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逻辑写作”?如何使用本书学习“逻辑写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相关知识储备丰富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本书的讲述过于详细,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大胆地“跳读”本书。
● 学习国际通用的写作方法
本书旨在介绍国际通用的文章写作法——段落写作法。
段落写作法是针对逻辑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适合构思和撰写报告、论文等逻辑性强的文章(本书稍后将说明段落写作法为何适用于这些文体)。
欧美的大学从大一开始就会开设至少为期一年的写作课,教授以段落写作法为核心的逻辑写作方法。 段落写作法需要系统学习。仅靠在字典上查查什么是段落写作法是学不会这种方法的,所以欧美的大学生至少需要学习一 年。但日本的学校教育并不重视段落写作法,没有几个日本人能用段落写作法写出好文章。可以说没有学过段落写作法的人,很难写出逻辑清晰、易读易懂的文章。
● 写作能力对商业项目的影响文章写得如何,有可能会对商业项目的结果产生影响。
下面举两个例子。
1、我还是上班族时,同事曾拜托我对比我们公司和其他三家公司的提案。
撰写提案的同事自认为写得很用心,但是客户最终采用的却是竞争对手的提案。同事接受不了这个结果,希望我能对比四份提案后找出我们公司提案的问题。 仔细阅读四份提案后,我认为 T 公司的提案写得最好,果不其然,客户最终选择的就是这家公司。当然,事先我并不知道这个结果。T 公司的提案最接近逻辑写作的形式。当然,用逻辑写作的形式去写提案,未必就能合作成功。
但逻辑写作的形式,可以清晰、准确地呈现和传达相关内容,从而帮助客户读懂提案, 提高提案获得客户青睐的可能性。
2、另一个例子有关“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这个例子说明,文章写得不好有时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前(1986 年),就有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提交报告,指出航天飞机内的 O 型环失效,建议更换新 的 O 型环。但是由于这份报告的撰写质量不高,并未将问题的严重性清晰地传达到高层,失效的 O 型环没有得到及时更换,最终导致爆炸发生。如果这名工程师的报告写得足够好,也许就能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
● 本书的结构和阅读方法
● 本书由三章构成:
第 1 章 意思为何无法被清晰传达?如何改进?
第 2 章 用段落去写作
第 3 章 商务写作实战
· 第 1 章围绕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段落的重要性展开讲述。

本章将首先说明为什么有的文章意思传达不清晰,写作者为何又会误认为自己的意思被清晰传达了;其次,将介绍什么是段落,段落为什么重要;最后讲解为什么有的文章让人觉得清晰简洁、易读易懂。
· 第 2 章将详细介绍段落写作法的七大规则。

每条规则分别由“写作要点”“实例”“效果”“写作诀窍”“注意事项”“反例和修改范例”“理解与练习”七部分构成。本章除了介绍写作方法外,还将通过具体例文和写作实战帮助读者理解、掌握对应的方法。
· 第 3 章将介绍段落写作法在商务文章写作实战中的应用范例。

本章将以未经整理的原始数据为材料,来实际撰写商务文 章。通过这种实战场景下的训练,能进一步帮助读者加深对段落 写作法的理解。除了实践范例外,本章还将对照第 2 章的七大规 则,具体讲解如何把文章写得更好。
● 本书的阅读方法
本书按照本书所介绍的写作方法撰写 。在这种结构下,读者可以用“跳读”的方式快速浏览本书。
本书按照“第 2 章 ”用段落去写作”中的七大规则撰写(参照下图)。
文章中的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总论”,来概括该小节的内容。总论的段落(后文中简称为总论段。另外,分论的段落简称为分论段)之后,每一个主题都分别由一个单独的段落来论述。所有段落的开头都有概要句,概要句之后是具体的补 内容。各个段落,由各段概要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衔接。
因此,若您读完每小节的总论后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就可以继续往下阅读,反之则可以跳过。
本书中的总论都使用了较细的黑体字。部分较简单的小节省略了总论。关于总论,本书会在 “第 2 章用段落去写作”中的“1 文章开头先写总论”(见本书第 42 页)中详细说明。

若您想继续阅读某一小节,可以先阅读该小节每段开头的概要句;若想了解更多内容,则可以继续阅读对应段落中的详细内容,反之则可以跳过该段落。
本书中,每段的概要句都使用了 粗的黑体字。关于概要句,本书会在“第 2 章 用段落去写作”中 的“3 段落开头先写概要句”(见本书第 100 页)中详细说明。
本书的各部分内容,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跳读”。相关知识储备丰富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本书的讲述过于详细。书中的一些重复性说明和表达,也可能会让一些读者觉得啰唆。所以,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大胆地“跳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