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不拜读江南,遍阅金庸也枉然

作者江南本人从汴梁大学毕业后,面对整个京城的人才过剩与市场饱和,以及汴梁大学隔壁的那个技校有无数与他同专业但是比他更牛逼的大老爷们即将与他抢饭碗的事实,他无奈而又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飘洋过海而向西天取经,最终混迹成为一位美丽奸合众国的分析化学博士。于是在这漫长的混文凭生涯中,诞生了这部奇书的原始创意。
市面上关于江南是如何成为一代网络写手的成功经历有很多版本,最简洁靠谱的是来自多年后的一个记者采访,当江南被谈及文学创作的原动力是什么的时候,他一阵沉默,一口烟过后,一语道破天机:太闲了。
避开对作者的个人崇拜不谈,这本书的确是部奇书,尤其是对于作为江南老乡的我来说。虽然本人高中比江南低一个档次,本科比江南低两个档次,文凭比江南低三个档次,年龄更是比江南低N个档次,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该书的欣赏之情,在良好的精神食粮面前,所有阶级都可以实现共产。
这是一部回忆录,一部对青春的回忆录,一部对友情的回忆录,一部向金庸年代致敬的回忆录,一部关于校园把妹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回忆录。个人觉的该书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对于具有浓厚大宋历史文化但却兼具当代校园风情的爱情描写。尤其是对郭靖与段誉这一对傻兄傻弟的恋爱经历阐述,让我不得不怀疑江南本科时代到底学的是分析化学还是金庸武学,一时间让我对江南惊如天人。
江南对郭靖与段誉的描写那可是相当到位,Let Me For Example:
郭靖的英语很怂,发音更怂。进校时候英语分级,愣是给分到一级,从头读起。老师上课把他拎起来念课文,郭靖西里哗啦念完了,全班一片肃静。倒是老师还镇得住场面,笑眯眯说同学是Mongolia人吧?郭靖一愣,一面点头一面看自己的衣服,想着早上是不是又把蒙古袍子整出来穿了。“听口音就听出来了,”老师说,“地道的蒙古腔儿。”
全世界只有黄蓉一个人听的懂郭靖的英语,如果有朝一日郭靖真的考过了托福,只能期待在黄蓉当上ETS主考官的那一天。
----------------------------------------------
“黄蓉说的,王语嫣最喜欢罗刹诗歌,杨康说我们还有一门罗刹诗歌的选修课,周二周四晚上!”汴大真的有“罗刹诗歌”这门选修课,段誉是这门课历史上唯一一个拿了满分的学生。罗刹诗歌的老师是汴大花了大票银子从罗刹请的外教,金发碧眼的苏飞霞小姐。苏飞霞小姐出身高贵,祖上乃是罗刹的王公贵族,于是学生们统统称呼苏飞霞老师为“长公主”。苏飞霞也在汴大执教四年,风格严谨。文科的才子中颇有几个自恃读过点高尔基叶赛宁,想去苏美人手下混几个选修学分,结果倒有一半被长公主斩落马下。
从此“长公主”三字也是威严的代名词,选修课老师中,苏飞霞算得上一号名捕。苏飞霞私下却感慨说汴大学生太浮躁了,罗刹诗歌音韵优美格调又高,怎么就没人愿意花心思呢?于是乎落落寡欢,念起罗刹的冰雪,有归隐的打算。
这个时候,段誉横空出世。
----------------------------------------------
从“生平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到“生平不识武腾兰,阅尽A片也枉然”及至“生平不拜读江南,遍阅金庸也枉然”,三句话连起来即我们的大学夜生活娱乐史。从武侠小说到AV女优再到网络文学,基本上一个官能正常如狼似虎却又不失理想的当代男性大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说顺利刊印之后,有些成名已久的大儒说《此间的少年》就是拿金庸里的小说角色开涮用来瞎扯淡的低俗网络文学,难登大雅。本人没有丝毫的惊异之情,大儒们之所以是大儒,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这个全民皆明星的IT娱乐时代。
