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札
前言
本书的使用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章什么是文化?概念性问题
-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习得,对其所作所为和每件事物的意义共有的认识。
- *(抓住“共有”的概念 两个人就可以创造一种文化 乃至一个人也可以。自己习惯性的思维被当作默认 在交流中隐去 因此造成沟通中德误解)——(文化:后天习得的人为构建的默认物)
- *(依照此定义 文化一定是流动的。许多人希望以考古学的方式 发掘出失落的真理。他们认为有某种神秘的不变不动的本质 是一个族群的精神内核 冥冥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时间掩埋 模糊 甚至扭曲了本质。这种发掘 是信仰与神学的领域)
- 濡化:从婴儿开始不断习得进而获得一种文化的过程
- 社会:一群按照社会关系组织起来,履行像觅食、防御或抚养孩子等职责的人群。一个社会往往有其边界、通过代际延续,并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自我管理。社会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关系的构成、为什么要履行职责,以及为什么要从事这些活动。
- 亚文化:指的是一个较大的社会中一些群体独特的共有认识。种亚文化与另一种亚文化的区别,可能来自语言、穿着、宗教、工作习惯、饮食喜好或抚养儿童的方式,不一而足。
- 族群:一个社会中经由宗教、语言、共同起源和古老传统等亚文化维系的群体。族群努力将自己与广阔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划清界限。
- 种族:人类当中的生物性差异
- 文化、族群:群体间的行为差异
- 用种族概念解释问题的无效性——因为种族分类不科学——在生物学意义上,一个群体内的差异不亚于群体间的差异
- 生物多样性的确存在
- 文化构建:一个群体对事实共有的观念模式
- 1.文化是整合的。
- 2.文化是历史的产物
- 3.文化既会发生变迁,也会导致变迁
- 4.文化会因价值取向而得到强化。
- 5.文化对行为起了很大的决定作用
- 6.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由符号组成并依靠符号传递。
- 7.人类文化在复杂性与多样性上独一无二。
- 文明:由集约化食物生产维持,围绕提供管理、商业、艺术和宗教领导的大都市中心,组织而成的复杂社会。
第二章如何了解文化?自然性问题
- 关键报道人:见闻广博 知道如何解释其自身文化并与田野工作者建立起密切关系的个人
田野调查的方法
- 生活经历(报道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 事件分析(看着某事发生,然后询问人们的观感)个一
- 绘制社区、其园圃和农场等外部财产及其与周边社区连接美美点的地图
- 调查(系统调查各个单位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世系表(绘制亲属关系谱系)
- 社交网络分析(制作图表,表明谁和谁之间存在社会关系)
- 民族语义学(制图表明说话者通过词汇对世界进行分类的美方法)
- 录音录像、照相
- 搜集故事(如神话、笑话、奇闻轶事、寓言)
- 正式组织研究(用于成员关系确定的指定组别)
- 文化史(社区安装电话时发生了什么、第一次离婚发生在何时,等等)
- 文献研究
- 关键报道人访谈
- 人际距离学(分析人们在社会交往时是怎样利用空间的)
- 学习语言(该门语言尚无刊行的语法书或字典,必须在田我们野中学习)
人类学:科学性&人文性
- 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科学性——经验科学
- 格尔茨:强调人文性——编织“意义之网”
第三章这种实践或观念的背景是什么?整体性问题
- 整体观:把观念和行为当作相互关系的要素,置于更大的文化和异文化背景下来理解的视角。整体性问题讨论的是:这些具体实践或观念,如何与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
- 还原主义:把一个问题简化为少数可以观察、控制的因素或变量来看待
- 地域背景:与更广阔的物理空间之间的联系
- 不同层面背景下的文化:不同组织规模(即分析层面)之间的联系——地方社区、区域、国家(文化整合体)、文化之间国际事务 的联系
- 嵌入性:要看到亲属关系、宗教或领导权之类在我们文化中各不相关、区别对待的文化机制的层叠关系
- 这些嵌入性所导致的一个结果便是,我们不再把任何一种单一机制,当成文化实践者作出决定的“纯粹”动机
- 在纽芬兰,一个渔民网中的一大条肥美三文鱼,既可以从鱼类加工厂给他带来现金收入,也可以是送给学校老师的一份礼物、贡献给圣坛会集市的一件卖品、对某位表亲修好了雪橇的一种回馈,或是家人的一顿美餐。既然有这么多目的要平衡,这个渔民在衡量这条三文鱼的最佳用处时所考虑的,也就不单单是要送去卖个好价钱。
文化的整体图像
- 基本观念:文化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整合体
