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与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研究生阶段有一阵子对联觉很感兴趣,跟很多朋友交流后发现,很多人在0-8岁阶段都有联觉体验,我同样也是。对于一个事物的多种感受,真的可以加速学习效率,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今天不准备说联觉,我想说的是,在研究联觉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对世界的看法类似于电脑的操纵系统,它出于经验但不是经验的,而是逻辑的。而这种操作系统的构建在孩提时代就已经基本停止,而之后的累积大多都流于经验的堆砌。
这一年习惯了追剧、小说、游戏、聚会,感觉上一次严肃阅读的应该还是在学生时代。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把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看完了,隐隐感觉这本书触动了我内心身深层次的东西,它确实在升级我的操作系统。
读这本书主要的原因是有一个很敬重的学者的推荐,彼时的我经历了一次不小的挫折,对很多事情产生了怀疑,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他耐心倾听了我的困惑后对我说:“要不然你读读哲学吧。”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曾经煞有介事地买过康德黑格尔。可能是那时候太年轻,实在是理解不了其中看似无穷无尽的概念辨析和逻辑推理,没有看多少就放在书架上落灰了。同时,我对哲学居然生出了一些恐惧,对于掌控不了的事物甚至有一种类似于自暴自弃的厌恶,这大概也属于人性的恶吧。
“我说的是中国哲学,读读冯友兰吧,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在翻看这本书之前,我甚至不确定中国有没有哲学,因为之糟糕的阅读体验也不乏收获,比如我认为哲学是一定包含了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概念辨析,而对于我这种归纳鬼才类比高手和演绎残废来说,对于长线条逻辑链本能是抗拒的。在之前的对于相关文献的阅读中,我并没有看到类似的文字(名家有一些)。现在看来,这一观点可能有些片面了。
1.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笔记与观点
“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引子本书自序,冯先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本书仅用22万字就以时间顺序对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流派的进行了一次巡礼,阐明了它们中重要人物的基本观点、争论要点、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由于嚼得够烂,读起来少了晦涩多了风趣,知识密度虽然很大但是接受起来还算顺利。粗略记笔记如下:
a.儒家
孔子:自己要做到仁、义,特别是仁,仁者爱人。实现仁的方式就是忠恕之道,尽己为人是为忠,以己推人是为恕。对于精神发展过程是三十而立(立于礼,言行得当)-四十不惑(知者不惑)-五十知天命(无为而为,做应该做的事情)-六十耳顺(耳顺即心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
孟子:性善-理想主义(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动物性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保留四端方使人之为人。
荀子:性恶-现实主义,道德起源于社会组织。
关于人性的本质向来就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孟子持性善说,恶念来源于人动物性,不属于人性的部分。荀子持性恶说,善念来源于社会组织的需要。
人性的本质也是长久以来困扰我的问题。关于这个思考始于13年友人的提起,当时我的回答是本善,却也经不起追问——第一丝恶念从哪来?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两个切入,一个是性、一个是善恶。由于纯粹善念的无法观测——据性恶学说的观点,人的恻隐之心可能也是社会习得,故而很多人的讨论焦点到了善恶上。当然善、恶也只是一个概念,内涵外延的不一致使得很多人讨论流于表面。哲学有时候就是一种光照,不同的哲学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而一致的行为背后可能也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正如对公平是否永恒存在的讨论一样,有时候我们只能选择相信,选择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接受由之推导出的观点。
b.道家
杨朱:为我。“古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生,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是道家早期对于乌托邦的思考,看起来读起来有个人主义的意味(不损一毫利天下),但是同样也不一味利己(不悉天下而奉我)。先秦道家都是为我的,只是后来的发展使“为我”走向反面——取消了“我”本身。
