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常伴我身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手边这部《辞海》第六版缩印本,是2010年从当当购得,一版一印,字号细小如蚁,用纸淡黄轻薄,而大部头的厚重感如渊渟岳峙,巍然自来。每次翻动,聆听纸张穿林打叶般的清脆声响,都会产生一种小心翼翼的庄重感。
这是一位常伴身边的资深顾问,平时只是默默地踞坐在办公桌或书柜里,一袭长衫、蔼然含笑,仿佛罗丹雕塑的沉思者,胸中涌动无限波澜,只化作一个单手托腮的永恒意向。而当对世界有所困惑的时候,我把祈盼和希望的目光投向这位智者,希望得到需要的答案,他总是不负所望,从密密麻麻、浩如烟海的字里行间,钩沉出一个词语的前世今生、诸般内涵。当我心满意足地合上书页,他会轻掸一下简朴的衣装,静静地回到沉思的状态,思绪继续穿越万年。
成天和文字打交道,遇到一般的字词问题,会翻翻《现代汉语词典》,而对于一些生僻字词或想了解常见字词更多的意涵,则要请出资深顾问《辞海》老先生了。这位“老先生”实在不一般,光看前面将近8页编辑委员会的名录,再看后边16页主要编写、绘图、编校人员名录,那么多震古烁今的名字隐藏其间,那么多专家学者的接力传承,积七十余年之功,方铸就中文世界综合性辞书的扛鼎巨制。
在单位,我是《辞海》的代言人。信息时代,网络引擎功能强劲,但传统辞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仍无可匹敌,常常出现网上有多种说法,犹如两小儿辩日,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找老夫子《辞海》裁决吧。有很多次,同事对某个词语有疑义,我都是把《辞海》的解释拍成照片发到微信上,大都能起到解疑释惑、平息争论的作用。
这部《辞海》缩印本的编辑很体贴,书中附赠了一把可做放大镜的尺子。买书时我年方四十,耳不聋眼不花,青春作伴,且把尺子当书签。十年弹指而过,已近“知天命”之年,耳虽不聋,眼睛已花,尺子亦从书签逐步升格为助手,放大镜的功能得以光大。而《辞海》老先生还是那般沉静安详,封面上轻微的磨损,犹如长寿老人脸上的皱斑,透出长者的睿智与圆融。
顾问常相伴,《辞海》永结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