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标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初人民邮电出版社要给我寄书时,我并没有选这本稻盛和夫的《心》。是因为我大致浏览过豆瓣读书对本书的评论,第一感觉有点像心灵鸡汤,什么提高心性、利他、感恩之类的,似乎是老生常谈,没有唤起我的好奇心。但编辑老师不知为何还是给我寄了这本,大概是觉得我和这本书有缘分吧!看完后却非常感慨,原来自己确实和这本书有缘,但因我的傲慢差点与之插肩而过。
刚读时我想给这本书打3分,这本书篇幅不长,读完序进入正文已翻过了它的六七分之一,却未看到出彩的论述。但我想着,既然是他人好心寄给我,自己并未付出什么,仅是坐在家中就有书读,辜负他人的心意令我不安,便决心放下对序的偏见以及看到熟悉词汇时产生的傲慢继续读下去,毕竟序大多是精简的提炼,略去了重要的说理与分析部分。
很多人以为说理和分析啰嗦不重要,知道结论就足够了,特别是写论文看文献时常出现这种情况。读完此书后才理解,说理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逻辑推演直接抵达结论至少会出现2种不妙的情况:
1)记不住。升大学前的历史课,老师总是让我们熟记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与意义,考完试后这些便被我们抛掷脑后。容易忘却的重要缘由是知识零散没有被逻辑串起来。除非死记硬背后成为牢固记忆,如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否则日常中不少强记知识仅是短暂的记忆碎片。它们需要逻辑推演作为针线将其串起来。
2)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仅是朦胧的感觉,但因为它们出现的频率很高,因此以为自己对它们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因熟悉感而产生的傲慢。这种现象太常见,以两年前我听到的小故事举例,德国教授说自己上课讲梁启超,下面的中国学生显得很不耐烦,觉得自己在中国就知道梁启超,怎么去德国还要学,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就已然全盘掌握老师要讲授的内容,于是就不好好听,认为没什么好讲的。我认为这是出生以来便生活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之地的“沉重负担”,因为周遭的一切理所当然得像空气一样,反而让身处其中的人对自己熟悉的事物失去了好奇与反思。这种错误我做学生时经常犯,听说过,也使用某些概念,但实际上是一知半解,有时候还会因为这一知半解对别人的发言不屑一顾,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在不懂装懂。
意识到它以后,我很快在科研工作中改掉了这个坏毛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仍有这个毛病。前两天Partner分享了一首尺八音乐给我,我说了谢谢,但心下升起的念头是我还不认识尺八吗,要你专门告诉我?他继续说尺八是很特别的乐器,它的节拍不是4/4,而是与演奏者的呼吸联系在一起。这是此前我不知道的,我才发现自己仅是知道这个乐器的名字罢了。
等我读到本书中关于感恩的论述(P17-18),才能深刻理解到心存傲慢实在是没有道理。感恩这个词我从小到大听过无数次,许多心灵成长的书将“爱”与“感恩”视为宇宙中最有力的两种力量。最开始看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感动,记得还是初中生的我专门还拿出几百块巨资(当时作为中学生的我几百块真的是巨资了哈哈)打印了几百张明信片,上面赫然写着“爱”与“感恩”,想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么感人的道理,那时候淘宝还不流行、支付并不方便,我还专门拜托家人抽空把我送到附近的银行柜台去转账给制作明信片的人。这些明信片现在还堆在家里没有发出去。
后来感恩一词似乎变成了口号、正能量,它的魔力在我眼中逐渐消失。但本书中稻盛和夫对为何要有感恩之心的推演说服了我,他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才能和能力,并不是个人私有的,而是被偶然赋予的。若这种才能和能力为他人所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由他人来承担,也丝毫没有不可思议之处。如果拿走个人的肉体、精神、意识、知觉……剩下的只有被称为“存在“的东西,它形成了所有的生命。换句话说,“存在之核”以外的东西,那些我们平日里坚信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身体、心灵、思考、情感、金钱、地位、名誉、才能……一切都是借来之物,其真实的所有者不得而知。至此,再说一句“这是我的东西”“这是我的功劳”就变得毫无根据。一瞬间,过去关于万物与我是一体的种种说法似乎被打通了重要关节,此前我虽然知识上理解它,但内心深处的感受仍然是我与万物是主客体关系。但此刻我似乎能更进一步理解“存在之核”是生命的花园,再看镜中的自己,再看看身边的花花草草,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感激之情,自己经历的一切是由那么多的巧合构成,“那么难得发生的事情居然发生了”(P12)。
