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历史揭秘 唐人街的过去与当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封面设计和华人黑帮题材很吸引人,所以立马买来看了。泛黄的封面上是异国的房屋和旗帜,再加上主人公“素鸭”1905年被捕时轻蔑、不屑的眼神,仿佛一份解密的档案。但谁曾想,这样一位谋划了多起堂口纠纷的冷酷、玩世不恭的人,在孩子要被政府机构带给别人扶养时,也流下了泪水。
19世纪末,先在纽约发迹的安良堂遭遇了由西发展至东的协胜堂,两方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帮派原来不仅在中国本土有,而且中国人把这一套也带到了外国。双方不仅是赌场、妓寮的利益之争,其中还夹杂着面子问题,林语堂说:“男人为它奋斗,许多女人为它而死……它使官司延长,家庭破产,导致谋杀和自尽……它比任何其他世俗的财产都宝贵。它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比宪法更受人尊敬……中国人正是靠这种虚荣的东西活着(P175)。”虽然政府多次试图平息双方的斗争,但和平总是维持不了多久,因为在华人眼中,政府不过是可以借助来打击对手的力量罢了,而更为根本的是华人不被美国人尊重,因此便不会相信美国的司法,大家延续着中国的那一套,由“大家长”乡里制度裁决与领导华人社会。
只有把社团放到历史大背景中,才能看到发展的未来。而因为分堂在美国各个城市设立,一个城市的两堂斗争会迅速燎原,蔓延到其他城市,各处刀枪剑戟,损耗巨大。谋生是出发点,发展是根本,来到新的沃土是为发达,本不是为斗争,而且大家血脉相通,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内辛亥革命、日本侵华时,大家同仇敌忾,又少了一个斗争的理由。堂斗渐渐平息了下去。
厉害的人物到哪里都一直厉害,安良堂堂主李希龄的次子李锦纶与孙中山结盟,之后出任了广东军政府外交部政务司司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中国民国代理外交部长、多国领事。而与民族利益相悖的人,最终也落得了悲惨的结局,大多被谋杀。
作者为华人正名,其实参加堂口的只是一小部分华人,他们被逼无奈,没有可以维护自己利益的手段,加入了堂口。并且“1904年有三百三十四名华人在纽约被捕;相比之下,爱尔兰人被捕人数接近两千人,意大利人超过一万三千人,俄国人超过一万两千人,德国人超过一万一千人。事实上,在1904年警方所统计的二十三类’被捕者出生地’中,华人排在倒数第二位。同年,曼哈顿发生了六百多起命案,而只有一人在协胜堂和安良堂之间的冲突中身亡。(P119)”
过去,唐人街是瘟疫之地,是堕落的渊薮,出于猎奇的心理,来唐人街的游客也多是来观看堕落的中国人吸食鸦片和妓院的,有报纸一度希望把唐人街变成公园,一举铲除罪恶产生的温床,但最终落空。相比警察一次次的扫荡赌场,关停妓院,我认为没有解决华人的生计问题才是根本,矛盾宜解不宜结,要看到堂口之间的争斗除了面子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吃饭问题。
现在再看网上的新闻,各国的唐人街似乎已经腾笼换鸟。老一代逝去,越来越多的华人搬离此处,更不用说早年时警察多次扫荡,华人被迫搬离的事实,越来越多其他族裔开始在唐人街做生意,会外语的年轻一代出国人不必再把唐人街当做落脚点,接受其他中国人的帮助,因此,唐人街正在失去“唐味”,这一切都是历史的一段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