- 系统思考:把文化想象成一张大网,结构、符号、信仰、规律和法则,都在其间相互作用
- 文化体系的三个子系统:技术一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
- ① 技术一经济系统:工具和技术——它与生物-物理环境发生直接互动——这就是所谓文化体系的组成
- ② 社会系统: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的法则。
- ③ 意识形态系统:社会所共有的关于社会本身和世界的观念
- 1.因果联系。例如,在前面提到的纽芬兰案例中,喂养雪橇大是人们不愿吃鳐鱼的一个原因。
- 2.背景联系,意为与较大机制或行为的某些部分有关。我们要从较大的婚姻机制背景下来看待嫁妆(新娘家在结婚时交给新郎家的财富),它把两个家庭连在了一起。在第十一章,摩洛哥农民法吉尔·穆罕默德(Faqir Muhammad)发现女儿婚后生活不快时,便开始为嫁妆犯了愁。他对问题的背景非常敏感,意识到婚姻机制有许多复杂因素,而女儿的不快则让所有这些因素都浮上台面:他与女儿嫁妆密切相连的财富,他与亲家公的政治关系,伊斯兰教法,摩洛哥的价值观和礼仪,等等,不一而足。
- 3.过程联系,意为几种文化特征都参与了文化变迁过程。例如,古时候,墨西哥、埃及和中国,都通过书写体系、常备军、灌溉系统和长距奢侈品贸易等文化特征,建立了国家政权组织。这些特征相互影响,共同促成了国家的出现。例如,拥有书写能力的官僚或祭司等级,负责管理复杂的灌溉系统,由此增加农业产量,进而扩大税收,支付管理者的俸禄。国家需要军队来保卫脆弱的灌溉系统,因为他们同样要靠剩余农产品过活。奢侈品贸易令统治阶级得以保持端庄仪容,这些统治阶级包括将领、祭司和官僚。同时,贸易也使得相邻社会,以贸易伙伴关系,替代了彼此间的敌对剽掠。
- 4.隐喻联系,就是用一种符号象征另一种符号。例如,天文学上用来表示金星的图像符号(♀),在其他场合还可表示“女性”“黄铜”或“青铜”。我们的诗歌、通俗用语、艺术和宗教信仰中,包含有从性别、金属、数字、恒星与行星、灵魂与神灵观念中借用含义的大量证据。
- 5.并列联系,这些相关的文化要素之所以能够联系起来,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源头。纽芬兰人在其偏远的园圃中播种的蔬菜类别、下种时田垄的形状、用鱼类和海草来肥田的方式,甚至如锸(一种铲子)和镈(一种锄头)之类的具体农具之间,都有历史联系,因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爱尔兰南部和英格兰西南部的食物生产要素。除了一些适应纽芬兰特殊气候的变迁外,这些相互联系的园圃劳作特征,都或多或少被纽芬兰人的移民祖先,移植到了新世界。
- 6.主题联系,意为文化实践与观念,在内容、形式或价值上,会整合入同一主题。例如,韩国、中国和日本的社会生活,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比较注重强调纪律、等级和责任的文化价值观。由这些价值观组成的一个主题,渗入东亚社会包括武术在内的许多方面。学过武术的人类学家范·霍纳(Van Horne,1996)发现,少林寺流空手道传入美国后,它的主要价值观也随之传入。因而,在空手道大师门下修习,也就学习了日本的价值观念。
- 在贝拉的世系图中,每个人都用数字和名字代表,以免混淆。在纽芬兰的小村落中,我们经常发现两人或多人重名
- 矩形阴影部分——表示组成一个家户的亲属
- 家户——表示住在一间住所中的一群人——但因世界上的房子多种多样,所以也就很难给“家户”下一个准确定义,我把“家户”定义成共用一个厨房的一群人
- 家户——成婚后居住法则——
- 与贝拉同耕的农友包括两类家户:
- ① 扩大家庭家户:像家户A这样至少由两对有亲属关系的已婚夫妇共同居住的家户
- ② 核心家庭家户:像家户B和C这样只有一对已婚夫妇的家户
- 即新婚夫妇该与哪些亲属合住的文化规则
- 在纽芬兰,占据主流的是从夫居,意为新婚夫妇与新郎的父亲同住或住在左近。洛丽和金·维纶维持了他们的主干家庭家户,遵循了一种同样为人接受但相对非主流的从妻居模式,意为新婚夫妇与新娘的亲戚同住或住在左近
- 哈尔·斯托克斯去世后,家户A成了一个以洛丽和金·维纶为主的核心家庭家户,他们与洛丽的母亲(贝拉)分担杂务和家计
- 这种家户模式在人们一生中的循环,在大多数社会中都很常见
- 不文化之间的定义,个天照从亲属原则的主题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纽芬兰人都崇尚一夫一妻制,意为同时只与一位配偶保持婚姻关系。与我们纽约人相比,纽芬兰人是严格的一夫一妻者,这从人们离异或丧偶后几乎没有再婚的情况中可以看出。从贝拉的世系图中也能追溯父系继嗣的证据:孩子放在他们父亲的亲属群体中来计算,因为纽芬兰(及大多数美国)孩子都继承了他们父亲的姓,这至少在形式上表示他们与父亲的男性亲属(有相同的姓)关系更为紧密。
对整体观的挑战
- 巴布几内亚杜姑姆达尼人的仪式性战争
- 对人类学家的挑战——在看到文化各部分联系的同时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章其他社会也这么做吗?比较性问题
马林诺夫斯基
- 考虑整体性背景
- 不能被表面异同迷惑 (例如 看到玛雅和埃及都有金字塔 就认为前者是后者文化传播的产物)需要仔细考察相同背后的不同
- 使用一些定量分析 有“相关”“共变”的概念 ——Q模式 R模式
我该采用参与者或比较者的视角吗?
