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大佬别进来鞭尸,,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是198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荫浏。 似乎是八十年代出版的书籍,虽然是史料详实内容信手拈来,但看得出作者深受马哲中阶级斗争史观影响,处处可见阶级斗争式语言,这算是美中不足吧,阶级斗争史观也是一种偏见,用一种偏见去取代另一种偏见。 如,夏、商的结语中"为了达到双重目的,一方面他们经常依照自己的愿望,对人民的音乐进行挑剔和加以歪曲的解释,其主要的方法是使音乐和巫术混为一体,从而削弱人民的音乐在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前半句话我很认同,但是主要方法那里我觉得作者颠倒了因果。早期歌舞乐三位一体,尚不足以发展为独立的学科,所以才导致音乐舞蹈和巫术混为一谈。 Q:西周中第五点,统治阶级利用民间音乐。书中将周代统治阶级所利用的乐舞分为5类说明。1六代乐舞2小舞3宗教性的乐舞4散乐5四夷之乐。管理这五类乐舞的乐官分别为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中大夫(大司乐)和下大夫管理六代乐舞和小舞,中士管理宗教性的乐舞,散乐与四夷之乐由下士管理。于是我产生一个疑问,上士负责管理什么?A:我的猜想是上士负责管理中士和下士,属于音乐行政管理人员。另外,既然有中大夫和下大夫那就有上大夫。我推测上大夫跟上士一样都是管理人员。 作者在概括结论中的许多表述有非常明显的阶级色彩,比如秦,汉结语前最后一段。(汉代当时及汉代以后,民间音乐中不断涌现新的成就,就以说明人民一向用实际的行动,表示了他们对这一官方音乐美学思想的抗议和蔑视。从统治阶级及封建文人的具体措施及实际行动看来,连他们自己也并没有真能给予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以多大的重视) 如果不用阶级斗争史观来描述这个结论的话,就会变成汉代以及汉代以后,民间音乐不断涌现新的成就说明(我也不太会写)音乐的生命力来自于民间,与人民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统治阶级以及文人对于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并没有太大重视,对音乐美学研究只停留在实践领域。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第三大点[鼓吹]部分最后一段。《引》三百几十年间,北方和南方都更换了好几个朝代,几乎每一朝代都各自搞了一套适合于自己口味的歌词,而且各自给予歌词以不同曲名,但所用的曲调则大部分还是从汉代一直传下来的那些鼓吹乐曲调,这一情形又可以说明统治阶级是如何利用和歪曲运用民间音乐的。(?)<根本没有积极?宫廷雅乐保存了以往古乐的旋律并与时俱进填写新词,这算双标吧> (让我们来看一看耳熟能详的东方红的来源吧) 原词为:“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哼儿咳哟,哎呀,我的三哥哥”,是一首典型的情歌小调。抗战时期,这首晋西北民歌先由安波等人重新填词,演变成了一首反映抗日内容的民歌《骑白马》:“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黑哟,打日本就顾不上”。随后语文教师李绵绮再次填词 <我知道我这样像是文革时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但是我还是认为杨荫浏不应该这么武断的下绝对性判断> 哈哈哈哈太好笑了,书中在描写京房60律,还有钱乐之和沈重的360律的时候 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极大的愤慨和鞭尸的畅快。 【(为我说的这一段话道歉,是我浅薄了。看待新音乐形式的眼光太狭隘。后来的说唱音乐,传奇的出现狠狠的打了我的脸。。。) q:十二章 曲子——词的更大发展 第二大点倒数第二段 ""总之词人的歌词由于阶级局限性,由于生活的面比较狭窄,由于保守思想相当浓厚,由于缺乏对音乐生活的实践,并不能充分利用劳动人民在其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创造出来而又不断发展的音乐形式,也并不能很好地利用劳动人民为了结合生活情景的曲折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各种大型的艺术结构形式。 我觉得这一段的论述完全是莫名其妙,而且与事实恰恰相反。音乐发展到宋朝的时候已经渐趋专门化,通过劳动生活实践而产生的音乐那是远古时代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及音乐发展初期的事情。并且所谓的劳动人民单单为了能够生存繁衍已经拼尽全力了,并且劳动人民不识字。作者所强调的创造出不断发展的音乐以及有音乐生活的世界,这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知识储备才能够学习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的。~别说宋朝,就算到了1949年中国的文盲率依然高达80%,不识字的话对于知识的积累效率太低了。 我不否认在与外界交流的情况下在不同区域肯定会诞生当时主流音乐不同的另一种音乐,但是这种少部分真的能带领音乐的进步吗?是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发展音乐还是去穷乡僻壤的旮旯角落寻找可能存在有可能不存在的所谓"劳动人民的音乐"?并且我并不是否定音乐的内容来源于人民生活(人民的概念太广了),我只是单讲音乐形式而已】 读到20章了,杨荫浏先生的史料真的是巨无敌详细,在文中引用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会采取直接用白话文解释将原文放在附注里,不知为什么从宋代之后尤其是讲完诸宫调之后的章节,突然有点看不下去。我不太习惯他写纪事本末时候的写法<还剩半本没看完,好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