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研究专著
该作为研究茅盾的基础文献,茅盾现代时期的文学道路梳理十分全面详实,是叶子铭老师的本科毕业论文,出版时他为南京大学的青年助教。
叶子铭将茅盾的文学道路分为几个阶段:一、1916~1926早期文学活动-商务印书馆时期;二、1927~1929,大革命到左联成立前夕,大革命时期,创作苦闷和摸索时期;三、左联时期,内有两个阶段,左联初期(1930-1931)转变时期,过渡阶段;左联后期(1932~1937)创作黄金时期,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迈进,创作发展的重要阶段。四、抗战时期(1937~1945)创作深化时期;五、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1946~)。这种分期对廓清茅盾复杂的思想历程极具借鉴意义。
该作写于1957年,具有很强的“十七年”时期研究特色,将茅盾的生命历程和创作生涯放置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框架中叙述,如以群序中所言:“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的特点和茅盾在斗争中的地位,来评论茅盾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同时又结合茅盾的社会活动和思想发展,来评论他各个时期作品的成就和缺点,清楚看到:作为文学战士的茅盾站在什么地位,参与了什么斗争,而这些革命斗争又怎样促成了他思想上的演变和发展,并以何种形式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
当时不少研究茅盾的文章似乎没有多少自己的观点,多集合、拼凑茅盾自己的创作经验谈和回忆录,其中的评论其实是茅盾自己对自己的评论。评论一个作家,他自身的发言和界定固然重要;但也必须要有研究者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否则只能是史料的罗列和堆砌,不能成“一家言”。本书的特点是作者开始摆脱共同的提纲,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分析。(令人震撼的是,写作者叶老师只有22岁,试想如今22岁的中文系毕业生能做出怎样的毕业论文?)
读后我有一个很明显的体会:史料阅读的难易程度会影响研究者的研究态度。互联网时代下的史料获取快捷容易,容易咀嚼消化不良。而1950年代史料获取困难,研究者却能充分利用史料,阐释、提炼、整合出自己的观点。以群提到:“茅盾搜集资料、研究资料的态度,也是非常认真的。过去两年,他几乎跑遍了南京、上海等地的图书馆。有些图书、杂志上不能解决的问题,他还曾多次写信去问茅盾先生自己。并设法访问比较了解某些情况的人。”这种精神或许不少博士生、青年教师如今都难以企及。
我想每个研究者的研究都起于热爱,叶子铭老师显然很爱茅盾的作品。但他的科学精神没有被个人好恶所掩盖。
美中不足的是,作者没有将联系整个新文学运动的实际情况来论述茅盾的文学道路,触及一些重要问题但较为零碎。此外,论述《子夜》时,没有结合同时期左联作家其他长篇小说进行考虑,通过比较来说明《子夜》的特点。(樊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