- ① 比较者的视角:客位视角
- 客位——来自“语音学”(phonetics)一词——指语言学对人类语言所有发音的收集和分类工作——例如,将人类使用的辅音分为“浊唇齿擦音”和“舌吸爆破音”
- 文化人类学的客位视角——局外人的视角——对人类文化观念或行为的收集、分类
- 例如,文化人类学家收集了世界各地的许多仪式资料,将其分为过渡仪式、岁时仪式、酬神或谢神仪式等。
- ② 参与者视角:主位视角
- 主位——来自“音位学”(phonemics)一词——指语言学确定一种语言中的各种语音如何与音素(即具有意义的最小声音单位)相结合的工作
- 文化人类学的客位视角——局内人的视角——重在强调参与者眼中的意义是什么
- 进行主位思考时人类学家要把所有比较视角和通用的客位语言都放在一边,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到文化参与者对事物的定义、区分、侧重的方式上。
- 例如,被研究群体不区分蓄意谋杀和过失杀人,我们也需要抛开这一区分 进而进行理解
马林诺夫斯基《珊瑚园及其巫术》——主位视角与客位视角完美结合的典范
- 马林诺夫斯基从主位视角出发,巨细靡遗地描述了特罗布里恩德岛民对园圃劳作及其产品的看法。对你我来说不过尔尔、无甚特别的芋头,对特罗布里恩德岛民来说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特罗布里恩德岛民把我们所谓的成熟芋头叫作 taytu;熟过头的叫 yowana;熟得发芽的叫 silasata。园圃种植者的分类,显然不会与农学家的分类相一致。因此,主位方式就会阻碍我们将特罗布里恩德岛民的园圃技艺和知识,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园圃种植者进行比较。
- 与此同时,马林诺夫斯基也从客位角度进行了研究。他观察到好的种植者要想获得丰收,除了花费劳力和技艺,还要仰赖巫术,因此他对巫术提出了定义和解释,使之能够应用于所有文化。他关于巫术的客位概念,不是来自特罗布里恩德岛民的生活角度,而是根植于西方心理学,后者至今仍对比较研究有所帮助。
- 简言之,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在诸如园圃种植、战斗和航海等结局难料的生活领域中,为了缓解焦虑,人们便诉诸巫术来增加努力的程度。他们通过巫术增加的努力,增强了行动者的信心,这样他们往往也就能够表现得最好由于巫术的使用确有其效,所以在其他不确定的场合,巫术也会被再度祭出。由于取消巫术会产生焦虑,巫术也就变得不容忽略!
第五章这些实践与观念在过去是什么样的?时间性问题
时间性问题的历史
- 摩尔根 Morgan 1877 《古代社会》——文化进化的三个阶段:矇昧(依靠自然生活的一个很小政体) 野蛮(有复杂的社会组织和重要的财富,但没有“文明”应有的书写体系和城市) 文明
- 塞维斯 Service 1962 《原始社会组织:一种进化视角》——人类社会有四种按序排列的结构:游群 部落 酋邦 分层社会
- 等等
提出时间性问题
- ① 这种实践或观念的前身是什么?
- 这种实践或变迁的过程是什么?
- 这种实践从何而来?
- 人们何时开始奉行这样的方式?
- 这种实践具有怎样的中间形式?
