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失望的书
读书会之我不爱读的书,第一名。拖到现在才读完,还是为了读完之后把它卖出去。书的导读是说作者得了癌症,为了弥补两个女儿没有父亲陪伴的缺失,找了六个朋友来代替他承担父亲的责任,即建立一个爸爸军团。听起来挺有意思,但翻开之后,内容基本就是作者的自传,还有癌症的治疗过程,穿插着对六位爸爸的介绍。按说也没错,但我还是觉得有些失望。读书会时有书友说对这本书无感,读不下去,出书怎么那么容易,这些感慨也恰恰是我想说的。可能我们都搅着这故事应该是亲爸挂了六个爸如何养娃教娃,结果一看到最后这亲爸还活的好好的,六个爸只是被拉来凑凑字数,不由得感觉上当受骗。不是我们希望作者挂掉,而是,额,书的介绍让我们有了这样的预期。
今天终于勉强读完,我却有了另一种疑惑。平心而论,这本书虽然不够好,但是文笔,创意,幽默感也都是有的,为什么我那么不喜欢?甚至是反感?甚至有些愤怒?这是不正常的,一本烂书就是一本烂书,不该牵动我这么多情绪,一本好坏参半的书会让我生气,但是也会公正评价。这本书是怎么回事?是它真的烂的很特别,还是它触到了我的痛点?
那可能,就是触到了我的痛点吧。我讨厌的点,具体说来,1强烈的自我意识:整本书弥漫着浓厚的自恋。2过于私人化的表达:如果说自我意识没错,那也该局限在你的小家。3貌似高大上的价值观:活在问题当中,创造奇迹,这些语句又漂亮又遥远(我可能只适合善良正直乐观勇敢这些简单的词)。4不用考虑金钱的潇洒:从头到尾就没提过一句钱的事,不管是看病的钱还是将来母女三人生活的钱,上层人士果然可以不落俗套。
12是我跟作者价值观不一样,34是我跟作者的地位境界差别太大。所以,怎么都没有办法入心,实在是喜欢不上。还顺带刺激出了我的怒气,作者的自负自恋对比出我的自卑,作者对孩子深深的眷恋反衬了我孤单的童年(所以我觉得他太矫情),作者连这等私事都要出书卖钱(我实在理解不了),而他生病前后都没为钱操过心(可能原因正是,作者什么都能写来出书卖钱),跟他相比,我这个中国农村出身的穷妇女真是又保守(不愿分享私事更不愿拿去换钱)又俗气(这种事我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花多少钱)又窘迫(我并不确定我的钱够这所有的过程)。
咳咳,算了,老老实实反思。1我应该增强自信;2我应该提高修养,学会包容;3我应该多赚钱;4我应该考虑改善和父亲的关系;5我应该买保险。
但是我也同样有要坚持的东西,那就是接地气。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成不了作者那样的名流。如果我有了自己的作品,里面的人物也一定生活在真实的柴米油盐中,毕竟,光是高谈爱情和理想并不能让你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