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的痛苦
看完伯格曼的自传《魔灯》,心绪沉重而复杂,久久不能自拔。
我当初对这本书的期待被证明为完全错误的:从伯格曼的电影想象其为人,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严肃、高贵、深沉的形象,想象他这部晚年的著作里,肯定是充满了老人的睿智,洋溢着澄明的光辉的。然而,事实上,这却像是一个面对死亡的恐惧而充满厌世情绪的人因为不屑于再掩饰自己而进行的一次彻底的忏悔。
和伯格曼的《魔灯》相比,公认为最坦诚最暴露癖的卢梭的《忏悔录》也只能算是欲盖弥彰的粉饰了。
在这本书里,伯格曼无情地披露自己公开和隐秘的一切缺点:酗酒、滥交、通奸、虚荣、自大、自卑、脆弱、不善辞令、饶舌、软弱、无能、暴力、仇恨,乃至难堪的身体病史(肠胃病导致的大便失禁)和精神病史,甚至最忌讳的政治不正确性(他在二战期间曾一度崇拜希特勒)。
就是在他最得意的戏剧和电影事业方面,他似乎也更乐意详细描述他的那些失败(惨败),而对那些成功的案例反而往往一笔带过。很少有大艺术家会用那种强烈的厌恶口气承认自己作品的失败,没有保留、也不加掩饰,而一般人多少都是敝帚自珍的。
当然这部书中并非没有积极的东西,对戏剧和电影艺术(从篇幅上看,戏剧的重要性在伯格曼眼中似乎超过电影?)是他终身不懈追求和充满激情从事的事业,也是贯穿他混乱不堪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条始终明晰的主线——他把他存在的痛苦注入他的作品中,并将其转化为艺术,这似乎是现代以来艺术家的一种典型的命运?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伯格曼电影的理解是更多地将其放在“现代主义”的大的背景来看待的,即:看作一种文学传统的产物。现代主义对人类痛苦的透视力中也存在对痛苦的过度强调甚至于耽嗜,我在最近的顿悟中自认为超越了这种“畸形”的趣味。但读完此书以后,我清楚地看到伯格曼的个体切身体验对他艺术的影响,他在影片中表现那种家庭关系的隔绝、人与人之间不可沟通的痛苦、死亡的恐惧等等(现代主义常见的母题)其实对于他自己就是“现实”,是活生生的、切肤乃至彻骨之痛的生活事实,因此对于他来说,那并非是在延续某种文学传统,而是在忠实地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生活。
写到这里,想起伯格曼的钢琴家妻子谢比的老师在二战期间曾经在哥尼斯堡(康德老家)被俄国大兵奸污,她“估计自己被强奸了23到24次”;这在《魔灯》中描写的众多苦难中是非常外显而容易理解的一项,是用几乎完全平静的语气叙述的。
这里无法展开阐述这种生之痛苦的根源,极端简化地说或许可以用“上帝之死”来概括这种欧洲的精神危机?从伯格曼自传我再次感觉到这种精神危机和群体痛苦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也许过多的关于这种痛苦的虚构文学作品模糊了这种痛苦曾经在一代或几代中的真实存在感(我不知道它现在是否依然存在,还是人们停止表现它?),使我们容易以为那或许只是一种艺术的夸大从而轻视之,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本来就从未承认过“上帝”之存在的中国人。
我在看这本书同时不断在想:也许只有宗教(对我来说,也就是佛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精神上的折磨?然而,在无法接受宗教的条件下,人应该怎样、或者能怎样生活?艺术固然可以是一种救赎(在很多现代艺术家眼中,艺术是唯一的救赎),但你看,甚至像伯格曼这样伟大的艺术家,到晚年,内心中仍然充满着痛苦厌倦绝望,艺术的救赎力量是否究竟很有限呢?
我不知道答案,但我想这本书恢复了我对痛苦的尊重——条件是:它是真实的。
我当初对这本书的期待被证明为完全错误的:从伯格曼的电影想象其为人,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严肃、高贵、深沉的形象,想象他这部晚年的著作里,肯定是充满了老人的睿智,洋溢着澄明的光辉的。然而,事实上,这却像是一个面对死亡的恐惧而充满厌世情绪的人因为不屑于再掩饰自己而进行的一次彻底的忏悔。
和伯格曼的《魔灯》相比,公认为最坦诚最暴露癖的卢梭的《忏悔录》也只能算是欲盖弥彰的粉饰了。
在这本书里,伯格曼无情地披露自己公开和隐秘的一切缺点:酗酒、滥交、通奸、虚荣、自大、自卑、脆弱、不善辞令、饶舌、软弱、无能、暴力、仇恨,乃至难堪的身体病史(肠胃病导致的大便失禁)和精神病史,甚至最忌讳的政治不正确性(他在二战期间曾一度崇拜希特勒)。
就是在他最得意的戏剧和电影事业方面,他似乎也更乐意详细描述他的那些失败(惨败),而对那些成功的案例反而往往一笔带过。很少有大艺术家会用那种强烈的厌恶口气承认自己作品的失败,没有保留、也不加掩饰,而一般人多少都是敝帚自珍的。
当然这部书中并非没有积极的东西,对戏剧和电影艺术(从篇幅上看,戏剧的重要性在伯格曼眼中似乎超过电影?)是他终身不懈追求和充满激情从事的事业,也是贯穿他混乱不堪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条始终明晰的主线——他把他存在的痛苦注入他的作品中,并将其转化为艺术,这似乎是现代以来艺术家的一种典型的命运?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伯格曼电影的理解是更多地将其放在“现代主义”的大的背景来看待的,即:看作一种文学传统的产物。现代主义对人类痛苦的透视力中也存在对痛苦的过度强调甚至于耽嗜,我在最近的顿悟中自认为超越了这种“畸形”的趣味。但读完此书以后,我清楚地看到伯格曼的个体切身体验对他艺术的影响,他在影片中表现那种家庭关系的隔绝、人与人之间不可沟通的痛苦、死亡的恐惧等等(现代主义常见的母题)其实对于他自己就是“现实”,是活生生的、切肤乃至彻骨之痛的生活事实,因此对于他来说,那并非是在延续某种文学传统,而是在忠实地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生活。
写到这里,想起伯格曼的钢琴家妻子谢比的老师在二战期间曾经在哥尼斯堡(康德老家)被俄国大兵奸污,她“估计自己被强奸了23到24次”;这在《魔灯》中描写的众多苦难中是非常外显而容易理解的一项,是用几乎完全平静的语气叙述的。
这里无法展开阐述这种生之痛苦的根源,极端简化地说或许可以用“上帝之死”来概括这种欧洲的精神危机?从伯格曼自传我再次感觉到这种精神危机和群体痛苦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也许过多的关于这种痛苦的虚构文学作品模糊了这种痛苦曾经在一代或几代中的真实存在感(我不知道它现在是否依然存在,还是人们停止表现它?),使我们容易以为那或许只是一种艺术的夸大从而轻视之,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本来就从未承认过“上帝”之存在的中国人。
我在看这本书同时不断在想:也许只有宗教(对我来说,也就是佛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精神上的折磨?然而,在无法接受宗教的条件下,人应该怎样、或者能怎样生活?艺术固然可以是一种救赎(在很多现代艺术家眼中,艺术是唯一的救赎),但你看,甚至像伯格曼这样伟大的艺术家,到晚年,内心中仍然充满着痛苦厌倦绝望,艺术的救赎力量是否究竟很有限呢?
我不知道答案,但我想这本书恢复了我对痛苦的尊重——条件是:它是真实的。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