- ② 这种实践的变迁过程是什么?
- 这是独立发明的吗?
- 这一文化特征是借用的吗?(传播:借用单一行为的过程。直接传播-如家鸡从欧洲传入美洲;刺激传播-观念移植,接受者从观念获得实践启发的情况)(涵化:一种文化在与其他社会发生接触或受到统治时 对整个观念和实践的接纳。如菲律宾人接纳西班牙文化)
- 存在重新诠释吗?(文化融合/重新诠释:对文化要素的重新组合。将它们与其他文化特征混合,有选择地去掉一些要素,改变突出的重点等。)
- ③ 这种变迁是外源性的?
- 发展:一种让文化与欧美日工业化国家更好接轨的变迁
- 这种变迁是其他变化的副产品吗?(人们不会刻意取消家庭晚餐,但随着工作繁忙,更多选择快餐外卖,自然让家庭聚餐减少)
- 人们注意到这种变化了吗?
- 有没有意识上的变迁
资料与方法
- 通过文献或报道人
- 田野调查 直接观察正在进行的变迁
- 对曾经被报告过的群体进行再研究
- 纵向研究:对一个地点反复调查
- 横向分析:控制变量法——在进行园圃种植的两地进行对比。A聚落通公路,B聚落没通。通过比较,能推测公路对于园圃种植的影响
- 民族史:一种文化在某一时期内的历史——依靠历史文献、报道人的回忆、考古发现
- 人类学家进行民族史研究的特点——整体视角
什么导致文化变迁
思考未来
- 系统方法——利用系统论(源于物理学 生物学 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情景 选择因素 设置参数——进行预测
- 历史比较法——戴蒙德《崩溃》——考察不同文化崩溃的案例——预言未来会崩溃的现代文明
- 德尔斐法——访谈一个群体中的各色人群——让他们说出对未来的预测
第六章人类生物性、文化与环境是如何互动的?生物一文化性问题
- 生物一文化性问题 :考察人类生物学(即生物物理学)如何塑造文化 & 文化如何反过来塑造人类生物性
- 生物性影响文化:人成为两足动物后 产道变小 胎儿必须在发育较早的时候诞生——迫使人类花更多时间怀抱 喂养婴儿
- 文化传递——依靠学习
- 生物性传递——依靠基因遗传
- 《献给祖先的猪》拉帕波特——系统思考 生物—文化—环境
- 环境变化——生物适应(解剖学、体质上的变化);文化适应(行为、思维上的变化)
第七章什么是群体与关系?社会一结构性问题
- 社会-结构性问题:人们组成何种群体?这些群体结构如何、它们是干什么的?这些群体的结构和活动,是怎样影响它们成员的行为和观念的?
- 这些群体是如何获得权力并利用权力来影响事件的?这些群体的结构维护的是谁的利益?参与者是如何意识到他们是该群体及群体结构成员的?个体如何处理其在多个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因为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结构和目的)?
- 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的不同之处——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生物-文化性问题(群体对其环境的哪些所作加剧了这种灾难?)跨文化问题(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群体面对类似事故有何反应?)、阐释性问题(这场事故带来的损害对受害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 社会群体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存在一个界定问题:谁为成员、何为目的、地位和角色如何建构—尽管具体界定标准有时准确,有时模糊。社会结构通常都可用图表来表示。接下来我们可能会问:社会群体会影响个人的哪些思想和行为?
