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鲠》的背后:Oasis入坑指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鲠》最初发表于西安交通大学推理社刊《猫眼》,前作《头号粉丝》发表于《推理》杂志2017年8月刊。本文有故事情节泄露,请读完《鲠》原文再阅读。
长文+多图,流量预警。
(20210214插播:
之前只顾着讲oasis了,忘记说的是:维勒和姑妈致敬了《鸭子侦探》的维勒和梅小姐。啊本来以为会被直接看出来的,没想到原来已经有很多朋友没看过《鸭子侦探》了吗,苦涩.jpg)
初版后记
(原刊于西安交通大学推理社刊《猫眼》2019.11)
2019年8月28日,是Oasis乐队解散十周年的日子。在这十年里,乐队中的兄弟俩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对象——主唱Liam Gallagher,和吉他手Noel Gallagher。
1991年,19岁的Liam和朋友组建了一支叫做“Rain”的乐队,开始写歌,尝试在酒吧演出。他的哥哥Noel发现这支乐队后,便强烈要求加入,并成为了乐队的掌控者。Noel将“Rain”改名为“Oasis”。自此,Oasis时代与Gallagher兄弟间几十年的纷争纠葛拉开序幕。
1994年,专辑《Definitely Maybe》的发行使Oasis一夜之间由地下乐队跻身主流乐队。其中大部分歌曲由Liam演唱,他的声音和唱腔都颇有特点;词曲作者则是Noel,Oasis最出名的几首歌曲都出自他的手笔。这样的分工贯穿了Oasis的始末,并产生了奇妙的化学作用。1995年,专辑《(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使得Oasis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其中《Wonderwall》和《Don’t look back in anger》也成为了Oasis传唱度最高的代表作。
90年代是Oasis的鼎盛时期,而Noel和Liam相处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吵架、辱骂与大打出手中度过。
由于童年创伤,二人的性格都乖张暴躁。1994年,Oasis在洛杉矶巡演,包括Liam在内的其他成员沉迷于酒精与毒品,几天几夜没有睡觉。一团混乱的演出之后,Noel大发雷霆,离开了乐队。这时他第一次萌生了解散乐队的念头。独自去往旧金山后,在一位歌迷的劝慰下,他冷静下来,创作了《Talk Tonight》并返回乐队。1996年,乐队录制《MTV Unplugged》时,Liam抱怨嗓子痛唱不了,只好由Noel替他唱。当时Liam坐在二楼一边喝酒一边嘲笑Noel唱得难听,录制到结尾时,他又提出要补录第一首歌,被Noel大骂。在录制《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专辑demo时,成员们更是大玩失踪,导致Noel只能一人录完了主唱、贝斯、吉他等音轨。
Noel与Liam常常在一秒内吵起来,又在下一秒就和好如初。他们冲突不断,却毫不吝啬对对方的赞美。Noel赞扬Liam的俊俏外表与独特嗓音,认为他是天生的摇滚明星;Liam则佩服Noel的创作才华,他曾说:“除了Noel Gallagher和John Lennon,谁的歌我都不唱。”
2000年,专辑《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发行。这张实验性的专辑带着电子与迷幻的色彩,是Noel花费心思的转型之作。该专辑最终成为了Oasis的低谷,销量最差且入选“50张最差专辑”。
2009年,Oasis在巴黎演出时,Liam与Noel在后台爆发了激烈的冲突。Noel看到Liam拿着吉他在模仿John Lennon,惯常地开始嘲笑。Liam一怒之下将吉他扔到Noel脚边,Noel用力将吉他踩坏。愤怒的Liam看向Noel一排演出用的吉他,冲了过去。经纪人没来得及阻止他。Noel看着一排吉他倒下,转身离开,打车回家,这次他没再回来。
Noel说:“Oasis最伟大的地方在于我和Liam的关系,这也正是最后使我们乐队解散的东西。”2009年8月28日,Oasis乐队解散。自此,Oasis成为了一个历史性名词,Liam和Noel都不能再以其名义演出。后续也如文中写的一样,两人不再往来。只有媒体对Oasis是否重组的猜测,兄弟二人发言引起的歌迷对骂,引起对二人孰对孰错的争辩仍在继续。
这篇故事是维勒与埃尔莎系列的第二篇。上一篇也是一个有关乐队的故事,发表于2017年。本篇中的大部分事件原型都来自于Oasis,另有一些借鉴了其他乐队,如:时刻戴眼镜是U2主唱Bono的习惯。
这篇故事写于2018年末,写给我的朋友小丁:为了记住我们听过的每一首Oasis、Blur和Pulp……也希望你在解谜中获得乐趣。
以及,谢谢蔡思楠给我的启发与帮助;谢谢黄力男和吴钊医生对文中药品和剂量的指正。
关于《鲠》