老子: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庄子:无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了达到与“大一”合一,圣人必须超越并且忘记事物的区别。“他们”有一个时期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做出各种区别(正名),只是后来忘记了它们,他们与原始的、无知的人之间的区别很大。
道家的遗忘是无知但又不同于蒙昧,知识的存在会在精神世界留下遗迹,这种遗迹不可言说而客观存在,“不知之知”在此,无在此,道也在此。之前对老子的“全生”的论断不甚理解:“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认为这是人性的懦弱。其实不然,反者道之动。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之相反的东西,故“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是在说一人、一国的对于相反事物的容量,即器量,也是全生的一种手段。
c.墨家
墨子:兼爱。墨客产生于周朝政治制度的崩坏,为上层服务的武士流落民间成为了游侠,是功利主义很强的流派:以天鬼作为统治人心的手段,维护国君的权威。
孔子的“礼乐”治国和墨子的国君(辅以天鬼)治国,两者有如此区别的根源在于所处的阶层不同,礼乐在上层可能更为通行。但以中下层为主的墨家观点,鬼神+国君权威则是更优解。孔子更浪漫,更愿意等待人性的觉醒,墨子更功利,更愿意有强有力的第三方(鬼神、君权)介入。没有对错,阶层不同,观点不同。
d.佛家与禅宗
几个概念:“业”即行为、动作,不仅仅局限于外部的行动,而且包含一个有情物所说和所想。业是因报是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造成的。今生的结果,来自前生的业。今生的业,决定来生是什么,此之谓“轮回”,是一切有情物痛苦的根源。这一切痛苦,都起源于人对事物本性的无知: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是虚幻、暂时的,可是无知的个人还是渴求他们,迷恋他们,此之谓“无明”。讨论生死轮回,唯一的希望就在觉悟,也就是“菩提”,解脱出来就叫“涅槃”。
佛道的观点是相似的,都是突出有、无(内涵不同),道家的无是超乎形象,佛家的无是“非非”(二谛义:有无皆无-非有非无-非非有而非非无)。用到的都是一种方法,在一个层次得到的结论,又在更高的层次进行否定,一切都否定(包含否定一切)就是无,庄子称为”坐忘“,佛家称为”涅槃“。
达摩来到中国,创立禅宗。“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中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修行无论长久,都是准备工作,没有进度条,通往涅槃,只有顿悟。在这种状态下,经验者已经抛弃了普通意义上的知识,但又不是无知,即所谓不知之知。获得顿悟有自己达到,也有当头棒喝。顿悟后圣人继续生活在这里,虽然他做的事知识平常人做的事,可是对于他却又不同的意义。所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e.新儒家
到了宋代,儒家开始有了新的发展,分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由形而上的理与形而下的气构成(形式与质料?),万物皆有永恒的理。修养精神采用格物,通过格物来致永恒的“理“。陆王心学认为,理是由心产生。精神修养采用正事,物有是有非,是非一旦确定,良知便直接知之。我们的良知知某物为是,就必须真诚地去做它,良知知某物为非,就必须真诚地不做它,此之谓正事。
f.阴阳五行的分离与统一
先秦方士把术数分为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火烤龟甲为卜、蓍草演算为筮)、杂占、形法(相术、风水)。术数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是往往也称为科学的起源,因为他们都是“以积极的态度解释自然”。术数后来发展为两条路线:阴阳家——五行,儒家——八卦。
五行最早见于《洪范》,水火木金土,观点还是较为朴素,因为其所指的还是实际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八卦见于《易传》,阴阳对应了各种社会关系,已经是一种抽象概念了。早期的五行与八卦是分开谈的,后来开始混合,董仲舒做出了贡献。木火土金水暗合阴阳、方位,后期也暗合仁义礼智信,这也是早期寻求天人合一的探索。
由于此书是面向西方读者的中国哲学概论,再加上冯先生接受了较为严格的西方哲学的训练,故而文章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中西比较的视角,很多之前让我感觉似懂非懂地方瞬间迎刃而解。但正如高僧在看完郭象的《庄子注》发出“不是郭象注庄子,而是庄子注郭象”的感叹一般,西方哲学的视角终究只是光照中国哲学的众多视角中的一个。《中国哲学简史》只是起了一个很好头,之后还需要继续探索。
2.《中国哲学简史》之于我——一些感想
严格地说,这本书不算是哲学,而是哲学史书籍,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冯先生的克制,但是其中的闪光点依然耀眼。受限于相关知识的贫瘠,本不该妄谈收获,然则开卷有益,还是稍作记录,以期能以此为契机,看见更大的世界。
1.事情不会在其发生的层面得到解决
