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他是世界之王”
BBC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曾是去年密集健身“冬日挑战”的良伴,陪着我度过了每天增加的有氧环节。
要说健身,平时我的早课着重在于小肌肉塑形,后来发现自己总是没力气,原来是心肺功能还是不够。
怎么办?得练。
然后我就近每天赶在乐刻健身关门前,趁着人少,来50分钟有氧。也是因为膝盖有伤,所以不能跑步,就椭圆仪上翻滚。
非常无聊。健身的过程,永远是和人性作斗争。
因此就下载了一些纪录片分散注意力,《艺术的力量》可以说是制作最为精良的一部,有着一直以来BBC的高水准。
《艺术的力量》是BBC新千年以来最富代表性的鸿篇巨制,曾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纪实”等多项国际大奖。
同名著作一经推出,便跻身艺术史经典之列。
搬运一下豆瓣电影条目下的简介:
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将为您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
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
在主持人西蒙‧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下,这将是一次饱览艺术大师们所创作的最伟大作品的饕餮盛宴。
戏剧化的艺术重塑,壮阔华美的摄影画面,八位艺术界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刻画得曲尽其妙,或扼腕叹息或拍手称快,这便是艺术的力量。
因为解说词太精彩,我又入了同名的书,内容完美。
作者文笔好到看的时候目瞪口呆——
作者就是厉害,没办法。
西蒙•沙玛(SIMON SCHAMA,1945- )英国作家、历史学家,曾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及艺术史教授,在艺术史、荷兰史和法国史方面尤有建树。
一个核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好奇:
艺术有什么用?
作者话锋一转——
如果艺术能让你快乐,是否也能让你变得善良?
如果艺术能让你狂喜或伤心落泪,是否也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杰出的公民?
优秀的宗教画可以拯救灵魂于罪恶,现代世俗画是否同样具有如此的扭转性力量——拯救灵魂于自私?
艺术的力量是否应该参与对权力的角逐?
作者讲述了纪录片的切口。
在于关注展现艺术家生命和职业生涯的某次危机,或者说他创作某件画作或雕塑的艰难时刻。
而伟大的艺术家为什么会有自我戏剧化的时刻?
作者解释,他们最本质的信仰,艺术可以凌驾于令人愉悦的原则上。这些作品,希望改变世界。
我非常同意,在这些威严高傲的创造者心中,有一种神性的光辉——而且总有人认可艺术中的高贵之处:
艺术是人类的必需品,
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
就是这种看起来有点憨憨,但又充满激情的坚定信念,让艺术家能够维护与强调艺术的权威和力量:
充满了斗争,
即使陷入困境,
也终将战胜磨难,
成就大器。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惊心动魄。
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开朗琪罗,是一个冷峻的、有人形的神。他的存在招致了同时代艺术家切里尼的各种羡慕嫉妒恨。
但切里尼就是一辈子打不过,没办法。
生命的最后时刻,切里尼的青铜雕塑珀尔修斯(PERSEUS)准备浇筑,当时切里尼病入膏肓,深信自己即将离世。
他也深信自己的作品能够长存,而且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齐名。
在这个故事中,最后关头,熔化的金属出现严重的问题,合金的基液开始凝固,眼看就要废了。
高烧不退的切里尼从床上一跃而起,要拯救这个已经花了9年时间的作品于水火之中。
作者描述,整个情节开始变得仿佛歌剧一般:
有一个熔炉爆炸了,一场暴雨倾倒在工作室之上。两百个锡盘和厨房用的罐子被扔到熔炉之中,好让熔化的液体达到正确的成分。
在一切乱糟糟的时刻,大艺术家仍能保持冷静。
当然,这部雕塑得救了,而且完美无瑕。在整个艺术史上,享有和《大卫》一样的地位。
然后,我们知道了艺术家都自觉将自己看做艺术力量的化身,仿佛英雄一般的人物,产生出前所未有的东西。
他以为他是世界之王
伟大的艺术品出现时,这些作品犹如暗夜中的闪电,告诉我们世界的样子,告诉我们内心的样子,任何平淡无奇的至理名言都无法传递这些东西。
在本书引言的最后,作者补充了一段,我认为非常有价值,就是观众看到艺术品的崇高而感觉到自己渺小,这样OK么?
也是我很长时间的一个疑惑,但面对巨大崇高的美……弱小可怜无助的自己,怎么和美和平相处?
决定艺术品成败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和体验共有的东西——救赎、自由、死亡、侵犯、世界的状态、我们灵魂的样子。
所有这些作品,用它们多种多样、不可比拟的方式,表现出令人震撼的美,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震撼感到羞愧或渺小。
翻译也非常带感。
看到网友感慨,“文笔的力量,也不是神祗的亲吻,而是一种努力和专业,和艺术的力量一样,它是能够震撼人心的吧。”
然后,在重新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控制不住我自己,下了英文原版书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