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受余先生谈南北朝诗歌差异一文的吸引,在亚马逊商城找到此书。可惜没有最精华的《汉魏六朝诗选》,此书收录的多是他为各类选本作的序文。
《谈〈西洲曲〉》一篇给我感悟最深,《西洲曲》高中念过也背过很多遍,一直欣赏的是其音律和文字之美(“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但从未仔细思考过里面季节递嬗和人称视角转换的问题,文中点评是很新颖的角度。其他关于七言诗起源和蔡文姬《悲愤诗》考据等几篇文章,随处可见余先生解读诗文的严谨考据和独到创新。
一个有意思的点是,评价鲍照、庾信和曹植(尤其是庾信)时,余冠英显然是不折不扣的“时势造人”派。无逆境则无伟大诗人,他秉持的观点依然是“江山不幸诗家幸”“穷而后工”的老一套。我一直不赞成也不喜欢此种说法,把外界客观环境的影响当作决定诗人眼界和作品高低的主要因素,诗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仿佛变成了最微不足道的考量。相较而言,钱穆谈诗时说“杜甫穷并不真是前面没有路,而是他前面有路不肯走,硬要走穷的路,这样的穷才算有价值”,着眼于“诗人自己面对逆境如何做出抉择”,这样的探讨更合我心意。
看过不少大家的诗歌欣赏,个人目前最喜欢的还是把诗和儒释道人生观杂糅一起谈的顾随,还有不论讲什么永远是高屋建瓴振聋发聩的钱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