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读后

家庭、家族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如果不熟悉那简直是件怪事。但是,我们对家庭、家族这两个词的概念内涵认知真的了解么?我们对这两个词的认知是否是这两个词的真正概念内涵?我们以为我们已经认知的概念真的是概念内涵的本意么?是的,如果仅仅使用我们生活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去认知这两个词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的生活经验只是在历史时空中的某一时段给我们带来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认知一定存在偏见,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建立在我们自出生到思考这一问题这一发展阶段的,而问题就出在我们把自身的经历当做是完整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会使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同词语的内涵产生极大的变化,家庭、家族就是典型的例子,当今社会的家庭、家族实际与明清时期有极大的差异,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明清时期的家庭、家族生活模式与我们今天的模式类似。
这本书从结构上来说非常简单,作者所要讲明的论点也非常直接,这样可能会给读者一丝欣慰,因为学术著作往往结构复杂、思想深刻,轻松阅读学术著作能带来不少文化体验。但是,并不是这样的,本书结构虽然简单划一,论点思想上也没有那么高度抽象,但是作者在论证过程中非常严谨,使用了大量的史料来从不同的侧面去反复论证,使得得出的观点非常让人信服,从作者的研究认真程度上来讲绝对没得说。这种严谨可能也成了本书一种缺憾,反复的论证和枯燥的史料引用会使读者感到迷茫,尤其不同家族不同人名之间的反复转换更加深了读者的困惑,这样就使本书的阅读连贯性大打折扣。
作者本书的目的是想通过考察明清时期福建地区的宗族组织来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与变迁。从问题意识角度来看本书价值非常高,不同于传统的就事论事实证,当然,作者也说了,他非常善于与人类学合作,从而在更深层次中探寻历史问题,这是作者的方法论,也是当今史学界重要的方法论。
作者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认为家庭发展为宗族是有其历史内涵的,探究了家庭发展成为宗族的过程与原因,之后又将发展出现的宗族主要分为三类,再后又论述了三类宗族的发展历程,最后,作者通过考察宗族发展的历程的动态研究中,认为宗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宗法伦理庶民化、基层社会自治化、财产关系共有化三个现象。
本书论证结构简单,论证严谨,论点思想深刻。读者如果想要了解明清福建地区宗族等问题,这本书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唯一的遗憾是这本书对读者的要求较高,如果不具备任何历史学基础的话,那么阅读起来是很困难的,尤其书中大段引用了家谱等资料更是对读者能力的一种挑战。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学术著作,抛开阅读性不说,作者论述的严谨性、结构完整性、思想的深刻性、现实的关怀性都是非常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