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本来终日端坐读书,右手叔本华,左手席勒,此时我的书窗下,竟绽开了一朵名花。”
几年前读过森鸥外的《青年》,很喜欢其清新典雅的笔调,也听闻《舞姬》的大名,但它绝版许久,几乎买不到,只能放弃。前段时间突然想起这本书来,发现早已加入蜗牛的书架,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不得不说,与《青年》相比,这本书更胜一筹。集子一共十三篇,收录的内容很丰富,鸥外对中国与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理解,全书读起来很有亲切感。他身上更多的是理性克制,偶有浪漫,但最终还是回到古典上找到归宿。
从个人的角度来理解《舞姬》,我觉得小说有点像鸥外的自述与忏悔,不是给自己开脱罪名,而是现实重压之下的无奈之举。谁都不想伤害,偏偏最终一切都支离破碎。“说来惭愧,我的回答并非出于迅速的决断。每当我信赖的人突然问话,仓促之间,我来不及仔细思考,便会一口答应。应承下来后,即便发现事情难办,为了掩盖当时的心虚,我也会勉为其难,这种情形已经屡屡有之。”这或许也是多数人吧。
大概最喜欢的是《雁》,清纯美丽的少女,被舍与人做妾,但求得安身之所、保全父女两人生活,或许从现在来看,会痛斥此举,但放在当时也算是合理。只是日渐苦闷、枯燥的生活让小玉感到矛盾,加之逃离现状的渴望,让小玉开始圆滑起来。她想寻求幸福,可该时代下的她的幸福,或许只能是出轨。她想要安然度日,又不愿屈身他人,可自己又无能力。牢笼锁紧,雁的死,是巧合,也是小玉悲剧的必然。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音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