(原更新于 2020.7.19,超长废话预警)
今晚吴师给我看了新的评论,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还有新读者在标记和评论这本书,谢谢大家在评论和私信里说喜欢我的作品,我真的很感动。
这篇故事有一个前作,《头号粉丝》,发表于《推理》2017年8月刊。两篇故事作为系列作有以下共同点:都是乐队的故事,都能从现实中找到原型,都有歌词作为线索,都由维勒和埃尔莎共同解决。《鲠》是以Oasis的Gallagher兄弟作为原型的,《头号粉丝》以Nirvana的Kurt Cobain和GNR的Axl Rose与Izzy Stradlin为原型。
为什么要提到原作呢?《头号粉丝》发表于2017.8,实际完稿于2017.4,而《鲠》写于2018年年底。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没写出任何连贯的、能让我自己满意的东西。
事实上,《鲠》的产出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快乐的过程。我在写作上是一个很依赖感觉的人,又强迫症+完美主义,很容易把自己搞到崩溃。按照习惯,我应该在对Noel Gallagher最有热情的时候把故事写出来,像写《头号粉丝》那样,但实际没能那样做。我被一些事情困住了,没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我那时是很想写稿的,我经常在梦里写稿,从写稿的梦中醒来,但现实中却写不出任何连续的东西。直到2018年底,在现实的巨大压力下,我不得不转移精神到故事里,那似乎是我唯一能掌控的东西了。
其实故事大纲早就写好了,是在暑假回家的高铁上写的。但是几个月后,真正写故事时,我却感到非常不顺。一直到写完,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感觉,或者说是《头号粉丝》的感觉。我把故事给几个朋友看,她们也说这气口都不对,太注重逻辑线索的演绎,是个干巴巴的推理故事,感情和人物不够饱满,甚至说是我写的最差的一篇。
刚刚完成的故事被称为最差的一篇,这让我感觉我已丢失了“写故事”这一技能。当时朋友们的评价十分统一,没有例外,让我更加相信这一点。
于是我把它锁在文件夹里了,我不想给别人读,自己也不想拿出来读,读它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以至于后来看到连城杯征稿,华斯比老师的征稿,我都没有勇气去参加,我认为这么差的故事不配参加任何征文比赛。
2018年末,我加入了学校科幻协会的写作组,参加写作组的校内比赛。当时看完《神奇动物在哪里2》,我有了一个奇幻故事的思路,和两个朋友通了30min电话,非常顺利地理出了故事大纲。也许是因为当时刚写完《鲠》,也许是因为在对Toby Regbo上头,那篇写的非常顺利,文笔也恢复了。这给了我很大安慰,感觉自己又能写东西了。
2019年国庆,我看到了吴师发的征稿启事,有点心痒痒,但是手里除了《鲠》没有别的推理稿件。我征求我妈的意见,她表示如果连给别人看一看稿子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以后也不用写东西了。我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投了。
吴师很快给了我回复,说他看完了。我当时紧张到手抖,问他:怎么样,要退稿吗?
结果他说没有要退稿,还说我写的好好。这个结果我之前一秒钟都没有敢想到过,我立刻就跑到阳台上和我妈打电话然后痛哭。
然后就这么发啦。当时快递还在走,豆瓣上已经有条目了。我当时正在图书馆为了一个作业忙得焦头烂额,突然看到豆瓣上有了评论。看到有人说喜欢我的作品,我都以为是我眼花,还对照别人拍的目录照片数了个数去看到底是不是在说我。那些评论就像当时吴师的回复一样,炸得我感慨万千,没有办法继续做作业。
当然那次我没有跑到厕所去哭了。当然之前被感动到哭是完全真实的。并不只是因为评论感动,而是为了之前一年多黑暗的日子,为了无止尽的尝试和自我怀疑,为了好不容易看到的一点点曙光,为了这一切一切带给我的体验而哭的。当然现在看来,那些经历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它们带给了我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体验。
所以,我特别感谢那些在评论和私信里说喜欢我作品的朋友们。你们的回复也圆满了我在这一条长时间线上,对这一整个事件的体验。我把这一整个故事背后的经历写下来,也是希望能够帮助、鼓舞到经历过同样困境,或者正处在这种困境中的朋友。当然,如果有同样喜欢Oasis,喜欢Nirvana,喜欢GNR的朋友想要和我交流,那就更好了,我的怀抱一直敞开着欢迎你们。
补充后记:关于Oasis
(原更新于2020.9.8,“我解释我自己”)
距离写完已经过了近两年,再重新看一遍《鲠》,我还能想起来那些片段是从哪里来的(笑)。
如果你问我哥,‘什么成就一个伟大的乐队?’他会说,‘一个在主唱背后默默写歌的天才。’