- 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位置:由权威 特权 职责 声望 决定
- 社会结构中的角色:指某种地位、职业,在与其他地位之人发生关系时的义务或行为规范
一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角色
正式社会结构:有明确的地位、角色、等级结构
非正式
- 权力:影响他人观念和行为、制定群体议程并控制人类和其他资源的能力。
- 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才能 更多情况下取决于社会结构
- 权威:允许行使权力的权利
四种权力
- ① 游群:由核心家庭(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有时也会形成扩大家庭(父母和至少一名已婚子女及其配偶和子女构成的家庭)
- 经济:狩猎采集群体
- 随着季节变换,若小规模群体更适宜狩猎,游群可能进一步细分。在食物充足或规模更大群体配合狩猎效率更高的季节,他们又会再次聚集。
- 内部很少会行使权威或权力
- ② 部落:规模比游群大。宗族(成员来自同一祖先)+氏族(成员据称是同一个神话之物所衍生的后代子孙)
- 经济:畜牧+简单农业,有时狩猎采集
- 首领拥有亲属地位赋予其的权威,可对成员行使某种权力
- ③ 酋邦:由亲属群体构成。酋邦和酋邦首领 按照权力与权威的等级排列
- 有些酋长继承了大量可以左右其亲属和其他酋长的影响力——迫使成员向其贡献劳动和商品——并在精心策划宴会或土建工程等再分配事件上居于中心地位
- 经济:贸易、掠夺、生产性的农牧业
- ④ 国家:强有力中央政府有权对其成员生活的多个方面行使职权。在国家领土内出生,即可获得成员身份,而进出国土的人员和货物则受到管制。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供养了很多担任特定职位的全职人员,这些人员之间并不必然具有亲属关系。
- 国家与酋邦或部落社会结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社会等级的区分取决于财富和职务,这使得有些等级能够控制重要资源,如水、剩余粮食、民兵等。国家组织可以高度有效地利用这些重要资源,如农业灌溉或奢侈品贸易。
- 古代国家的代表包括雅典、印度苏丹国、秘鲁印加帝国和中华帝国。
- 当代国家的代表则有列支敦士登、美国、博茨瓦纳和西萨摩亚。社会在这四类社会政治组织中,最鲜明的对比在于两端,即游群与国家之间。接下来,我将以本书早先介绍过的两种文化为例,即1950年左右在博茨瓦纳卡拉哈里沙漠从事狩猎采集活动的芎瓦西人,以及1850年左右大清帝国东南各省的中国农民,对其结构和权力进行分析。部落将以委内瑞拉的雅诺马马人为例进行简要说明,酋邦则将以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岛民为例。
第八章 这意味着什么?阐释性问题
- 阐释性问题:行为、对象或表达对参与者而言都有什么意义?
- 阐释的人文性目标:理解一个群体的观念,把握其世界观
- 阐释的科学性目标:发现行为内在相互联系的意义,作出更好的解释,甚至提出预测
文化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
- 问题:一个群体如何通过使用符号去进行沟通、思考、记忆的过程?
- 文化是一个群体共有的认识,它的学习与表达,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符号沟通来实现
- 符号:传递构成一个群体“传统”的大部分经验和生存策略
- 符号包含的价值、观念、情感、信仰,指导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 社会通过行为(毕业典礼、闲谈)操演、讨论、复制了这些符号
关于意义的八个问题
- 什么是符号?
- 这个意义为多少人共有?(共享一个符号并赋予其一定意义的
- 有没有一个以上的共有意义?
- 文本背景如何影响意义?(小红帽中的狼/狼图腾中的狼)
- 这个意义会变化吗?
- 这种意义的认识范围有多广?(多少人有阐释能力?只有专家才能解释?)
- 意义表达了怎样的价值观?(意义隐含的价值体系。何为真善美?)
- 意义是否清晰?
语言中的意义
- ① 你说了什么?——转化:解释符号的字面意思
- ② 你想的是什么?——理解文化背景
- ③ 你想说什么?——进而理解字面意思之外的深意
- ④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文化通过语言中的隐喻和转喻,以及艺术、仪式和神话中复杂符号的时空排列,对意义的扩大和转换
- 隐喻:通过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扩大了词语或短语的意义(玫瑰象征爱情)
- 转喻:用部分代替整体,转换了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当美国人说wheel的时候 有时意指汽车)
- 仪式:由象征行为、表达方式、表达对重要真理之信仰的物体所组成的正式行为。
- 正式行为:由规则、计划或方案规定行事的行为
- 仪式的意义尤其丰富,因为它们的“物体、行为、关系、事物、姿势及空间单位”都非常深邃、复杂(Turner,1967)
符号在仪式中都会起到一些什么作用?
- 人类学家特纳提出,仪式符号有三个作用(Turner,1967)。
- 例如:美国法庭上证人的宣誓仪式,就是神圣仪式与世俗仪式相结合的个例子——法警让证人“作证”。法警安排证人站在法官“席”前或边上,把左手置于圣经上,举起右手。证人被要求宣誓“说实话,全部的实话,而且只说实话”并由上帝鉴证。
- ① 符号将复杂的意义浓缩为简便、缩略、易于理解的内容。法警手中的圣书“代表”了对上帝的信仰
- ② 符号可以整合各种意义,揭示重要概念中表面无关含义的内在联系。世俗法律和地位的应用、对“公正”的追求、对“真实”的揭示,以及上帝的鉴证,都在宣誓过程中体现了出来
- ③ 符号用强烈的情感和感受,体现了何为真、何为好的宏大观念,促使参与者践行义务。法官面前的宣誓短剧、触摸大书磨砂皮封面的触感,以及在法庭听众面前不断大声作出的重申,都促使证人说出真话。【有福柯味儿】
- 人类学家如何发现仪式中符号的意义?
