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那点事之《定投十年财务自由》书评


一、关于投资理财的认知
借用一下最近网络上爆红的段子: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你。 同样的: 你对理财的认知,也决定着你把辛辛苦苦靠脑力和体力劳动挣来的钱,挥霍掉?投资亏掉?还是靠理财获取睡后收入?大部分人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良好的投资习惯和对人性弱点的抵抗。关于投资理财,很多人把辛苦挣来的钱放到股市里交学费里,问题是结果好像也没学到什么。 巴菲特说:“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只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第一个重点,就在那个稳妥的知识体系,这就是对理财的全面科学理想的认知,比如有人常年存余额宝就以为自己在投资理财,比如有人跟风炒股票就以为自己在投资理财;眼光局限在一个领域,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第二个重点,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人性的弱点面前保持理智。比如“追涨杀跌”,比如定投过程的没有耐心,比如总想今天种下种子明天就想收麦子。
基金定投就是众多理财渠道和工具的其中一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人就会选择不同的投资理财渠道,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家庭收支状况去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计划,做合理的资产配置,最终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才能不走冤枉路,不烧冤枉财。
二、关于我们一生要重点经营的三个资产(房地产、人力资产、金融资产)
1、房地产资产
即使农业社会过去了这么多年,和土地相连的房地产仍然是个人财富的最主要来源。房价的涨跌,就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命运的缩影,更和城市居民的财富息息相关。从全球范围来看,房地产在居民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在49%左右。在中国,房价增长过快,在总资产中的比例过高,占中国家庭总财富的比例为54%。
2006~2015年,房地产企业经历了“黄金十年”,这十年有5年房地产股票相对大盘的超额收益率超过了20%,但是从2016~2019年房地产股票却连续跑输了大盘。当一个家庭54%的财富价值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时,整个家庭的财富状况也会处于不稳定状态。
中国的人口集中度依然会上升,房价的分化程度也会不断加剧,“闭眼买房就会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只有买到真正有价值的房子,才能保证投资的回报。房地产也有估值策略,美国城市经济学宗师格雷泽借鉴了金融学里著名的戈登模型,给房地产定价,一个资产的价格就应该等于它未来创造的现金之和的现值,换句话说,房子的均衡价格就应该等于未来房租的总和。那么,现在的价格就是未来的房租之和贴现到今天的现值总和。这个戈登模型模型可以给我们未来投资房地产提供一个估值策略。
2、人力资产(债性工作/股性工作,“滚雪球型”职业/“推石头型”职业)
站在金融的视角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资产。这个资产的基本价值,就是其未来创造的所有价值的总和。
如果有一个资产未来每年创造的价值增速很高,折旧率又很低,这个资产的价值就很高,这就是“滚雪球型”职业或者说“股性工作”。
如果一个资产未来每年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小,折旧率又很高,这个资产价值就很低,这就是“推石头型”职业,或者“债性工作”。
比如技能型职业医生、律师、理财规划师、教师、健身教练等等这些职业会越老越香。而 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流水线工人、客服代表、行政文员、银行柜员、电话销售等等,受年龄因素限制,也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
人力资本的成长也是有杠杆的,房产的投资杠杆是城市的发展命运,而人力资本的杠杆是行业和平台,它可以放大个人的能力和收入。俞敏洪曾这么说:“在这个时代仅凭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先理解时代的趋势,看到每一个企业、公司都有自己的系统。找到系统的杠杆支点,个人的力量才会放大。要懂得借时代的势,借平台的力,就像小鸟借助上升气流和同伴的拍打翅膀,能够飞越到达遥远的大洋彼岸。”
要么持有优秀的资产,要么将自己变成优秀的资产,如螺丝钉所言,学历已经变成了门槛。 而要保持持续优秀就要保持持续的学习:读书、分享、拜访名师、个人领悟、参加讲座等等都可以提升自己,用投资的心态来看待人生。
电影《一代宗师》里,把高手之路分成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和见众生。
第一个阶段:见自己,你得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受不了什么,抓住自己的优势,走出舒适区,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见世界,带着自己狭隘的对社会的理解,你会头破血流,你开始理解时代的趋势,社会的规则,看到人生的各种可能。 第三个阶段:见众生,高手当久了,你终于理解,要把自己学到的,理解的,坚持的传播出去,帮助更多的人,才能从大咖变宗师。 人力资本的线性成长,还是螺旋式跃迁式成长,取决于你对资本的风险偏好,还有你那个追梦的心有多强。
