的目光茫然投向那一片水雾天,终于还是徒劳无功地返回了,这时,我却惊住了:在不远处空地的一堆木头上,正站着一只从未见过的灰黑色鸟儿。一瞬间的静止后,那悠长的叫声又响起来:“布谷——咕咕——”“布谷——咕咕——”
它明明就在咫尺之遥,却用这样的声音唤醒少年的我对于远方的全部想象。
这奇异的五月的精灵,在吟完它的歌曲后,又与我相视片刻,突然扑拉拉张开翅膀飞走了,一直飞进了我以后会爱上的那些关于“杜宇”、“子规”的古诗词里。从此,我再也无法把它忘记。
D
暑热快要到尽头时,夏天的一切快乐也要远去了,悠长的假期,冰棍与西瓜给口舌带来的清甜,光着脚在河滩上嬉戏的无拘无束,这些都要等到来年的夏天再重温了。
夕光把九岁的我单薄的影子投在后园的瓜地上,那里还卧着一个拳头般大的小香瓜,妈妈说,它也许不会成熟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忧伤——忧伤这词大概也是这时候学会用的。
后园的河滩很陡,长满了茂密的芦苇,我一般不大敢深入那里。此刻,我突然张大了眼睛:我看见一只蜻蜓在苇叶间忽隐忽现!让我如此惊异的,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蜻蜓。普通的蜻蜓身上是黄绿色的花纹,翅膀是半透明的黑色,而这只蜻蜓,周身纯黑,翅膀却是碧绿的!那种罕见的不可思议的碧绿,象一个谜,吸引着我一步步走过去。
更奇异的画面展现在我的面前。河滩上,竟上下飞舞着数十只这样的蜻蜓,它们飞舞的姿态也与一般的蜻蜓完全不同,优雅而轻灵,无声无息,就象是在一场梦境中进行的。
是的,很多年以来我都以为这是一个梦,直到有一天,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篇散文,里面引用了金农的一首自度曲:“新凉早、碧翅蜻蜓多少。”突然之间,“碧翅蜻蜓”这四个字击中了我。再恍惚地想起,那时也差不多是“新凉早”的时分。
然而我后来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美得几乎有些诡异的碧翅蜻蜓。第二年的夏天还未到来的时候,我就跟着父母又搬往另一个大院了。
E
这个新的大院比前两个都小,没有竹园没有溪流也没有桃林,更没有空地可以再做田园梦,但是有几个大花坛,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那一年,我在父亲的书柜里找到一本《园林花卉》。父亲有文人气质,喜欢写诗和种花,可惜这样的闲情早已经随着政界生涯的繁琐忙碌而消失了,这本《园林花卉》,我估计他倒未必怎么翻过,却成了我认识花名的启蒙教材。
于是知道,中间那个园形花坛里,每到初夏姹紫嫣红盛开的花,是虞美人;那有着尖硬微刺的是海棠;那大朵大朵散发着优雅香气是芍药;那猫脸儿一般色彩斑斓的是三色蓳。太阳花也叫半支莲,“懒婆婆娘娘花”原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紫茉莉,亦叫夜来香…….
初夏的午后,我上学时常常挽着一个小花篮,里面装着玫瑰和虞美人,送给班上的同学,当然是女生居多,唯有个邻班的极聪明的男孩子,他也喜欢花,我就总是有意无意地给他留着几朵。穿着母亲做的布底鞋走在悠长的青石板路上,花香一路淡淡地飘过,想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少年的心绪却还是模糊。
一个星期天的清晨,坐在月季下读《园丁集》,突然抬头看到月季浓密的枝叶间,竟然藏着一个精巧极了的淡黄色鸟巢。我的心怦怦地跳起来,过了半天,还是抵不住好奇,鼓足勇气把手探进鸟巢。我会碰到什么?几个毛耸耸的小脑袋?还是不可思议的可怕的东西——毛虫或者别的?然而,手退出来的时候,掌心里多了一个小小的天青色的蛋,玉一样晶莹可爱,然而是微温的。
那年的除夕,姐姐去了上海的亲戚家过寒假,母亲在厨房忙碌,饭菜的香味一阵阵地飘过来。我无所事事地趴在阳台上望着空荡荡的大院,平时的玩伴都回老家过年了,只有我们家永远是在大院里过的年。“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心念一动,下楼来到那株蜡梅前。闭上眼,凑近了轻轻地闻,清香沁入肺腑。
母亲把晚餐都摆到桌上之后,我说,我要送你们一道菜。于是我从身后变出一个细瓷盘子,上面用桔瓣、苹果和马蹄精心拼出花形,每种水果之间,点缀着一朵小小的蜡梅。“这叫‘香冷入瑶席’。”在父母的称赞声中,我得意地说。
不知为什么,记忆中,那样的梅花水果拼盘,也只做过这么一次。然后童年隐退,我忧郁孤僻的青春来了。
......只是那些关于桃花的记忆,带着某种天真欢快的意味,更象是一阙唐代的小令。
C
那时我们有为期一周的“农忙假”。大约在五月下旬,农家的孩子们要在这个时期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而我无活可帮,只好整天搬着小桌子坐在廊下做作业和写老师布置的“忙假日记”。
有那么一两天,似乎下着雨,却不见雨丝飘落,只见地上和树叶总是湿漉漉的。天地间水雾蒙蒙,空气充满了一种暖热潮湿的味道,没有平常雨天的那种淅淅沥沥的不快感,相反,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隐匿的喜悦似的——大约是因为我所盼望的夏天就要来了。
