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选》:及时为中国注射的冷静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二卷
这一阶段,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拨乱反正,扫除林彪和“四人帮”影响,结束文革,对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整顿,整顿就是低头看看脚下,再看看四周,认清现实,认清“文革”后的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我们应正确发扬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向世界学习一切先进事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基辛格说:“邓小平的实事求是作风把中国从走历史捷径的大梦中唤醒,重回必须依据宏图伟略按部就班实现历史的现实世界中。毛泽东用一个超现实的光辉未来来争取民众支持,邓小平则不然,他要老百姓为克服落后下大力气。毛泽东治理国家靠的是中国人民的耐受力,他们要承受他的个人愿景带给他们的苦楚;邓小平则仰赖解放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实现他们自己理想的未来。毛泽东相信中国“人民群众”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纯粹凭借意志力和意识形态能克服一切障碍,推进经济发展;邓小平对中国的贫穷及其与发达世界在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鸿沟直言不讳,他宣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需要获得外国技术、专长和资本来补救缺失。”
其中,一些文章发挥了重要作用。《“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坚持按劳分配原则》,《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 法拉奇问》,《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等多篇文章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关于纠正“文革”错误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观点措施的看法。
邓小平认为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要辩证客观。毛泽东的功是第一位的,但他晚年违反了毛泽东思想,犯了一些错误,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整体上三七分,肯定毛泽东的伟大,也要承认他晚年的错误。
经过邓小平那一代对“文革”的拨乱反正,以及那场“时间是真理的唯一检验标准”大讨论,中国人民整体上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国回到了正常状态。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脚踏实地,头冷心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