- ① 仪式的外在形式、可见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在宣誓仪式上注意到,法警和证人所在所持的位置、姿势、物体和语言。例如,哪只手放在圣经上?谁在什么时候说话?
- ② 参与者(无论外行还是专家)对仪式符号的意义是怎么说的?这是一个典型的主位问题。我们可以询问法庭上的观众:证人、法警或法官,请他们解释我们观察到的东西
- ③ 人类学家还从中分辨出什么更多含义?就证人宣誓而言,人类学家会觉得举手的意义与天主教堂中的卡里斯玛仪式有些类似:圣灵进入证人,即受邀进入其体内。
Catholic charismatics practice forms of Pentecostalism that embrace the belief that individuals can receive gifts of the Holy Spirit.
五旬节教派 源于美国
- 神话:一种通常结合了超自然的人物、行为和事件德叙述,表达了大众对社会与自然的观念
- 世界观: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一系列观念和设想
- 根隐喻:一种不断再现,激发情感的隐喻。例如 把国家比为父母。其中蕴含了一个文化的世界观。
- 关键场景:人们认为正确,成功的行为。传递了文化上肯定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
- 例如 尼泊尔夏尔巴人文化中的“主人款待客人”。
- Ortner 确定关键场景的步骤 ①要听人谈论慷慨款待的重要性 ②若款待慷慨 则宾主尽欢 否则会导致怨怼与尴尬 ③餐饭 就像是各类重要场合中的一幕 ④款带有着周到的礼仪 ⑤社会对款待不周、客人失礼的情况不会轻饶
- 追问:关键场景反映出的文化价值取向与社会关系
第九章 我的观点是什么?反身性问题
- 一直到自己和报道人在拥有的机会和资源上的差距,关注这些差异所带来的不同阐释
- “双条目”笔记:我了解到什么;我是如何了解到的。记个人日记 把自己的行为作为数据的一部分。
- 反思自身: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项研究?我在报道人中该如何呈现自己?
- 观察研究对象的反身性行为:比如美国的愚人节 即一种对“常规”的嘲弄
- 不要用被动句假装客观 该用第一人称就用 否则很虚伪 是一种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谄媚与臣服
- 避免猎奇的描述
- 迭代:将结果反复带入初始公式 反复计算 得出最可靠的结果
- 团队工作 互相印证观点
- 多种方法 诗歌 影像...
- 将人类学家自己放在中心
第十章 我在下判断吗?相对性问题
- 民族中心主义:只用自己本文化的价值和标准去判断其他文化。这可以让一个群体在成员之间更容易合作,并分享稀缺资源。
- 文化震撼:找不到方向 引发功能性失调(思乡 生病 暴饮暴食)
- 例如:在纽芬兰的时候,看到我们的报道人热切地想要获得我们在自己的城市生活中认为最糟的那些东西:油腻的快餐食品、无聊的电视节目、没用的假冒伪劣产品、沉溺于烟酒之中,以及抱持冷漠的政治立场时,道德冲突就会油然而生——令人易怒、消沉和沮丧、避免社会交往、出现像整天玩游戏、产生强迫性行为
- 人类学家的应对:愿意把自己放在将会产生文化震撼的文化环境中,然后推动自己与所处的文化建立新的关系,接受自己心中生发的新感受——田野工作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过渡仪式
- 文化震撼的三个阶段
- ① “找不到方向”——游客的兴奋状态——沉浸在不熟悉的快感
- ② “若即若离”——为尝试沟通、作出正确行为、解释他人行为、理解异文化等任务消耗精力,或许也会被疾病、分歧或道德困惑弄得筋疲力尽,然后你就会慢慢变得消沉、烦躁、多疑——人的感知系统开始关闭——你想要尽可能地避免与人接触,你躲在房间看蝙蝠侠漫画。你的结论是土著很傻。他们想要拿走你的钱。他们恨你。你也恨他们。你是个失败者。
- ③ “重新连接“——让你与你所研究的文化产生了联系。你给自己找到了新的方向;你的幽默感又回来了,你也接受了你研究对象的文化,并能感受到他们那种生活方式中的快乐。
应对文化震撼
- 打预防针
- 离开一段时间
- 和密友/宠物/孩子 保持联络
- 文化上的自我意识 记日记
- 返向文化震撼:适应了其他文化后 翻过来在某些地方不能适应自己所属的文化
- 颠倒的民族中心主义:只用另一文化的价值和标准去判断本文化
- 二重民族中心主义:只用自己本文化和另一文化的价值和标准去判断其他文化
- 研究是什么,而不是什么好
- 应用人类学(公共人类学):试图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人类学
第十一章 人们怎么说?对话性问题
- 对话性问题——与我们所观察文化的代表反复讨论,以减少我们对其的“代言”,减少对它们的改动、阐发和解读。
- 我们应该与他们联系起来,“这指的是广义上的联系远不止是谈话,而是与他们交谈,这两者有极大差别,这不仅仅是与陌生人的交谈,而是寻常无碍的理解。”
- 语言学家——实践语言研究,也叫“语言行为理论”“语用学”“话语分析”“言语民族志”——例如,谁开始了对话?谁终止了对话?谁选择了话题?使用了谁的语言?谈话的框架是什么?说话人之间交换意见是如何产生意义的?——这一方法与人类学家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别无二致
- 对话性问题的出现,还因为我们意识到,报道人不仅是我们的信息宝藏,更是我们的合作者——民族志研究者依赖他人的诚恳相待,所以他者应该是“帮你完成最终表述的那个人,而且他人的付出与你不相上下”(Agar,1996)
对话是什么?
