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文长篇小说《浮桥》的完整简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浮桥》是当代作家于知文2020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印行,共包含紫碧湖上、拖延拖延、浮桥云海、尤拉的心事、尤拉咖啡馆、商战商战和阿尔的吊桥等八个章节的内容,作品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叙事流畅。《浮桥》以青年桥梁专家于家傲和乌克兰姑娘尤拉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讲述了他们在嵩山浮桥之上相遇并坠入爱河,二人相伴的足迹走遍北国、江南和异域他乡,最终却在波谲云诡的世事变迁和家族商战中遭逢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伤痛,让人产生爱情如浮桥的人生悲叹。《浮桥》作品内容丰富,主角的爱情场景在山水、古琴、文学、昆曲、园林、江南、草原、沙漠和都市之间来回变幻,体现了作者致思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之间的尝试探索,从人物命运变幻的侧面记录了中国当代社会狂飙突进的发展和时代变迁的丰富图景,展现了当代青年人在思考与追求人生意义过程中,面对自我选择时的真实困惑和真诚努力。
作品名称浮桥
外文名Floating Bridge
作品别名浮桥之恋
作者于知文
创作年代2020年
作品出处长篇小说 ·于知文|《浮桥》时代文艺出版社
文学体裁小说
目录
内容简介
于知文长篇小说《浮桥》一书的内容简介:中国青年桥梁专家于家傲和乌克兰姑娘尤拉在嵩山之巅的浮桥之上相遇,继而沉情于古琴、园林、昆曲和文学等心灵世界,但最终却在波谲云诡的世事变迁和家族商业面前遭逢爱而不能的悲情。《浮桥》向读者介绍了一座座古今中外的桥梁,展示了一幅幅自然和文明的美丽图景,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当代中国的狂飙突进,刻画了当代青年如何选择自我、追觅意义的真实困惑和真诚努力。
创作背景

桥,架于山峰之上,也架于人心之间。爱情和艺术,都是通往人生理想的浮桥。桥,自然是美的。浮桥,既虚幻,而又坚实,让人在梦幻的体验中沐浴灯塔一般的圣洁。有人说,特殊情境下产生的爱情不过是一种“浮桥效应”,那么,真正发生在浮桥之上的爱情又会是怎样的呢?《浮桥》之中,云海茫茫,青年桥梁翘楚于家傲和乌克兰姑娘尤拉就在嵩山之巅的浮桥之上相遇,日渐沉入爱河,从此同登更多的“桥”上,经验着缤纷的人生风光。他们沉情于文学、古琴等心灵世界,在北国、江南甚至异域都留下爱的印记,最终却在波谲云诡的世事变迁和家族商业面前遭逢爱而不能的悲情。作品总计十六万五千多字,共分八节,用散文式的小说语言,在爱情的经历中,向读者介绍了一座座古今中外的桥梁,展示了一幅幅自然和文明的美丽图景,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当代中国的狂飙突进,刻画了当代青年如何选择自我、追觅意义的真实困惑和真诚努力。《浮桥》读来让人既欣喜于爱情的甜美,又感慨人世变迁的沧桑,并在主人公最终于真爱体悟之间寻回自足人生的过程中获得温暖的阅读体验。于知文长篇小说《浮桥》目录
作品目录
一、紫碧湖上二、拖延!拖延!三、浮桥云海四、尤拉的心事五、尤拉咖啡馆(一)六、尤拉咖啡馆(二)七、商战!商战!八、阿尔的吊桥后记
人物介绍
1.燕子
燕子,是《浮桥》一书中最先出现的主要人物,整部小说可以当作是男主角于家傲写给燕子的一封长长的信笺,小说的故事内容也就在这封信中逐一体现。根据《浮桥》作品中的讲述,燕子是一位温柔可爱、善解人意的姑娘,与于家傲份属同乡亲友,居住在江南繁华之地扬州,既能优渥于现世,于古琴等超验的精神世界亦有颇丰的人生经历。在故事情节中,燕子为于家傲安排在适宜于疗养身心的紫碧湖畔,介绍了紫碧琴坊等等。在《浮桥》一书中,燕子作为主要人物之一,虽然没有出场,但是通篇之中,燕子几乎无处不在,甚至还特意安排了一座扬州燕子楼的存在。于家傲在心中述说爱情故事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在向燕子表露着各种情绪。这种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安排,很容易让读者在读罢作品之后发出燕子究竟为何人的疑问。
