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作为区域史的孟加拉湾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随着海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海洋史的研究成果有了长足的进步,布罗代尔的代表作《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La Méditerranée et le Monde Méditerranéen à l'Epoque de Philippe II)为海洋史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展现了将自然环境、时代背景与人类社会诸方面的特征结合在一起的壮丽图景。世界其他地区的海洋史研究也纷纷找到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并以此得到发展。
孟加拉湾与地中海非常类似,长期作为世界文明核心之一的印度东进的重要通道,通常将南亚次大陆的本土和濒临孟加拉湾的中南半岛、马来群岛视作印度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海域周边成为西方势力竞逐的重要地区,并产生巨量的人口和财富的流动,现当代的孟加拉湾延续了这一趋势,处于全球最重要的航线之上,进一步连接世界其他的陆地与海域。作者本人就是这一时代特征的产物,作为在印度出生的印度人、横渡孟加拉湾在新加坡长大,成年后远赴英美留学深造,最终凭借对该区域研究成果的本书荣获美国历史学会2014年度约翰·理查德南亚历史研究著作奖。
中译本序和前言的内容强调了本书重点关注这一海域的流动性,包括移民、商品和资本的流动,并且渊源流长。第一章从孟加拉湾地区的自然环境入手分析,最具特色的季风环流形塑了周边地区历史人文的共性,南印度的泰米尔人有千年之久的孟加拉湾航海史,成为沟通东南亚-南印度-阿拉伯海地区跳岛贸易的中间人,与地中海贸易的拉丁人、欧亚内陆上的粟特人扮演类似的历史角色,并且将东南亚不少地方带进了“印度化”的世界。在9-13世纪朱罗帝国时期达到古代孟加拉湾贸易的高潮期。
从第二章开始介绍近代一直到当代孟加拉湾的演变史,最重要的因素是西方人的到来,并且逐步将该地 区纳入西方的政治经济体系当中。不过,孟加拉湾的流动性此时逐步超越了朱罗帝国时期的规模,移民的数量和沿岸经济开发的强度无一例外指明了经济的全球特性和西方主导的殖民特征。第六至第八章则进入现当代,最大的变化为边界的划定和流动的衰减,伴随殖民主义的退潮和民族主义的兴起,孟加拉湾的自由流动进入一段停摆期,同时几个世纪庞大的移民规模又造成了身份认同、公民权、生态环境巨变等问题。而到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代,作者又看到了孟加拉湾逐步复兴的趋势,但牵扯更多利益相关方的复杂区域问题也日渐凸显。
历史上,马来群岛宗教文化历经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演变,基本都同当时主导这一海域的泰米尔人主要信奉的宗教特征保持一致。在近代这一特征得到了延续,跨孟加拉湾的移民由南印度的泰米尔人及其他科罗曼德尔海岸的群体构成,流动的地区大多为新加坡、马六甲、槟榔屿组成的海峡殖民地以及跨越保克海峡的锡兰,稍小规模的孟加拉移民流向缅甸,作者对移民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和相应的群体,并且采用大量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进行叙述,并且对群体的采样倾向于中下阶层(或许是印度移民的整体特征,跻身上层的数量很少),这部分内容就比较像纪实文学性质的作品,从中感受历史上孟加拉湾移民的真实遭遇。对于孟加拉湾的东侧,作者形象的比作印度的“边疆”,人力需求的旺盛促进了马来亚橡胶园的兴盛,泰国、缅甸的稻米种植业。孟加拉湾沿岸还具有多元性这一特征。这凸显孟加拉湾的一大特征,即网络连接的单向性,基本只存在印度次大陆的移民流向东南亚和锡兰,却几乎不存在反方向的移民。
作者另一关注的重点是孟加拉湾的环境史演变,近代以来对泰缅、马来亚等腹地地区进行的开发,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生态破坏,季风的不稳定性和沿岸大部分人生活在滨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的现实,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和季风不稳定性的冲击,环境难民的潜在数量极其庞大,都是历史延续至今的重要命题。
目前对孟加拉湾区域史大致划分为南亚和东南亚两大部分,作者对这一现实的分类表达了不满,认为这会割裂二者间跨区域的联系,力图构建孟加拉湾的区域史。但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在近代以前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地区的人群并无东南亚的区域集体认同,产生东南亚之一区域术语名词的界定也相当晚近,但确实是夹杂在中国、印度之间,并饱受西方势力冲击和整合的一大区域,也是当代东盟区域构造的一个历史基础。而建立孟加拉湾身份却是更为长远历史认同的一大表现,作者提及的20世纪40年代分治的大节点上,在缅甸和马来亚的印度移民的身份认同得到首当其冲的冲击,虽然作者在文中表达对印缅分治一定的不满,也是造成十年后印巴分治更大冲突的一个前奏,但最终大部分缅甸、马来亚的印度移民还是获得了公民身份。
能够看出,孟加拉湾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特征非常近似于南海,后者作为中国移民的重要海上通道,同样具有季风不稳定性、大规模人口分布在沿海等地理特征,近代也纳入到西方主导下的世界体系当中,在二战之后的南洋各国,同样存在华人身份认同和在所属国家的公民权问题。在华人看来,南洋各国(新加坡除外)普遍存在对华人保持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问题,可以看出,泰米尔移民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倘若对在东南亚的中印两大移民群体间就殖民时代的历史演进、诸多社会特征及其和马来人的关系、在殖民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作更深层次的比较分析,或许对该地区的群体认同和中印对外关系的发展有别样的贡献。另一个南海与孟加拉湾不同之处在于该区域政治环境大为不同,南海争端众所周知,而孟加拉湾的海洋争端规模却较小,集中在印-孟和孟-缅领海范围内,且距离海岸线并不远。孟加拉湾海域较为稳定的一大原因或许是将东部的安达曼-拉克沙群岛在殖民体系中留给了印度,目前依然有殖民时代延续下来的边界体系为其背书。同样,孟加拉湾海域作为现今不断崛起的印度展现历史亲缘性和海上力量的首要区域,其行为和策略也将被所在区域的国家和其他大国密切关注,也将是印度如何扮演崛起的大国最为重要的海上舞台。
“移民”“身份”和“流动”构成本书的几个关键词,作者对当代孟加拉湾现状的思考也夹杂对这些问题的审视,这里其实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问题,即现在的国家体系,对非欧洲这些尚未经过数百年民族国家运动洗礼、且有千百年移民流动的海洋区域而言,究竟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冲击。这或许也会激发对其他地区海洋史的探究,并产生孟加拉湾史相对于世界其他区域的海洋史有无,并有多大特殊之处的问题。此外,孟加拉湾的内陆和海岸之间的联系在本书着墨不多,或许是本身历史联系并不密切,也未采用中国史学界对于“港口—腹地”模式的相关表述,这也可以进一步检验近代中国沿海经济模式在世界其他沿海区域的历史演进的特殊性或普遍性的问题,海洋史的比较分析的意义同样得以彰显。可以看出,在当代孟加拉湾成为真正的海上十字路口,中国走出马六甲海峡外的第一片海域,占据世界贸易量高达一半比例的今天,对孟加拉湾历史的追溯更加凸显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