- 对话的四个关键特征
- ① 连续性:对话中的意义会随着时间逐渐展开。吉姆与我在于早上的三个半小时里,每隔3-15分钟交流一下。每次他五都会多告诉我一些关于我家锅炉的情况。
- ② 循环性:意义是积累起来的,但你得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因为你要随着对话的展开,重温、修正你知道的事情。我们第二次交换意见时,吉姆认定我已经领会了之前长次关于锅炉管的谈话,所以从燃油炉上找锈洞,也就能自些一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管道问题
- ③ 偶发性:我们无法掌控的外界影响会对对话产生不经意的改变,因此很难预测对话的方向,或其是否还会延续下去。吉姆与我的讨论,极大程度上建立在他的发现基础上,这的些是我们都无法预计的。再加上他一直没吃早饭,所以我直希望他能中断我们的对话,开车先去吃点东西。
- ④ 嵌入性:谈话者搅起许多文化/历史沉积物,参与到信息交换中。虽然我和吉姆都是现代人,但我们有着非常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也就影响到我们会如何去理解类似对方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对燃油炉的认识。而且,对话中的关系并不总是对等的。吉姆与我是老师/学生关系(我是学生),但也是雇主/受雇关系。这种不对称关系又包括一种权力差异,尽管我认为权力差异并不存在于我和吉姆这个案例中。
我们还介绍了六种对话方式:
1.与你的报道人分享对过程和作品的控制。
2.报告过程中要把作品展现给报道人
3.在参与观察中结合对事件的对话。
4.把你和报道人及文本(或文化产物)组成一个三方对话。
5.向同事不断公开你的发现。
6,把你的发现拿给报道人看,让他们提出反馈,然后将其也记入报告。
结语 合而为一
- 1.自然性问题:手机通常都是怎么用的?我该怎样去观察人们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使用手机的过程?我一直努力让我对研究主题的影响降到最低。幸运的是,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在公开场合使用手机,所以我可以观察(并旁听)干到很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样本。无论我选择或收集什么样的其他数据,田野工作的核心都是对“土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的参与一观察。
- 2.整体性问题:手机如何与使用者生活的其他方面相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确立一个知识背景。我要调查,在我研究的范围内,有多少人拥有手机、携带手机、使用手机,以及使用的频率,使我得以确定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我要考察手机在家庭联络、恋爱感情方面的影响,在商务沟通中的地位,以及在紧急事件中的作用。我还要留意,小小手机的制造和联络,离不开信号塔、卫星、电脑及其他硬件。我会把手机视作更大的消费电子产品技术发展趋势中的一个产物。我还会把手机当成一件以采矿业为起点、以向消费者传递为终点的复杂制造业的产品。手机会从一个国家出口(如挪威),由另一个国家进口,所以它们的使用可以视作一种跨国来行为。
- 3.比较性问题:手机在美国与在其他如中国这类社会中的使年用(其使用方式和在社会中的作用)相似吗?(就我所知,(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使用方式,而且长久不变。)手机可与其他社会中的类似沟通设备相比吗?我可以把美国手机热的后果,与苏珊和我开始在纽芬兰农村做田野之前并,电话出现在当地的境况进行比较。沟通联系的增长,在后果上有何异同之处?
