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试读】没有所谓的大人,《遗忘之海》唤醒你内心的真实与纯粹

尼尔·盖曼笔下的童话,总是带有成人角度的暗黑。这本《遗忘之海》也不例外。我很喜欢这一版的封面。一个透明的瓶子,里面波涛汹涌的海浪卷走了一只小玩具熊。
这个封面很好地诠释了整本书的主题——我们总以为童年是明媚天真的,而在你都记不起来的记忆深处,有着你想遗忘的童年阴暗。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我”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敏感内向,最喜欢在喜欢的角落里面读书。他住在一间三层楼的大房子里面,外面有一个疏于打理,但是有各色植物的大花园。虽然父母的财务状况出现了问题,但是在爱包围下的“我”过得非常的平静安宁。
直到有一天,这安静的生活被一个猫眼石矿工打破了。“我”最喜欢的小猫丧生在猫眼石旷工的车底。我最喜欢的房间被出租了出去。在几天之后,猫眼石矿工死在了父亲的小破车里面。
在一连串的意外中,“我”遇见了赫姆斯托克一家和对“我”非常友好的莱蒂。接着“我”见到了让我永生难忘的景象,经历了永不想记起的噩梦……

整本小说中出现了数不清的幻想事物。比如说像银子闪耀的蠕虫居然是异次元通道,破布一般的恐惧怪物让我想起了《哈利波特》中的摄魂怪。日常的邻居居然就是有超能力的女巫。
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爱的元素,我的孩子就常常期望自己会魔法就好了。但是这本书却并不是一本儿童向的童话故事,而是明显给大人看的魔幻现实。
也许小说中七八岁的“我”并不明白,为什么会恐惧新来的漂亮保姆。但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则一眼就看出,这个保姆其实是家庭的第三者。“我”对于新保姆的负面情绪是源于对于家庭被撕裂的恐惧。
“我”明面上的抗争被自己的父亲暴力制止,只能寄期望于他眼中无所不能的莱蒂——一个拥有神秘力量的小姑娘。在经历了在读者看来堪称惊天动地,甚至波及到了星辰大海的对抗之后,这个危险的保姆消失了。
在孩子的眼中,自己的家就是自己的整个宇宙。家庭被破坏就如同宇宙毁灭。即使这场风波已经消失在过去,但是对孩子的伤害始终无法平息。

再回到开头,长大之后的“我”回到故乡,因为惧怕面对昔日的亲朋好友,自己一人回到和莱蒂一起历险的小池塘——“莱蒂的海洋”回顾自己的童年。这些“我”以为已经没关系的记忆情绪还是能左右自己的情绪,留下不能磨灭的伤痛。
那些伤痛都是童年中自己不想记起的阴暗面。自己的父亲常常标榜自己,因为遭受了童年的棍棒教育而发誓不打自己的孩子。结果在孩子不如自己意的时候,还是选择了暴力相向。表面上漂亮和蔼的保姆实际上是一个邪恶的怪物。能吞噬一切星辰、空间的食腐鸟要吃掉自己。自己的好朋友因为自己的失误受重伤至今。
童年并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天真美好,童年不过是放大了的社会,一样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和陷阱,一样需要勇气去面对。而长大了的成人,内心依然有着和孩子一样的部分。那些软弱,彷徨依然藏在内心的深处,并不会因为身体的长大而消失。
故事的最后,尼尔·盖曼并没有给读者完美的结局。在“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每次遇到挫折都会独自来到这片“莱蒂的海洋”,和莱蒂诉说自己的困境。这片“莱蒂的海洋”就是“我”的“遗忘之海”,里面沉没着自己的恐惧,惊惶和悲伤。这些在孩子看来不应该属于大人的情绪其实始终都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这些是我们内心最真实和纯粹的情感。
这本《遗忘之海》让我们都正视了自己的内心:没有所谓的大人,只有努力成长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