这时,突然听到一阵悠长的叫声“布谷——咕咕——”“布谷——咕咕——”
我放下笔,托着腮倾听着,这叫声是如此的美丽,比任何音乐都一直深入到一个孩子的内心,它仿佛就近在耳边,却又在极遥远不可知的地方呼唤着什么。
那极遥远不可知的地方在哪里呢?在那里除了一望无际的田野,一定还有些别的什么。我的目光茫然投向那一片水雾天,终于还是徒劳无功地返回了,这时,我却惊住了:在不远处空地的一堆木头上,正站着一只从未见过的灰黑色鸟儿。一瞬间的静止后,那悠长的叫声又响起来:“布谷——咕咕——”“布谷——咕咕——”
它明明就在咫尺之遥,却用这样的声音唤醒少年的我对于远方的全部想象。
这奇异的五月的精灵,在吟完它的歌曲后,又与我相视片刻,突然扑拉拉张开翅膀飞走了,一直飞进了我以后会爱上的那些关于“杜宇”、“子规”的古诗词里。从此,我再也无法把它忘记。
D
暑热快要到尽头时,夏天的一切快乐也要远去了,悠长的假期,冰棍与西瓜给口舌带来的清甜,光着脚在河滩上嬉戏的无拘无束,这些都要等到来年的夏天再重温了。
夕光把九岁的我单薄的影子投在后园的瓜地上,那里还卧着一个拳头般大的小香瓜,妈妈说,它也许不会成熟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忧伤——忧伤这词大概也是这时候学会用的。
后园的河滩很陡,长满了茂密的芦苇,我一般不大敢深入那里。此刻,我突然张大了眼睛:我看见一只蜻蜓在苇叶间忽隐忽现!让我如此惊异的,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蜻蜓。普通的蜻蜓身上是黄绿色的花纹,翅膀是半透明的黑色,而这只蜻蜓,周身纯黑,翅膀却是碧绿的!那种罕见的不可思议的碧绿,象一个谜,吸引着我一步步走过去。
更奇异的画面展现在我的面前。河滩上,竟上下飞舞着数十只这样的蜻蜓,它们飞舞的姿态也与一般的蜻蜓完全不同,优雅而轻灵,无声无息,就象是在一场梦境中进行的。
是的,很多年以来我都以为这是一个梦,直到有一天,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篇散文,里面引用了金农的一首自度曲:“新凉早、碧翅蜻蜓多少。”突然之间,“碧翅蜻蜓”这四个字击中了我。再恍惚地想起,那时也差不多是“新凉早”的时分。
然而我后来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美得几乎有些诡异的碧翅蜻蜓。第二年的夏天还未到来的时候,我就跟着父母又搬往另一个大院了。
E
这个新的大院比前两个都小,没有竹园没有溪流也没有桃林,更没有空地可以再做田园梦,但是有几个大花坛,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那一年,我在父亲的书柜里找到一本《园林花卉》。父亲有文人气质,喜欢写诗和种花,可惜这样的闲情早已经随着政界生涯的繁琐忙碌而消失了,这本《园林花卉》,我估计他倒未必怎么翻过,却成了我认识花名的启蒙教材。
于是知道,中间那个园形花坛里,每到初夏姹紫嫣红盛开的花,是虞美人;那有着尖硬微刺的是海棠;那大朵大朵散发着优雅香气是芍药;那猫脸儿一般色彩斑斓的是三色蓳。太阳花也叫半支莲,“懒婆婆娘娘花”原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紫茉莉,亦叫夜来香…….
初夏的午后,我上学时常常挽着一个小花篮,里面装着玫瑰和虞美人,送给班上的同学,当然是女生居多,唯有个邻班的极聪明的男孩子,他也喜欢花,我就总是有意无意地给他留着几朵。穿着母亲做的布底鞋走在悠长的青石板路上,花香一路淡淡地飘过,想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少年的心绪却还是模糊。
一个星期天的清晨,坐在月季下读《园丁集》,突然抬头看到月季浓密的枝叶间,竟然藏着一个精巧极了的淡黄色鸟巢。我的心怦怦地跳起来,过了半天,还是抵不住好奇,鼓足勇气把手探进鸟巢。我会碰到什么?几个毛耸耸的小脑袋?还是不可思议的可怕的东西——毛虫或者别的?然而,手退出来的时候,掌心里多了一个小小的天青色的蛋,玉一样晶莹可爱,然而是微温的。
那年的除夕,姐姐去了上海的亲戚家过寒假,母亲在厨房忙碌,饭菜的香味一阵阵地飘过来。我无所事事地趴在阳台上望着空荡荡的大院,平时的玩伴都回老家过年了,只有我们家永远是在大院里过的年。“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心念一动,下楼来到那株蜡梅前。闭上眼,凑近了轻轻地闻,清香沁入肺腑。
母亲把晚餐都摆到桌上之后,我说,我要送你们一道菜。于是我从身后变出一个细瓷盘子,上面用桔瓣、苹果和马蹄精心拼出花形,每种水果之间,点缀着一朵小小的蜡梅。“这叫‘香冷入瑶席’。”在父母的称赞声中,我得意地说。
不知为什么,记忆中,那样的梅花水果拼盘,也只做过这么一次。然后童年隐退,我忧郁孤僻的青春来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吉檀阿珂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