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菲利普会对米尔德里德爱得如此癫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时一直对书中菲利普对米尔德里德的爱感到困惑,恰好知乎上也有类似的提问:“《人生的枷锁》中,为什么菲利普会对米尔德丽德爱的如此癫狂?”这里直接引用这个问题作为题目。
菲利普和米尔德里德(以下米尔德丽德就称“米小姐”吧)的故事实在“狗血。
他们的故事,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
第一次相遇
菲利普爱上了米小姐,米小姐不要他,和另一个男的跑了,结婚了。
后来他和诺拉在一起,诺拉是个好女孩,和他也挺合得来的。
第二次相遇
但好景不长,他重遇了大着肚子被抛弃的米小姐,重燃激情,抛弃诺拉,供米小姐吃喝玩乐,虽然本来他就没多少钱,还帮她付孩子抚养费。
但生完孩子后,米小姐转眼又跟他朋友好了,他知道后还出钱让他俩去巴黎玩并期待米小姐回来。米小姐一去不回。
菲利普又去找诺拉,幸好彼时诺拉已经有爱她的未婚夫了。(菲利普人品也是一言难尽)
有关米小姐的故事就这样到此为止了吗?
不呢。
第三次相遇
他又在街头重遇米小姐,她又被抛弃了而沦为娼妓。他把她接回家提供食宿,却拒绝和她发生关系。后面也因米小姐色诱不成功两人爆发矛盾。第二天,菲利普工作回来发现家中大件小件包括他一直珍藏的有意义的物件全部被米小姐毁了。米小姐再次消失。
如果说这种眷恋最开始是情欲作怪——菲利普曾自我剖析,认为“只有使米尔德丽德成为自己的情妇,才能摆脱卑劣情欲的折磨”;那么他在街头发现已沦为娼妇的米尔德丽德,毅然为其提供食宿却拒绝与她发生肉体关系则令人匪夷所思。
——艾小柯的回答
第四次相遇
一天,菲利普收到一封信,竟然是米小姐的求助信,而他竟然也应邀去了,米小姐病了,菲利普因为学过医诊断出她得了性病,这时菲利普因为炒股败光身家几近身无分文已无法接济米小姐。再者米小姐不顾自己和别人健康且不愿吃苦做其他工作仍坚持继续为娼,两人这才分道扬镳。
直到最后,菲利普要和萨利成婚前,他仍有一个瞬间幻想会否与米小姐在街头相遇。
全书共一百二十二章,米尔德里德虽然五十五章才出场,但一直到小说结尾,仍提到她。
菲利普不是不知道米小姐德行,在他眼中,米尔德里德“粗野无礼”、“恶毒、俗气、愚蠢和贪婪”(作者原话),而且一再背叛他。
实际上菲利普对米尔德丽德的可怕情愫是《人性的枷锁》在1915年首次出版后遭受批评的主要原因:《时代文学增刊》认为毛姆不该在菲利普与米尔德丽德的关系上大费周章:“我们并非反对被迫花费许多时间在这样一个不招人喜欢的人物身上上,而是这样的人物被赋予的人生周折。”(It is not only that we resent being forced to spend so much time with so unpleasant a creature. We resent the twist that is given to the figure of life.)《纽约世界报》评价菲利普的爱情是对“一个可怜白痴的多愁善感的奴役”(the sentimental servitude of a poor fool);《费城报》也说小说主人公是“虚度人生的菲利普”(futile Philip)。
——艾小柯的回答
那为何,菲利普会对米尔德里德爱得如此癫狂?
原因1:这也许可归咎于菲利普的先天缺陷,他天生跛足而常被嘲笑,从小过份敏感。因为过强的自尊心,他越被拒绝和侮辱越想让对方认可以扳回一城。所以到后面即使他确认了米小姐不可能爱他,他不需要她回应他的情感,即使百般受伤,却仍对她有求必应。潜意识里他说服了自己把角色“神圣化”以感动自己、感动米小姐。
原因2:人们会对无疾而终、未能结果的恋情难以忘怀。米小姐不爱菲利普,但一次次给了他希望又绝情离开,所以他一次次陷足于两人不可能有结果的畸形爱恋中,
契可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百度百科
原因3:因为菲利普不断付出,所以他付出越多,沉没成本越高,他对米小姐的感情也就越难割舍,也即富兰克林效应。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知乎高赞回答,较详细地解释了富兰克林效应,回答是这样描述爱一个人的:
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对方外貌、品格、地位、名声或财富,而是因为富兰克林效应。
18世纪美国的国父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也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写道:“我们并不因为别人对我们的好而爱他们,而是因为自己对他们的好而爱他们。”
所以,当你帮助过一个人的时候,哪怕你不怎么喜欢这个人。你的大脑也会自动调整认知,告诉你对方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你在做一件对的事情。如此,你便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当对方再一次向你求助的时候,你反而比第一次更乐意效劳,也更加喜欢对方。
这个回答很精彩,以上只摘了一部分,具体可见:喜欢上一个人的本质是什么?--紫侠狼的回答
所以菲利普越付出越会在潜意识说服自己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也会说服自己更”爱“米小姐。
当然,世间情爱也并非用几个效应就可以解释清楚。
所谓爱,也并非用几句话就可以笼统概括。
每个人心中,有自己认为正确或者说愿意的爱情。
波斯地毯
最后,想跑下题,放上书的中一段话,是关于“波斯地毯”的。
地毯是朋友克朗肖所送,他说这里面隐含了关于人生意义的谜底。到菲利普想出答案时,他的朋友克朗肖、海沃德已经相继离开人世。
谜底是:生命没有意义。
其中有一段话,我很喜欢:
之前,他总以过得是否幸福来衡量生命的价值,可最终却只能发现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而现在,他意识到也许衡量生命价值的标准并不在于此。
幸福和痛苦都无关紧要。它们就像其他琐碎的细节,一同被设计到生活的图案之中。
这一刹那,菲利普似乎凌驾于生活里的种种意外之上,而它们仿佛再不能像之前那样影响到他了。
生命中的每首插曲都使复杂的图案更加精密,当日子终了那天,我们会因这幅图案的完成而欣慰不已。
这将是艺术品,是最最美丽的杰作,因为只有设计者本人知道它的存在,随着他的死去,图案也将散如云烟。
此刻,菲利普觉得幸福。
在书的最后,他原谅了所有人,包括米尔德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