- 4.时间性问题:手机的前身是什么、它在美国社会中成为常用交流工具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手机的前身似乎是传呼机、大哥大、无绳电话、民用波段无线电,以及信件。人其技术建立在微波传输、卫星通信,以及诸如手持全球定位系统之类便携式电子元件发展的基础上。手机似乎已经集掌上电脑、网络浏览、相机、短信发送等功能于一身。或许若干年后手机将会以舌头穿刺的方式植入人体。可以想见,手机将会和因特网一道,成为驿站邮路之后,个人联系不断增长的一大进步。
- 5.生物文化性问题:手机与人类身体、生物学,与生理自然环境的互动是什么?手机的设计考虑了人类手指的按键方式、耳朵与嘴的相对位置,以及其他解剖学因素。也有一些说法认为:手机微波会增加得上脑癌的风险,开车时使用手机会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另一方面,用手不机求救也减少了受伤或疾病的影响。手机基站塔还造成迁徙鸟类死亡,分隔了山顶覆盖的树木。
- 6.社会-结构性问题:哪些社会群体制造和使用手机?通过使用手机,社会群体创造、强化或改变了什么?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工会工人们生产了许多这类机器。商业雇员、官僚和家庭使用手机相互联系。朋友、兴趣小组(例如很大程度借助手机帮助的匿名戒酒会)之间的遥社会网络,也离不开手机。情侣靠手机示爱,它也推动了婚姻。然后,手机便于人们联系律师,这样也促使了离婚。手机更频繁地将人们连入社会结构。父母用手机联系夜里在街头游荡的青年人。但青少年也因拥有个人电话而很容易保持不为他们父母所知的联系。人们在海宽滩上便能与经纪人交谈。我预感到主要依靠电话的多点,喷可视社区即将出现。与彩电一样,每年手机都在变得更突加大众化。现今,手机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7.阐释性问题:手机意味着什么一它对使用者有何意义?与使用者交谈之后,我会认为手机对用户具有私密性、归属性和个人重要性。它还具有娱乐性,因为人们可以用它来填补“空虚”时间,用来打电话或玩游戏。据说手机的沟通性比私人交谈更重要。人们使用手机传递了怎样的信息?可谓非常多样,但从我旁听到的情况来看,,多是语言学家所谓的“交际性谈话”,意为讲话者只是为了保持关系的沟通,而没有太多信息分享。“喂,是我。我在X。哦,没事儿。你在哪儿呢?我想是吧。等我到在了打给你。”
- 8.反身性问题:我的观点是什么?我在这个问题中的立场是什么?手机存在于我的社会,但不在我的朋友圈里。我也买了一个,但很少用,不过偶尔它也挺管用的。还使用其他一些现代交流设备,如个人掌上电脑,但不如我的同事那么频繁。我了解不少科学和电脑的神奇之处,所以这种技术对我来说并不神秘。这种立场会如何影响我的分析?或许我的参与不足,但在另一方面,因商为我在手机上的个人投入不多,我可以对这个问题看得小更全面(可能增加了我作为观察者的有效性),并从各种视角审视这一文化产物。对手机及其使用者的研究,揭示了我和我本文化的哪些内容?我在这里研究的是我本文化的人们,所以我的发现所得也可以定义为反身性的。对手机的观察可以让我更加确信,我所在的文明仍在不入断发展高技术设备,促进人们之间不论何时不拘何地的互动而这似乎也是人们所期望的。
- 9.相对性问题:我在对手机下判断吗?我能把自己的态度放在一边,全面公正地判断手机与手机的使用吗?例如,我能不能从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出发,把手机的使用研究清楚呢?和研究砸死小海豹的行为相比,手机比较能让我心平气和地进行研究。人们喜欢手机。没有掌权者操纵手机。手机的便利之处为全社会共享。不过,我很晚才接受这个新工具,因为我觉得用手机跟人联系又吵又烦。在公共场合用手机的人常常吵得不得了。手机信号塔刺破青天。可我内心又总是很喜欢漂亮的小玩意,这长让我又关注起手机来。所以,我的判断有些自相矛盾,这可能会让我的看法没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不至于纠结于推崇备至,或是厌恶至极。
- 10.对话性问题:手机使用者和其他推崇手机的人对我的分析会怎么看?我是怎样阐释手机和使用者互动的研究的?我对手机研究的基本结构一直都是质疑者(我)和爱好者(我的报道人)之间的对话。在这些谈话中,手机使用者同意我的分析,但他们不关心我对私密性的考察。他们向我指出:“你能看到是谁打过来的,你没必要全都接听。”他们还反驳了我把手机想得和微波炉一样的看法:No我们想不出离开手机的生活。他们催我去换个好手机。或许等到我把就这个问题展开的手机谈话记录整理公布CA之后,这个对话的答案便能全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