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有好奇心,爱行山的人都来看看

上个世纪30到40年代,剑桥大学博士Geoffrey A.C. Herklots来到香港任教,他是有趣的生物学家、伟大的博物学家,也是当时的港府智囊,中文名叫香乐思。他将自己在香港远足探险中遇到的风物,以岁时记和专题的方式记录下来,1951年出版了《The Hong Kong Countryside: Throughout the Seasons》。
「十年前看到这本书时,我就觉得一定要翻译。因为它是我看过有关香港大自然的书中最好看的一本。」彭玉文是自然爱好者,小时候赤脚摘野果、捉蜗牛、下河捉鱼对他来讲是常事。他发现,香乐思的《野外香港岁时记》与其他动植物图鉴最大的不同就是,香乐思没有用很多专业术语,而是用普通人都能看懂的描述方法写作,「大家看这本书不会觉得闷。」
于是,彭玉文就下定决心译注这本《野外香港岁时记》,一译就是十年。这十年对彭玉文来说很精彩,他在工余时间不断去图书馆查找数据,去野外探索、记录、进行实地考证,为译注这本书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香乐思的时代,相机还没有普及,彩色印刷也很贵。彭玉文提到,香乐思认为这本书最遗憾的地方就是配不到太多图片,对不起读者。于是,彭玉文决心走到野外,将书中提到的植物用相机记录下来,以此来填补香乐思的遗憾。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