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加耶夫斯基诗集 设计手记

[删除]这是一个被迫营业。[/删除]

一开始能确定的就是要做成窄小细长的开本,诗歌的体裁相对短小,感觉可以让人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阅读。原计划是两本打套一起出版的,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被拆分成了两本。所以一开始《永恒的敌人》连词条都没有。说着一段大概是为了强行解释为何两本要做成如此紧密相连的视觉体系吧(笑)。
初稿的时候还有一个版本的方案是只用黑白二色,因为觉得东欧诗歌是冷峻严肃的色彩。后来摒弃的原因也是这一个,心里想着难道冷峻严肃只能用黑白来表现了吗?最后决定反其道而行,用了比较鲜艳的色彩。回看文本本身,扎加的诗歌有兼具沉重的历史感和生活的日常感,说不好冷色调的紫色和绿色有更切题。



选择的封面图其实有和书名有一些隐性相关。《无形之手》的外封是被风吹动的树,内封是独自伫立在沙滩上的树;《永恒的敌人》外封是拿着弹弓和自己影子对峙的人,内封则是凝视着傀儡的人。有点像诗歌给人的感觉,隐约觉得和主题相扣,但文本表面却没有相关明显字眼。
外封上做了打孔,可以透过孔洞一窥内封的一些画面,像阅读诗句时感受表层意象同时隐约窥见作者文字下的隐晦映射。
豆瓣读者 珍妮的肖像 说:
随意散点开了五个圆洞,或者就是弹孔的意象,射向低语的诗歌,和我们缺席不了的知觉肤浅生活
感觉有更贴近设计理念的解说呢,豆瓣的读者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实体书到手后很多读者都发现了,这两本的封面图做了一点点小小的诡计,左右可以无限拼接在一起(看第一张效果图会更明显)。所以有书店一口气接连在展台展出六本相接,让我觉得挺开心的,有种诡计被人洞识的成就感。这样做大概是为了让大家 all in 吧,买一本的趣味性会减少哦(xd)。

这套虽然是做了双封设计,但外封是不分离的,在路上阅读时也可以不必苦恼剥落下来的外封该放在哪里,也不会把外封随手丢掉后就找不到。
其实初稿方案在年前的时候已经出来了,定稿也是在年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一度以为今年也许什么多做不成。2月份的时候打样直接寄到我家,我和编辑在小区的院子里碰头,商讨封面图片的噪点大小多少等细节,选纸,说起无法打套等事情。いろいろあったけど(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情),最终在初夏的时候这套小小的诗集得以面世,我觉得时间上恰到好处。还有什么时间比夏日和诗歌更般配呢。希望这两本沉重着轻松的诗集,能够和更多人一起度过风中的夏夜,驱除暑气。
作为一个一直一言不发丢设计稿的人来讲,讲这么一大篇废话纯属不易,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
以上。
汐和
2020年6月30日
(6月的最后一日,有着一种无意义的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