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古佛教史研究前沿和动态很好的著作

很荣幸得到志远兄赠书。作为一个外行,胡乱写下拜读之后两点简单的感想。
我硕士读的是专门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修过《中国宗教史专题》的课程。记得当时老师说过判断中国佛教史论著学术价值的方便法门是看参考文献中日文文献的数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中的日文研究论著比较丰富的话,应该不会太差。因为研究中国佛教史,日本学者在很长的时间里遥遥领先。志远兄的大作完全符合这一标准判断,因为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日本学界相关研究的谙熟程度。
此外,感受比较深的是作者处理文献的态度:“我们关注传世文献的史源、成立过程、体例和辑佚、整理成果,出土材料的出土环境、物质性、体例和功用、看不图版、录文等方面(P136)”。个人觉得,这值得大部分研究中古史(尤其是先唐时期)的学者借鉴。简单说一句,如果中古墓志的研究者能够采取上述的态度的话,现在主流的研究范式——证史补史——的粗鄙已经让人不忍直视。
最后,指出书中一些明显的手民之误,供以后再版时修订。
P24 第2段 “对佛典汉译这场历史千余年……”,其中“历史”当为“历时”。
P40 第3段“顾野王《与地志》……”,其中“《与地志》”当为“《舆地志》”。
P92 第1段“灵实生平不詳,從日本保存的……”,其中“詳”“從”当分别为“详”“从”,当是简繁转换出现了小纰漏。
P134 注2,“中央民族大学出版“,漏”社“字,当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P135注4,”尾崎康着,乔秀岩译“,其中“着”当为“著”。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庄晓梦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