2.于家傲
中国青年桥梁专家,有着欧美国家留学和桥梁事业工作经历,既努力于体制、平台、优越工作的现世追求,又有着琴棋书画古典建筑的诗意兴趣。在低效磨损的当世体制内工作中,痛感青春、时光之流逝,彷徨徘徊于工作琐屑与文艺追求之中。于家傲,热心桥梁事业,有着在狂飙突进的时代努力作为的愿望,却遭逢体制无物之阵的强大耗损,因而沾染上时代流行病——拖延症;文艺领域的品味既疗治着于家傲的内心,同时又加剧着他的焦灼和惶恐。也正因为如此,在此之际的一段浮桥之恋,才给了他无限放大的生命意义,以至于在和尤拉的爱情遭遇波谲云诡的商业争斗和家族利益之后,成了不断彷徨于无地的情痴。但是,不管是心绪自身的变化规律,抑或人生游走的经历体悟,或者也可以说是于家傲自身心性之中所内具的品质,最终他还是从巨大的爱情漩涡中走了出来,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经验人生的意义。
3.尤拉
热爱中国文化的乌克兰姑娘,留学于欧洲和中国,在北京雅宝路上经营的尤拉咖啡馆,成为思想、文化、艺术沙龙的重镇。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尤拉却与中国、与内蒙草原有着不解之缘。故事的主线中,尤拉是和于家傲相逢、相知、相爱、相别的主角,在她的身后,隐隐约约却又续而不断地展露出她家族背后的历史、现状,辉煌与危机。尤拉有着俄乌女性的坚毅、能干,也和于家傲一样的重情重义,并在和于家傲的交往中,不断深入中国文化中的山水、园林、建筑、昆曲、古琴、文学、思想文化等。在爱情的塑造与熬煎之中,尤拉的角色形象不断丰富立体起来,但她性格的底色却始终都是于家傲第一次嵩山之巅相逢时所认定的俄乌女性的坚毅,因此,尤拉才能在故事发展的高潮情节中几乎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了职业化的职场道路,并进而在婚姻与爱情中果断作出抉择。
作品鉴赏
于知文长篇小说《浮桥》一书书名为桥,书中的主要情节也是由桥上开始,在桥上发展,最终落在一幅梵高的油画《阿尔的吊桥》上,作者尽可能地罗列了桥梁,尽可能地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桥上,尽可能地发掘着桥的诗学与哲学意义,甚至干脆把男主人公于家傲的工作职业也设计为桥梁公司的桥梁专业,这些是从细微处看《浮桥》中的桥。而如果读者能够把视野更加放大一些,桥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作者观察世界、解释人生的一种意向和暗喻。《周易·系辞上》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李白《劳劳亭》中说“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诗歌《天鹅》在描述人类的处境时说, “一只从笼中逃出的天鹅,把嘴向一条干涸的小溪伸去。它心里怀念着故乡的美丽的湖泊,说道:“水啊,你何时才流?雷啊,你何时才响?这不幸的怪物几次伸长抽搐的脖子,望着无情的天空,向上帝吐出它的诅咒” 。在电影《邮差》当中,渔民的儿子马里奥作为聂鲁达的邮差,他告诉诗人在阅读诗歌时候的感受说:“我的感觉非常奇怪,我就像一只小船,在你的词语中颠簸!” 聂鲁达欣喜万分地说:“马里奥,你知道你说出了什么吗?一个暗喻。” 以至于后来,邮差马里奥死后给聂鲁达搜集了一些声音,包括 “第一,海水流淌声,轻轻的;第二,海浪声,大声的;第三,掠过悬崖的风声;第四,滑过灌木丛的风声;第五,爸爸忧愁的渔网声;第六,教堂的钟声;第七,岛上布满星星的天空,我从未感受到天空如此的美;第八,我儿子的心跳声。” 当邮差说出自己像是在诗人语词海洋中颠簸的小船,说出自己听到的父亲忧愁的渔网声,这些暗喻一样的意象,就是诗人关照世界的角度。《浮桥》之中,作者努力创造独特的文学意象。