3、金融资产(基金、股票、银行存款、期货、黄金、外汇、保险等等)
先正确认识四个名词:“挣钱”、“赚钱”,“负债”,“资产”。
“挣”字:左边是手,右边是争,是说要用勤劳的双手去辛苦劳动,靠出售自己的力量、技能或资源去换取薪酬。这个过程,始点和终点都是物,这种报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动收入”,与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成正比,但因为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所以主动收入也是有限的。
“赚”字:左边是贝,代表着钱,右边是兼职的“兼”字,也就是让钱兼职替我们赚钱,实现钱生钱。这可以理解成“被动收入”,也就是我们什么都不做,钱依旧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负债”就是拥有了这样东西之后,会让你不断地“花钱”。
(大奔要交加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维修保养费……古驰的包包要保养费等等)
“资产”就是拥有了这样东西之后,会让你不断地“赚钱”。 (门面可以租售,注册会计师、注册建筑师可以挂靠,二十万人民币可以投资、可以存款)
同一种东西,可能是资产,也可能是负债,比如汽车如果是自用,就是负债;如果是当做货车、开出租,就是资产啦,房产也是同样的,如果你是全款房在不断的收租,创造现金流就是资产,如果没有收租,还在给银行付利息,那就是负债,如果租金能大于房贷也算资产。 如果没有收租,你每年还银行的月供,三分之一是本金,三分之二是利息,就需要好好评估一下手里的房产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了,未来房价的上涨空间能不能覆盖你还的利息呢? 金融资产有非常多的好处就是管理方便,也轻资产。现在在手机电脑上就可以完成,而房产出租需要花精力装修、看房、跟租户打交道等等。 如果一个人手里持有100万的金融资产,每年的组合收益是8%,也就是说,这个人什么工作都不用做,就可以拿到8万现金流去维持生活。如果在郑州的话,合每月6667元的月工资,中等偏上的收入。关键是不受健康影响、不受年龄影响、不受裁员等等因素的影响,每年都有,这个人如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收入1万元,她的财务状况是不是好得太多了呢。
三、如何通过基金定投实现财务自由?
1、制定一份完整科学的定投计划 (1)家庭收支状况,做一个收支表; (2)分析自己的风险偏好; (3)梳理现金流,设定合理的每月定投金额; (4)确定这笔资金可能在未来几年的时间不能被拿来用的; (5)螺丝钉建议,除去所有开支,剩余资金的一半用来定投。 2、挑选出当前具有投资价值的、被低估的指数基金 (1)以宽基指数为主,以行业指数为辅; (2)基金规模小于1亿的不要选,挑选费用较低的基金,选择追踪误差较小的基金; (3)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结合,结合估值定投,赚钱更容易 (4)关注“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低估买入+定期不定额投入 3、挑选自己熟悉的渠道和平台,落实自己的计划 (1)银行代售、天天基金等网络平台、或者股票账户,开设基金账户;
(2)确定好每月定投的时间和频率;
(3)在计划中把遵循的定投策略,包括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持有,什么时候卖,都详细的列出来,并严格执行。
4、什么时候卖出?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止盈的三种策略。 (1)投资者从自身收益角度考虑来止盈;常见的就是 收益率止盈;
(2)投资者从投资品种的价值角度考虑来止盈;按照估值止盈;
(3)不止盈,低估时买入指数基金,长期持有,依靠基金的分红获取现金流。
如果一个品种盈利不稳定,估值变化较大,最好用收益率止盈方法;
如果一个品种盈利增长比较稳定,适合低估时买入,可长期持有,耐心等高估;
如果一个品种盈利稳定,分红良好,可以在低估、高股息率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获取分红。
“30%收益率止盈”策略,更适合波动大的品种,不同的止盈方法适合不同的品种和需求。
5、在实践过程中,定期检查、优化自己的计划和策略。 将自己的计划讲给别人听,包括什么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有哪些优势,为什么这么制定计划,依据是什么等。看看自己能说明白吗? 一套知识体系,看完只能掌握10%,实践能掌握50%,能向别人讲明白才算真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帮我们查漏补缺。
四、投资理财是个慢工细活
(1)投资理财是个一生的课题,越早开始,越早受益; (2)纸上谈来终觉浅,实践和理论不断的反复结合和检验,总结适合自己的理财之道; (3)勤奋和耐心,勤奋快速提升你的人力资产增速,耐心,不要轻易杀死那只会下金蛋的鹅,勤劳的多样几只会下金蛋的鹅,养到所有的鹅下的金蛋(现金流),可以满足你要求的生活标准,你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再也不用为了钱而工作,你也可以说:“我不在乎钱,这个工作开心就好,离家近就好,我感兴趣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