——Noel Gallagher自己说的话。如果搜索Noel的言论,百分之九十都是这类自大、狂妄、自吹自擂的说辞,当然Liam也一样。
如果我哥当初没有写歌呢?这个问题就好像‘如果地球不是圆的呢?’‘如果我们没有女王呢?’一样,太愚蠢了。
——Liam的访谈
维勒看着罗德里克的照片。这是一张温柔的照片,罗德里克坐在高脚凳上,橘色的灯光从头顶上照下来。他抱着吉他,手指拨弦,眼眸低垂。那时的罗德里克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眉毛浓密,鼻梁骨节突出,鼻尖向下勾。维勒不认为他很英俊,但是他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在他不发脾气的时候,这种气质可以被称为“安静”。

罗德里克的弟弟威尔和他不大相同。虽然两人的眉毛、眼睛、嘴巴都很像,但是五官组合在威尔脸上,就变成了英俊。照片上的威尔望着镜头,幼稚地把茶色眼镜推到头顶。他的眼睛是海水一样的蓝色,下垂的眼角显得孩子气十足。不过他的脸上毫无表情,原本漂亮的眼睛也因此显得没有神采。

1996年,荒原开始了第一轮世界巡演。在其中一晚,威尔竟然明目张胆地把酒瓶带到舞台上,喝得神志不清。无奈之下,罗德里克只好替他唱完了整场。那一整晚威尔都坐在舞台的正中央,一面喝酒一面笑嘻嘻地朝罗德里克喊一些没人能听懂的话。结束后,威尔又跑到酒吧待了一整晚。到了第二天,他失声了,于是罗德里克不得不又在观众的嘘声中替他唱完了第二场。
——1996年 oasis MTV unplugged,因为Liam喝醉了,由Noel演唱
那晚之后,罗德里克就消失了。第二天早晨,当醒了酒的威尔打开罗德里克的房门时,发现他的人和行李箱都不见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没有人能联系到他,经纪公司急得要发疯。在接受采访时,威尔罕见地留下了眼泪,他说只要罗德里克能回来,他将改掉一切恶习。
——1994年,Oasis在洛杉矶巡演,包括Liam在内的其他成员沉迷于酒精与毒品,几天几夜没有睡觉。一团混乱的演出之后,Noel大发雷霆,离开了乐队。这时他第一次萌生了解散乐队的念头。独自去往旧金山后,在一位歌迷的劝慰下,他冷静下来,创作了《Talk Tonight》并返回乐队。

2018年这位歌迷重新接受了采访,穿着The stone roses的T恤,不过Noel表示他已经不记得她长什么样子了。
关于Oasis有一个段子,问:有的歌是哥哥唱的,有的是弟弟唱的,那么演唱会时谁唱?答:谁想唱谁唱。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Liam的声音很有少年气概,轻盈,飘渺,带有一往无前的感觉。但是他的音域比较窄,有些歌/部分他唱不上去,就需要由Noel来唱。Noel的声音比较柔和,高音像延展性很好的金属,不会有一点刺耳的感觉。
在温布利这场中,两人合唱了《Acquiesce》,Liam 的部分听起来很空灵飘渺,很美妙,但是他的嗓音已经开始变哑。



有一些歌曲在发行时就是Noel唱的,如《half the world away》,《don’t look back in anger》,《the masterplan》,这类歌曲有个共同点,就是:非常丧。Noel对外界的示威像是老虎的爪子,玫瑰花的刺,当他一个人的时候,就能看到他心里的那个小孩。经历过类似的童年,Liam成了个长不大的孩子,Noel则把那孩子藏了起来。
有一些歌曲在发行时是Liam唱的,解散后有了Noel的翻唱版本。比如最有名的《wonderwall》,收录在《the dreams we have as children》,俩人的风格非常不同。Liam的少年感冲淡了这种伤感,而Noel的版本就太忧伤了。
Liam则佩服Noel的创作才华,他曾说:“除了Noel Gallagher和John Lennon,谁的歌我都不唱。”
——Liam还说过:John Lennon是上帝,而我是Lennon. 他的大儿子名叫Lennon。

乐队组建的时候威尔只有19岁,也许他当时只是打算玩一玩罢了。可是随着他们出唱片,开演唱会,罗德里克知道他想要的不仅于此。他的世界很大,是要在天空里高飞的鸟。
——解散后Noel组建了名为Noel Gallagher’s high flying birds的乐队。可是,失去了兄弟俩的化学效应,解散后二人都没有再创作出能超越Oasis时期的作品。
但是威尔的世界很小……从19岁到现在,他从来没变过。‘别走’,就是他喉咙里的鱼骨。
——Noel和Liam的妈妈一度生了重病,Noel非常担心,写下了《don’t go away》这首歌,Liam在录制时流下了眼泪。
后来在《the dreams we had as children》演出时Noel也翻唱了《don’t go away》,两个版本的气质完全不同。
最后贴一张童年照:

“我要批评你啊,姑妈,作为罗德里克本人的歌迷,你竟然连他吃了花生会呕吐——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知道!”
