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江湖,我们的历史
(一)
毋庸讳言,若干年以前我当过文艺青年,留过长头发,也装模作样地玩过吉他。但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我知道自己还是相当地不够格的。作为证据的是,在那个年代,我从未有胆量称自己为一个“诗人”。
后来,我剪掉了长发,放弃了吉他,走过了一段波澜不惊的人生。
直到2006年的某一天,我来自清华的同事递给我一本叫做《江湖外史》的书。翻阅之中几度热泪满襟,忽然发现自己以为愈合的全然没有愈合,曾经做梦的梦还依旧,无论是其中作者提到的哪一个诗句,海子或是麦芒、西川或是臧棣,几乎无一不将我准确地击中。对此我不是没有一点奇怪的,因为这种准确究竟对准了什么?我对此甚是迷惑。
我并不是在进了复旦之后才知道大学是什么的,更不是在那时候开始接触诗歌。我在高校校园里长大,当然不是在未名湖畔,而是在烟花三月的江南。我五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十一岁熟读北岛和顾城,对于中文的两种极为不同的组合方式,早有一种奇妙而难传的领会在心头。但是,这一切,同《江湖外史》这本书所讲的那一代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这本书的附录中,有一篇《那些北大的才子们》,说出了与我大抵类似的心境。作者李方声称自己不过是当年北大台下的“之一”,对于台上那些闪烁的群星们始终抱有一种仰慕的心情。他几乎是一一列举了他们的名字,寥寥几笔的刻画仍不免让人误以为有“为人作序”那样的一种矫情在其中,但最后一段话却改变了这一切。最后他提到与久仰大名却无缘得见的师兄的偶然相逢,竟然是在一次新同事的见面会上,作者说:“当时我差点跪在他面前。”读这段文字时我揣想,相逢时那位“师兄”必定一脸的尘土,不知道有没有早生华发,但多半已不复当年北大时的风流。若非如此,作者不会在最后写下这样一段煽情的话:
“我不管你们后来怎样,好也罢坏也罢,我只在乎你们给我的回忆。回忆中,我永远是仰慕你们的‘之一’。”
我是明白他这句话的,对于“那些北大的才子们”,无论是一直生活在底层的,还是被排斥于“主流”之外的,甚至,也包括那些取得了当代式的“成功”的,无论是哪一种,对他们而言都算不得是一个好的结局。而相比起来,始终不得志的,作为主流价值的对立面,他们倒可以引用这样一句话来表明出身:
昔日是天上的群星,如今是流落人间的王子。
但可惜我所怀有的,仍只是“大抵类似”的心境。因为即便我也确乎站在台下,站在起伏的人潮中,但我仍无法将自己归作其中“之一”。说起来,在我所身处的年代,在校园中诗歌早已过了鼎盛的时期,因此我的小学实习女教师递到我手头的北岛的诗集,其实是一份仓促而错位的际遇,它轻易地浸透了我幼小的心灵,而当我真正进入大学时,却发现手中紧紧攥着的不过是早已过期的票据。我也曾加入诗社和剧团,但是在九十年代的高校,“文艺青年”已经有了不同以往的含义。在我看来,那时候台上的领袖们,也包括如今某些写着怀旧文字的那些人,身上脱不了一种“满清遗老”似的腐败气息。
李方说作为“之一”他的心灵难以对抗岁月的消磨,因而他必须借助他人的回忆。他以这样一种方式为“回忆”正名,力图说明那并不是一种孱弱,而是“文化的本质”。面对诗歌的没落,他甚至写了这样的一段话:“小蔡(《江湖外史》的作者)在每一篇文章里都要大量引用当年北大才子们创作的诗歌。我一边读一边想,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再触碰这些东西了,而且想当然地以为别人也不会。青春也许是在嘲笑中结束的,比如当人们嘲笑那些诗歌的时候,甚至我也跟着附和两声。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我不敢站起来说:你们懂个屁。”
让我替他把话说得更直接一些吧:在每个时代,他都仅仅是“之一”而已,区别在于,在当下的时代他欠缺认同,而当年台上的人们如今回过头来把他列入了历史——一个已然逝去的前朝的历史。他们在这种所谓的“回忆”中保持着同一种鞠躬的姿势。
我并不是在嘲笑他,事实上,我从未加入他所说的嘲笑者的行列。在我看来,他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也恰恰是我所最为关注的“大多数人”。我看到我那位看上去很乖的同事,她显然也不是台上的群星,但这丝毫不妨碍她欣赏书中的诗句。这是属于我们的一种“通病”——我们在各自所处的高校承袭了那种遗老的文化(标志就是对“传说中的师兄们”充满敬意,不像有些横空出世的80后或者90后敢于问一句“某某是哪根葱”),那种文化里仍留有所谓“传统的价值”,而我们又生活在如此“当代”的一个社会,花了很多力气去适应它坚硬而冰冷的规则。我们身上都存在着那样一种错位,“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而人家却说:我自言我的青春,干卿何事!
