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气

一打开书封,看到作者简介,吓了一跳:“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这么厉害?谁封的?不是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吗?我有点好奇(或许也有点不服气?),赶紧打开读读看。
张大春,祖籍山东,1957年出生台湾,第二代“外省人”,已经无法再轻易体会到父辈口中的背井离乡的愁绪,但是自小接受的教育依然是从那个文化底蕴醇厚的时代中走出来的,因此,不会像老一点的白先勇那样用一种无根的乡愁和适从做主题,也不会像小一点的刘梓洁那样有那种轻盈却也显得根子不深的新时代味道(原谅我对港台文学的阅读经历的浅薄吧),兼有底蕴和新格,将东方文字古典之美与西方小说技巧之智兼容并蓄,或许尚没有白先勇那样炉火纯青地令人叹服,但是读来津津有味的享受还有极具的。
对一位熟读各类书籍、能够驾驭种种文体题材的小说家,只能从这样纯技巧的风格来概括讲了,即便是这部集子的十六个短篇,你都会感觉它们简直像是由几个迥乎不同的人写作出来的:有科幻(真正软硬兼具的科幻)、有魔幻(《蛤蟆王》让我想起莫言)、有传奇(扣人心弦)、也有现实主义的小说……有长有短,文字随着题材不同千变万化,时而古典、时而紧迫、时而写实、时而又出现大片心理意识描写……他是一个很有才的人,虽然处处流露,但是也没有把持不稳,都很妥帖。“最”字或许不很妥当,但是冲那份才气,他就可以入得当今一流。
文字杂、题材杂、作品杂,体现出来的思想自然也杂,但是大体来说,就这十几个短篇而言,他所体现的,是一种对弱者的关怀(大多从带古典意味的作品中来)、对人内心生存状态和时代环境之间的冲突的一种带有忧患的关注(大多从现实主义和科幻中来)。因为杂,又有才,也让人一种推测——这样人总是会在本本分分的写作之外用剩余的才力去一些同样蛮有意思的事情的。一查资料,果然,说书人、电台主持、书法家……佩服。
(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