“你怎么知道我是罗德里克的歌迷!”埃尔莎睁大眼睛。
维勒笑了,“因为在荒原解散之后,你仍在关注罗德里克的作品。”他戏谑地说,“或者我应该说,因为你不是威尔的歌迷。如果你是的话,你就能发现更多的线索了。”
在 2018年,我是Noel的歌迷,不是Liam的。这篇故事也是当时我写下来劝慰我自己的吧。
可是,当时那些煎熬的,苦涩的感觉,现在想来都是珍贵的,值得被记住的。就像我看到Noel Gallagher,还会觉得温暖一样。我一天也没有拥有过他,但是他却真切地,占据了我几个月的生命。
最后的最后:Oasis入坑指南
到了最后,想要推荐一点点Oasis的歌。(完全依照本人主观喜好,真的只有一点点)
初级阶段:
1. 《Wonderwall》
Oasis知名度,传唱度最高的歌曲,提到Brit-pop必须提到的一首。
(因为传唱度过高,也经常被吐槽。Twosetviolin曾在节目里吐槽说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要弹《Wonderwall》,结果他们在英国演出时也(被迫)拉了一段《Wonderwall》23333。)
小丁告诉我这首歌曾被选为英国防止青少年suicideXX首曲目里,但我俩都不太理解,因为我们都觉得这是首很悲伤的歌曲,尤其是其中的大提琴那一轨。
http://music.163.com/song?id=4226257&userid=121031316
原版MV: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Wonderwall,当时Oasis已经解散,由Liam以beady eye的名义演唱。
Noel Gallagher的《wonderwall》:高丧预警(他改了旋律)
在《the dreams we have as children》中收录的一版:
http://music.163.com/song?id=1789195&userid=121031316
2.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Beatles的粉丝应该会发现前奏和《imagine》是很像(一样)的。
这首歌从发行起就是Noel在唱,2018年Liam来中国演出的时候唱过作为安可。
http://music.163.com/song?id=4226232&userid=121031316
Noel的现场,作为高飞鸟的演出。
Please don’t put your life in the hands,
请不要把你生命的意义,
Of a Rock n Roll band,
押注在摇滚乐队上,
Who’ll throw it all away.
他们只会挥霍掉一切。”
——《鲠》的结尾引用的那首
Stand up beside the fireplace,
Take that look off from your face,
You ain't ever gonna burn my heart out.
有一段时间看这个视频会有点难过,可能因为在这一场Noel看起来是衰老的。歌词对我而言也是乐景写哀情。So Sally can wait,真悲伤啊。
3.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Noel Gallagher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撕心裂肺地哭号,Noel很吃惊,觉得小孩子快要把肺都哭坏了,于是得到灵感写下了这首歌。
从发行初就由Liam演唱,和声部分是Noel。
网抑云告诉我这首歌是02年英格兰输球时BBC给他们的歌,也是《蝴蝶效应》的片尾。可是我仍然觉得这是首非常悲伤的歌,除了歌名和歌词叫你别哭了,几乎没什么积极向上的部分。鼓点很重倒是真的,大概表明是真的撕心裂肺吧。歌词就是:别哭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别哭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别哭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别哭了。完了。
但是真的很好听!
http://music.163.com/song?id=4225537&userid=121031316
进阶阶段:
4. 《 ThoseSwollenHandBlues 》
收录于:
由Noel演唱。
http://music.163.com/song?id=17822814&userid=121031316
好像是一个日本动画片配的bgm什么的,oasis还去日本演出了。如果有人说Oasis的歌都一个样,请您听这首。
5. 《 Dead in the water》
Noel后期作品,收录于:
非常非常温柔的作品:
6. 《 Bone head's Bank Holiday 》
Noel录的。
You know I need a little break to get away for a holiday
你知道,我需要放松一下去度假
So I can see the sun
这样我就能看到太阳
Cos in the sun they say it's fun
因为在太阳下他们说“这才叫快乐”
这个口音实在是太可爱了。
demo版(可爱晕了):
http://music.163.com/song?id=432821694&userid=121031316
最终版:
http://music.163.com/song?id=432821681&userid=121031316
over!
非常感谢能看到这里的各位!
非常感谢能喜欢《鲠》的各位!
如果有有关《鲠》/Oasis的任何问题/想说的内容,欢迎与我探讨。再次感谢!(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