所以我始终不是一个“诗人”。真正的诗人生活在上一个时代,他们随手写在墙上的句子,可以让偌大的校园一时洛阳纸贵。而我所涂抹的文字,晾在自己的主页上,少有人问津——这也不是一种抱怨。回想当初的那些我其实并无兴趣的诗社与剧团,罕有人知道我竟全都在场。
非关现实,只是身处现实之中,你总有一个立场而已。而历史地来看,从来都只有两种立场:主流价值和非主流价值,而对后者来说,无论你们彼此之间多么缺乏相互的认同,你们都共享“非主流价值”这一共同的称谓,而这个称谓所指称的一切全都相对于“主流价值”而站立。因此,你力图跳出这两种立场的对抗转而去批判第三种价值,那只能是幻想。
马克思总是在批判他的同伴而不是敌人时显得更为刻薄。同理,将我误认为一个“成功人士”,是可以接受的;将我误认为一个“文艺青年”,则是不可饶恕的。
当我读《江湖外史》这样的一本书,我仍旧会流泪。我很同意它本质上是一本诗集。
只不过,我既然错过了那样一个年代,我就永不可能是他们中的“之一”,而与此同时,当我在当下这个时代成长,作为我历史的却是他们的回忆。那是怎样的一种复杂的立场呵。
毋庸讳言,若干年以前我当过文艺青年,留过长头发,也装模作样地玩过吉他。但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我知道自己还是相当地不够格的。作为证据的是,在那个年代,我从未有胆量称自己为一个“诗人”。
后来,我剪掉了长发,放弃了吉他,走过了一段波澜不惊的人生。
直到2006年的某一天,我来自清华的同事递给我一本叫做《江湖外史》的书。翻阅之中几度热泪满襟,忽然发现自己以为愈合的全然没有愈合,曾经做梦的梦还依旧,无论是其中作者提到的哪一个诗句,海子或是麦芒、西川或是臧棣,几乎无一不将我准确地击中。对此我不是没有一点奇怪的,因为这种准确究竟对准了什么?我对此甚是迷惑。
我并不是在进了复旦之后才知道大学是什么的,更不是在那时候开始接触诗歌。我在高校校园里长大,当然不是在未名湖畔,而是在烟花三月的江南。我五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十一岁熟读北岛和顾城,对于中文的两种极为不同的组合方式,早有一种奇妙而难传的领会在心头。但是,这一切,同《江湖外史》这本书所讲的那一代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这本书的附录中,有一篇《那些北大的才子们》,说出了与我大抵类似的心境。作者李方声称自己不过是当年北大台下的“之一”,对于台上那些闪烁的群星们始终抱有一种仰慕的心情。他几乎是一一列举了他们的名字,寥寥几笔的刻画仍不免让人误以为有“为人作序”那样的一种矫情在其中,但最后一段话却改变了这一切。最后他提到与久仰大名却无缘得见的师兄的偶然相逢,竟然是在一次新同事的见面会上,作者说:“当时我差点跪在他面前。”读这段文字时我揣想,相逢时那位“师兄”必定一脸的尘土,不知道有没有早生华发,但多半已不复当年北大时的风流。若非如此,作者不会在最后写下这样一段煽情的话:
“我不管你们后来怎样,好也罢坏也罢,我只在乎你们给我的回忆。回忆中,我永远是仰慕你们的‘之一’。”
我是明白他这句话的,对于“那些北大的才子们”,无论是一直生活在底层的,还是被排斥于“主流”之外的,甚至,也包括那些取得了当代式的“成功”的,无论是哪一种,对他们而言都算不得是一个好的结局。而相比起来,始终不得志的,作为主流价值的对立面,他们倒可以引用这样一句话来表明出身:
昔日是天上的群星,如今是流落人间的王子。
