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垃圾翻译,千万别买!!!

这本书强忍着看到了第三页,但是聪明的人从第一页就会发现这本书的翻译是彻头彻尾的垃圾。译文拗口不说,要命的是几乎每页、每段都有各种表达和翻译的错误,有的时候甚至是瞎翻。译者资质和能力都有明显缺陷,这个东西但居然能出版,可见不但译者,南大出版社的编辑和校对都是不合格的。明显的错漏列举如下:
1. “名字与来源”
“来源”原文是sources,指的是“材料”或者“史料”
2.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 原文并无“关于”一词
3. “根据争议民族在相关时刻的用法,本书的主题部分会指出华沙和莫斯科之间的城市名字。”
The body of this book will name cities between Warsaw and Moscow according to the usage of the people in question at the relevant moment.
这句话基本是在瞎发挥。原文的意思是:会用这一时期的相关民族的语言来指称这些城市。In question也不是争议的意思。
4. 这将……强调对城市的支配永远不是最终的。”
This…emphasizes that the disposition of cities is never final.
且不说这句话不通,这也属于瞎发挥。Disposition怎么都不会是支配的意思
5. “在本书中,中世纪公国基辅罗斯修饰语为‘罗斯的’。”
In this work, attributes of the medieval principality of Kyivan Rus’ are denoted by the term “Rusian.”
这明显是对原文的误解。原文根本不是在说修饰语不修饰语的意思,而是说基辅罗斯的特征是由Rusian这个词来表示。
6. “自始至终,本书都会用‘加利西亚’和‘沃里尼亚’这两个从拉丁语延伸出的英语属于来指称这两篇历史上的土地。”
The historical lands of “Galicia” and “Volhynia” will be named by these Latinate English terms throughout.
不知道译者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反正作者说的很清楚。
导论 第一页
7. “本书追溯了现代独立国家历史中的一段时期。”
This study traces one passage to modern nationhood.
译者明显把passage理解错了,也不知道所谓“独立”二字从何而来。
8. “18世纪,在王国遭到后来崛起的帝国瓜分后,一些爱国者将民族从新解释为国民,而民族性则由人们所说的语言决定。”
After the Commonwealth’s partition by rival empire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some patriots recast the nation as the people, and nationality as the language they spoke.
“后来崛起的”一词大概是看错了rival成risen(?);18世纪仅仅只是修饰分句的状语,被译者提前变成了修饰整个句子;recast误译。
9. “从那时起,有关民族性概念的盛行观点认为……”
By then, the prevailing conception of nationality expected…
By then明显误译
10. “我们在本书中探讨的这块土地上涌现的民族观念分为三个时期,即近代早期王国时期、19世纪帝国瓜分时期以及独立国家和随之取代它们的苏联加盟共和国时期。”
Our route through this passage follows the national ideas of the early mod- ern Commonwealth, of the nineteenth-century empires that partitioned it, and of the independent states and Soviet republics that supplanted them.
这句话槽点之多不知从何吐起。首先,因为译者前面没理解passage,导致这段话只能靠自己发挥。其次,她自己发挥的这句话也不通。“民族观念分为三个时期”是病句,你只能说“民族观念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最后,人家原文说的是早期王国、帝国、和独立国家和苏联加盟共和国各有各的national ideas,这本书是追溯这些ideas,你干嘛偏要说人家分了三个时期?
第二页
11. “但是当时刚刚出现的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特许观念并未占得支配性地位。”
Privileged错译为特许
12. “大屠杀和精英置换将历史传统连根拔起。”
读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精英置换是啥。搞半天人家原文说的是displacement
13. “单一民族国家能够挨过这段历史吗?”
这“挨过”也是无厘头,让人以为原文是survive。come to terms with 可以是接受、和解,但绝不是挨过
第三页
14. “‘重返欧洲’的历史叙述重回人们的视野。”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return to Europe” took center stage.
Take center stage根本不是什么重回视野的意思。
15. “这三个问题与本书研究的时间顺序正好一致,即1596-1999年。”
These three questions … suggest the chronological range of this study: 1596-1999.
译文又是一句病句。问题怎么能跟时间顺序一致?你最多只能说问题提出或者出现的顺序,与本书研究的时间顺序正好一致。其次,人家原文说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顺序问题,人家说的是跨度,所以后面说的是一个时间跨度。你把人家翻译成顺序,那后面跟的应该是三个时段,这才叫顺序。
16. “波兰和立陶宛的贵族通过成立卢布林联合建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
the Polish and Lithuanian nobility established their Common- wealth by an agreement known as the Lublin Union.
首先,commonwealth不是王国。其次,这里的Lublin Union指的是作为一个协议的Lublin Union,而不是什么可以“成立”的机构。
由于只读了三页,没法继续读下去了。但就这三页已经是错漏百出,相信后面的更多。希望译者多查字典、写完多读几遍,不要太依赖谷歌,实在不行就别翻译了,免得糟蹋了人家的好书。看译者的短评,“中文版的问题全是我的锅,华彩部分都属于斯奈德老师。”这也算有自知之明了,只可惜因为你的疏漏和不负责任把人家的华彩部分全遮住了,该给作者道歉,该给读者道歉,书还那么贵,该赔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