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体系的对话》笔记:伟大的批判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1)本书评价 ###################### 运动,一种司空见惯、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千百年来却没有被正确地认识。真的有这么难吗?看看伽利略费了多少口舌批判,你就明白,运动真没那么简单;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多么高超的逻辑能力、思辨能力。 本书采用对话的体裁,是为了隐藏伽利略的真实观点,以规避教会的出版审查。这种体裁也显示了伽利略对问题清晰透彻的认识,他完全知道对方的观点和论据,甚至能帮他们补充论据。他就是传说中能和自己对弈的高手。 伽利略不仅逻辑严密,而且善于采用类比来嘲讽对手,也是一个高超的段子手。 ###################### 2)历史意义 ###################### 1)传承批判希腊 继承 希腊几何 (阿基米德等) 希腊逻辑学(亚里士多德) 批判 希腊运动学(亚里士多德) 希腊天文学(托勒密) 2)影响后世牛顿 牛顿为什么提相对运动和参考系? 牛顿为什么要提惯性运动? 牛顿为什么要讨论炮弹? 牛顿为什么要讨论潮汐? 显然是受到到伽利略的影响。 3)影响科学哲学 伽利略不完全否定认亚里士多德, 认同亚氏的逻辑学, 批判亚氏的运动学, 他甚至维护亚氏,说他因为缺少观察证据才得出错误结论, 他认为是后人的盲目崇拜,反而损害了亚氏的名声。 伽利略不盲目相信亚氏所有结论,而从实际观察出发,进行逻辑思辨,得出正确的结论。 伽利略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正如他对潮汐的认识,但这并不有损于他的伟大,而更证明的真理的曲折和批判精神的必要。 伽利略的将实验和数学相结合,使希腊自然哲学进步到现代科学。 ###################### 3)内容笔记 ###################### 1)第一天 A)话题 三度空间 运动形式:直线运动、圆周运动 落体和斜面运动 宇宙中心 新星 太阳黑子 月球(光反射) B)结论 天体不是不变的,不是完美的 亚力士多德的逻辑哲学是对的,即使他认为感觉经验比人类理性可靠,他得到错误的结论,是因为他看到的不够远,如果他能看到伽利略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天文现象,也一定会赞同伽利略的结论。 但亚力士多德认为,在证明自然事情上,不应要求几何学的准确性。这与伽利略的观点相反。 (后面三天的内容,没细看,太长了。。。) 第二天) 驳斥亚里士多德运动学 证明地球自转 落体运动 抛物体运动 摆的运动 惯性运动 第三天) 证明地球公转 木星公转 金星相位变化 第四天) 证明潮汐由地球自转导致(该观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