但可惜我所怀有的,仍只是“大抵类似”的心境。因为即便我也确乎站在台下,站在起伏的人潮中,但我仍无法将自己归作其中“之一”。说起来,在我所身处的年代,在校园中诗歌早已过了鼎盛的时期,因此我的小学实习女教师递到我手头的北岛的诗集,其实是一份仓促而错位的际遇,它轻易地浸透了我幼小的心灵,而当我真正进入大学时,却发现手中紧紧攥着的不过是早已过期的票据。我也曾加入诗社和剧团,但是在九十年代的高校,“文艺青年”已经有了不同以往的含义。在我看来,那时候台上的领袖们,也包括如今某些写着怀旧文字的那些人,身上脱不了一种“满清遗老”似的腐败气息。
李方说作为“之一”他的心灵难以对抗岁月的消磨,因而他必须借助他人的回忆。他以这样一种方式为“回忆”正名,力图说明那并不是一种孱弱,而是“文化的本质”。面对诗歌的没落,他甚至写了这样的一段话:“小蔡(《江湖外史》的作者)在每一篇文章里都要大量引用当年北大才子们创作的诗歌。我一边读一边想,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再触碰这些东西了,而且想当然地以为别人也不会。青春也许是在嘲笑中结束的,比如当人们嘲笑那些诗歌的时候,甚至我也跟着附和两声。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我不敢站起来说:你们懂个屁。”
让我替他把话说得更直接一些吧:在每个时代,他都仅仅是“之一”而已,区别在于,在当下的时代他欠缺认同,而当年台上的人们如今回过头来把他列入了历史——一个已然逝去的前朝的历史。他们在这种所谓的“回忆”中保持着同一种鞠躬的姿势。
我并不是在嘲笑他,事实上,我从未加入他所说的嘲笑者的行列。在我看来,他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也恰恰是我所最为关注的“大多数人”。我看到我那位看上去很乖的同事,她显然也不是台上的群星,但这丝毫不妨碍她欣赏书中的诗句。这是属于我们的一种“通病”——我们在各自所处的高校承袭了那种遗老的文化(标志就是对“传说中的师兄们”充满敬意,不像有些横空出世的80后或者90后敢于问一句“某某是哪根葱”),那种文化里仍留有所谓“传统的价值”,而我们又生活在如此“当代”的一个社会,花了很多力气去适应它坚硬而冰冷的规则。我们身上都存在着那样一种错位,“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而人家却说:我自言我的青春,干卿何事!
所以我始终不是一个“诗人”。真正的诗人生活在上一个时代,他们随手写在墙上的句子,可以让偌大的校园一时洛阳纸贵。而我所涂抹的文字,晾在自己的主页上,少有人问津——这也不是一种抱怨。回想当初的那些我其实并无兴趣的诗社与剧团,罕有人知道我竟全都在场。
非关现实,只是身处现实之中,你总有一个立场而已。而历史地来看,从来都只有两种立场:主流价值和非主流价值,而对后者来说,无论你们彼此之间多么缺乏相互的认同,你们都共享“非主流价值”这一共同的称谓,而这个称谓所指称的一切全都相对于“主流价值”而站立。因此,你力图跳出这两种立场的对抗转而去批判第三种价值,那只能是幻想。
马克思总是在批判他的同伴而不是敌人时显得更为刻薄。同理,将我误认为一个“成功人士”,是可以接受的;将我误认为一个“文艺青年”,则是不可饶恕的。
当我读《江湖外史》这样的一本书,我仍旧会流泪。我很同意它本质上是一本诗集。
只不过,我既然错过了那样一个年代,我就永不可能是他们中的“之一”,而与此同时,当我在当下这个时代成长,作为我历史的却是他们的回忆。那是怎样的一种复杂的立场呵。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