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与译本的一些小问题

文笔很好,叙事性强,翻译总体通顺流畅,部分专有名词并未用常见的译法或似乎刻意用了旧译,倒全不影响阅读。但此中译本有几处小问题值得商榷。
1. 参考原书英文初版(The Crusades through Arab Eyes, Al Saqi book, 1984),其中第一部分“入侵(1096-1100)”有章节标题“The Cannibals of Ma'ara”,当指的是十字军攻陷Ma'ara城后出现的食人现象,而中译本作“玛拉的食人族”,语义似乎有些不妥。
2. 英文本第五部分为Reprieve (1187-1244,意思指向对十字军或基督徒武装而言,那段被彻底赶出圣地前的局势缓和期,从时间节点的划分上也是如此,即从1187年的哈丁(Hattin)战役(中译本作“希登”,对应ḥiṭṭīn的翻译)到1244年穆斯林又一次夺回耶路撒冷,而西方人则彻底失去它为止。但中译本作“解放”,或许就曲解了原意。而且,原本这一部分下有两个标题小节,第二小节The Perfect and the Just,即中译本的“完美者和正直者”,在这一版中却放到了第六部分“驱逐”之下,不知是否是排版出现的问题。
3. 同时,“完美者和正直者”有一处应当是明显的错译。中译本:“帕立纠现在……原因在于等候两个西方强有力的伙伴前来相助,一个是霍亨施陶芬的腓特烈二世,他是日耳曼国王,另一个是西西里国王。” 这里提到的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当时同时就是日耳曼国王(King of Germany,其实这个头衔也就是罗马人之王,Rex Romanorum)和西西里国王(King of Sicily),而非有两个国王。腓特烈二世于1198年先有西西里国王头衔,在14年后成为罗马人之王。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萌骨子小山芋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