回到最初,当初我是带着一些具体问题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所以在翻看了最后一页、合上了书之后,我便进入了思考,当初的这些问题解决了吗?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得到了解决。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头脑里突然闪过了这句话:“事情不会在其发生的层面得到解决。”据说这是爱因斯坦的原话,没有经过仔细考证姑且引在这里。引用这句话是因为这本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思路。道家最初都是“为我”的,发展到了后期则取消了“我”的概念;佛家三个层次的“二谛义”,依次取消了“有”和“无”、“有无”、“非有非无”从而涅槃。《庄子》第一篇为逍遥游,讨论了大鸟小鸟的区别,在我的理解中至少表达了两个观点:
其一是,“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故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人都有各自的器量,不强迫、不委屈。
其二是,一个层次上的说法,马上在另一个层次进行了否定,通过一连串的否定,取消了问题,取消了自我。它并不能解决死亡的问题,但是给了我们一个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从而进一步地取消了如何全生这一问题,行“无用之用”。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解决问题,却能在另外层次取消问题。“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他们受苦。”小时候我会为下雨天不能不出去玩而生气,长大了却不会生气。理解得越多,愤怒得越少。
2.反者道之动
黑格尔说凡事都包含它的否定,老子也说反者道之动。两者虽有区别,否定之否定后会是更高层次的肯定,而事物的循环往复(“反”)则没有这一层含义。其实它们的共同点更多一些:在中国哲学中,不同学派的关键分歧很大,但有一点基本是统一的,如果一件事物到达了它的极限,那么就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运行,即物极必反。关于这个问题,让我思考的也有两个观点:
其一是,何谓“极端”。一个人前进的极端是相对于他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环境存在的。如读书,越读越感 觉自己贫瘠,越读越敬畏知识。牛顿说自己是海边捡贝壳的孩子,故而他还有精进的可能。而刚学完高中物理的学生如果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宇宙运行的规律,那他的学问就不会再进步了。故而老子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骄是人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此之谓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也很多,多喝水是好事,喝多了会生病。人参是好东西,吃多了会上火。故而要节制。
其二是,器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他相反的东西。
3.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我曾经长久地思考过一个关于“看见”的问题:不同人看待一个事物的感受是否和我一样?所有的文学作品是否有一个看不见的标准?一件平凡的事物背后是否暗流涌动?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能够在事物背后发现常人无法发现的美?后来我明白了,每个人看见事物的“像素”大不相同,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不同,所做的事往往就有绝然不同的意义。这“像素”来源于对生活经验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是属于精神的范畴。
哲学阅读之于我,就是为了“看见”。为了看见,程朱用“格物”,陆王用“正事”,佛家用“顿悟”,获得成功以后的圣人亦或者佛,做的事情也和之前一样。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意义大不相同,这种不同存在于精神领域。故而,哲学它的用途不是增加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它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某一类特殊的人。
每个人都有其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了各自的哲学观。在不同哲学指导下,某些人认为是绝对正确的事物在另一群人眼中可能是绝对错误,就算是相同的观点可能背后也是截然不同的运作模式。即使是这样复杂的情况,这个世界终究是可知的。通过对事物不同视角的光照,我们可以无限逼近它本来的面目。在这之前,我们要不停地探索、思考、阅读和总结,要不停地说很多的话。这一过程中,我们将能逾越看似不可能逾越的山峰,克服看似不可能克服的困难,冲破空虚无力的侵袭,发现平凡细小的美丽,体味难以名状的感动,享受超越时间的宁静,这些都是探索事物本质的副产品。而在这一切都归于平静后,望着阑珊灯火,我们将学会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