在书中,既直接写到了现实中的桥梁,以至于现实到桥梁专业、桥梁公司、桥梁项目、桥梁场地、桥梁景致,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这《诗经》中记载的最早的桥,到法国巴黎的新桥,俄国圣彼得堡的开桥,差一点就成了作者书中提到的书籍《乌克兰拖拉机史》那样的介绍了,作者似乎有野心要做一个桥梁通史般的努力,这活脱脱地就可以当作桥梁人的爱情与工作。作者同时又写到了那些古意昂然的桥梁,江南的、北国的,异域的,处处桥梁处处诗。 作者说,“每一座桥就是一首诗。那桥上,有离别,有相遇,有等候,有誓言。桥下的水,流着人们的希望。在朝霞暮色里,在风雨星空里,每一座桥,都该落满了多少诗意啊!”其实,桥也如同人一样,在温度、气候、人心相宜的时候,桥梁或温柔、或坚守、或诗意、或惆怅,而在更多的日子里,桥梁还不是被动地承受着嘈杂、萧索、寂寞甚至于还有碾压、击打、损毁等,一如人类命运中那些“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这一点,作者的笔下有体现,但是没有过于展开,作者大概是欣喜于桥梁意象应用的方便,而没有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去关照桥梁、慈悲桥梁。在紫碧湖上,作者甚至还提到了一座他将要修建的桥梁——“决心花些时间再造一方桥,就建在那雨中动静不同的两片天地之间。”《浮桥》中提到桥,先就是一段如汉赋一样的铺陈——“ 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和小秦淮上的务本桥,苏州的枫桥、吴门桥、宝带桥,杭州的拱宸桥、跨湖桥,仿佛一颗颗明珠在祖国的丽山秀水之间闪光,如一道虹、一行诗、一幅画。山东大明湖的芙蓉桥,陕西西安的灞桥,河南开封的九龙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湖北江夏的南桥,湖南芷江的风雨桥,福建泉州的安平桥,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我都逐一去寻访登览。还有那些小之又小的桥,像扬州瘦西湖的玉版桥,苏州网师园的引静桥,杭州西泠印社的锦带桥,周庄的双桥,沈园的春波桥,也都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心。你知道吗?黄河之上有长长的冰桥,察尔汗湖上还有万丈的盐桥。在我的梦里,更是时时出现吴文英的四桥烟雨,曾子固的七桥风月,杜郎的二十四桥明月,还有苏味道的星桥火树。”“ 卢沟桥自是不必说了,在宛平城的人家客栈里,我曾多次夜宿流连,远近高低地看,日月晨昏地看,雨雪风霜地看,直至一闭眼脑中就能浮现出卢沟晓月下,古时行人待渡或是友人相送的场景。紫禁城内那洁白的金水桥,浮在北海之上的金鳌玉蝀桥,什刹海上可以观西山的小银锭桥,长河上早被圈起的元代高梁桥,紫园碧流河上的泓桥,以及颐和园内的绣漪桥、玉带桥和十七孔桥,在在都是我流连忘返之地。”男主人公如此痴迷于桥,以至于他遭遇爱情时候居然也在桥上,就是那段所谓的浮桥之恋。桥梁如此诗意,男主人公于家傲又如此精通桥梁事业,按理说,就该轰轰烈烈地上演桥梁建筑的情节了。然而,作者笔锋一顿,当于家傲正要专业事桥之际,却先遭逢了一段“拖延拖延”的噩梦般的工作经历。 潮流州的广济桥、赣州的建春门浮桥……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于知文,男,1979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扬州市古琴研究会会长,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潜心用文学书写当代琴史,创作古琴题材系列小说和散文。出版有长篇小说《浮桥》,相关文学作品发表于《精短小说》、《华文月刊》等期刊,并入选2020年《寻找夏洛——梅兰书屋小小说精品选》。
作品评价
《浮桥》作品内容丰富,主角的爱情场景在山水、古琴、文学、昆曲、园林、江南、草原、沙漠和都市之间来回变幻,体现了作者致思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之间的尝试探索,从人物命运变幻的侧面记录了中国当代社会狂飙突进的发展和时代变迁的丰富图景,展现了当代青年人在思考与追求人生意义过程中,面对自我选择时的真实困惑和真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