此外,稻盛关于为人处世的标准的论述(P95-103)也让我记忆犹新。这与稻盛和夫的人生观有关,也是全书的核心论点。稻盛和夫认为,宇宙的本质是“利他”,人的行为符合宇宙的本质,自然就能成功。如何才算是符合宇宙的本质呢?答案是做事要有一个准则,即以“作为人”的标准来判断一件事,而不是“作为我个人”来判断这件事对不对,也不是“作为公司”作为某个单位、某个集体来判断这件事对不对。这都是众人常说的屁股决定脑袋,并不可取,而是要根据“作为人”的标准来判断是否正确,要在善恶、道义的准则下做出判断。
稻盛认为,一般人在解决事情的时候,脑袋里的想法几乎都是基于自我、欲望和情感的,而非以善恶、道义的角度来做出判断。为了更详细地解释其中的道理,稻盛引入了“心的结构”来进行说理,他认为心至少有4层: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绝不允许扭曲”(P87)。读到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人们对事情的看法越来越趋向于认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至和和稀泥就过去了。但现在我明白了,这时常令我困惑,内心产生一种说不出的不对劲的感觉,也很容易被别人带偏。现在我能更清楚地讲明白,这种烦恼来自于价值判断的混乱,有时用本能判断、有时用感觉判断、有时用逻辑判断,它们之间时常会自相矛盾。说到底,人的很多烦恼本质上就是因为对善恶标准的无知与迷茫而导致的,既无法看出问题,就更无需谈怎么解决问题了。
写到这突然想到一个朋友,想用他的遭遇来列举情感关系中如果失去标准而给自己人生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这位朋友是公认的好好先生,大家都很诧异为什么他找了一个性格十分难缠的女朋友,后来听他亲口讲了一件小事才明白几分。他说未谈恋爱前,女士经常和领导吵架,看到有人插队会破口大骂,当时的他认为女士敢于挑战权威、匡扶正义,非常勇敢,因而被吸引。没想到在一起相处后,才发现这位女士对服务员等“底层”人士(女士的用词)的态度常常颐指气使,两人相处中一不顺心就不讲理,用大骂、阻扰对方的工作等方式迫使对方让她顺心。出现这种情况,这本质上是因为这位好好先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是谦和有礼的,但他内心深处却向往敢做敢为的性格,他把自己的幻想和感觉投射到另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人身上,用感性来做判断,导致的一个差的结果。如果他通过“作为人什么是正确的”来做判断,他就能知道女士的一些所作所为是过了界的。
最后,我认为这本书里有几处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内容:
第一,不与心术不正之人交往(P39)。遇到了心术不正的人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远离。不要想着和对方大战三百回合,因为对方会把你拉至和和他一样的水准;也不要附和,会没完没了;更不要想着拯救对方,因为你很可能高估自己的能力。这对那些心地善良没有学过(甚至想都没想过)如何应对生命中这种情况的人(这样的人太多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
第二,有勇气与意志,全身心投入,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心怀善意、用“作为人”的标准做事就会成功,还需要全身心投入工作。因为心存正道后,一个人的眼光会变得非常犀利,以往看不清楚的事情看得清了,意味着以前对善恶是非没有一条清晰界限的懵懂人变为一个“新人”了,明辨是非后会发现很多看不顺眼的事情,需要有勇气来应对,并要用一种坚韧和永不放弃的意志来全心投入工作。这里的原理非常好理解,因为专心工作相当于把所有的念头集中在一处,即工作上,那么怨恨他人、憎恨他人的杂念就不会浮现,犹如坐禅一样,这就把工作变为了一种日常的修行。这里能看出稻盛深受日本临济宗修行的影响,他除了是一名企业家,还是一名临济宗的禅师。日本临济宗在修行上有一个鲜明特点即在日常生活中精进,更像是一种生活哲学。这种精进的态度是解释为什么日本禅在西方比较流行的切入角度,因为这与新教思想中的努力工作就能获得上帝的拣选类似,西方人比较容易与其文化理解相似的内容。
第三,人的心性会变化,自己如此,他人也是如此,要用发展变化而非静态的眼光看自己与看他人。因此要重视对自己心灵的护养,如果不勤奋护养,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第四,稻盛的日常六项精进中最后一条为“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以往我在道理上知道大多数感性的想法通常都是错的,但写道此处我仍未能理解其中的所以然,但直觉告诉我这点非常有价值,先记录在此。
但留下的疑问还有很多:
第一,书中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具体而言是以道义、真善美来坐标准,那么道义到底是什么?真善美到底如何界定?仍需要一个更加具体的答案,因为在不同文化中的日常实践中,对这些它的理解或许有差异。我想可以从哲学、思想史等处寻找答案。
第二,作者关于心的论述,个人感觉有点简单,不过瘾。但我知道这一点遗憾我可以在心所学说处得到答案。
总体而言,是一次与自我察觉相关的美妙阅读之旅。弄清了一些道理,又产生了一些疑问,前者为我带来困惑得以解释后的喜悦,后者则引发了对相关问题持续探索的兴趣。在阅读过程种有两次奇妙的感应,一处是读到西片担雪法师“冷漠无情”地回应事业困顿的稻盛:“很好啊,灾难降临之际,也就是过去造的业消失之时”(P10);另一处是稻盛写道:“在将近八十年的时光里,在各种时候,比如在早上洗脸时,在一种莫名的、美妙的幸福感突如其来时,或者在品尝到美味食物时,诸如此类的情景下,我耳边都会响起“南曼,南曼,谢谢……”(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