倘若那些大儒们诞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估计可能亦或maybe将捻须举首,以一种望穿宇宙的深邃目光凝视苍穹,一只手中夹着根燃烧了一半的大前门,另一只手举着望远镜,靠在寝室阳台上等待那些即将去水房打水的漂亮女生,口中默默念叨着:谁是此间的少年?是你?是我。
推荐《九州飘渺录》
《上海堡垒》
市面上关于江南是如何成为一代网络写手的成功经历有很多版本,最简洁靠谱的是来自多年后的一个记者采访,当江南被谈及文学创作的原动力是什么的时候,他一阵沉默,一口烟过后,一语道破天机:太闲了。
避开对作者的个人崇拜不谈,这本书的确是部奇书,尤其是对于作为江南老乡的我来说。虽然本人高中比江南低一个档次,本科比江南低两个档次,文凭比江南低三个档次,年龄更是比江南低N个档次,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该书的欣赏之情,在良好的精神食粮面前,所有阶级都可以实现共产。
这是一部回忆录,一部对青春的回忆录,一部对友情的回忆录,一部向金庸年代致敬的回忆录,一部关于校园把妹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回忆录。个人觉的该书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对于具有浓厚大宋历史文化但却兼具当代校园风情的爱情描写。尤其是对郭靖与段誉这一对傻兄傻弟的恋爱经历阐述,让我不得不怀疑江南本科时代到底学的是分析化学还是金庸武学,一时间让我对江南惊如天人。
江南对郭靖与段誉的描写那可是相当到位,Let Me For Example:
郭靖的英语很怂,发音更怂。进校时候英语分级,愣是给分到一级,从头读起。老师上课把他拎起来念课文,郭靖西里哗啦念完了,全班一片肃静。倒是老师还镇得住场面,笑眯眯说同学是Mongolia人吧?郭靖一愣,一面点头一面看自己的衣服,想着早上是不是又把蒙古袍子整出来穿了。“听口音就听出来了,”老师说,“地道的蒙古腔儿。”
全世界只有黄蓉一个人听的懂郭靖的英语,如果有朝一日郭靖真的考过了托福,只能期待在黄蓉当上ETS主考官的那一天。
----------------------------------------------
“黄蓉说的,王语嫣最喜欢罗刹诗歌,杨康说我们还有一门罗刹诗歌的选修课,周二周四晚上!”汴大真的有“罗刹诗歌”这门选修课,段誉是这门课历史上唯一一个拿了满分的学生。罗刹诗歌的老师是汴大花了大票银子从罗刹请的外教,金发碧眼的苏飞霞小姐。苏飞霞小姐出身高贵,祖上乃是罗刹的王公贵族,于是学生们统统称呼苏飞霞老师为“长公主”。苏飞霞也在汴大执教四年,风格严谨。文科的才子中颇有几个自恃读过点高尔基叶赛宁,想去苏美人手下混几个选修学分,结果倒有一半被长公主斩落马下。
从此“长公主”三字也是威严的代名词,选修课老师中,苏飞霞算得上一号名捕。苏飞霞私下却感慨说汴大学生太浮躁了,罗刹诗歌音韵优美格调又高,怎么就没人愿意花心思呢?于是乎落落寡欢,念起罗刹的冰雪,有归隐的打算。
这个时候,段誉横空出世。
----------------------------------------------
从“生平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到“生平不识武腾兰,阅尽A片也枉然”及至“生平不拜读江南,遍阅金庸也枉然”,三句话连起来即我们的大学夜生活娱乐史。从武侠小说到AV女优再到网络文学,基本上一个官能正常如狼似虎却又不失理想的当代男性大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说顺利刊印之后,有些成名已久的大儒说《此间的少年》就是拿金庸里的小说角色开涮用来瞎扯淡的低俗网络文学,难登大雅。本人没有丝毫的惊异之情,大儒们之所以是大儒,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这个全民皆明星的IT娱乐时代。
倘若那些大儒们诞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估计可能亦或maybe将捻须举首,以一种望穿宇宙的深邃目光凝视苍穹,一只手中夹着根燃烧了一半的大前门,另一只手举着望远镜,靠在寝室阳台上等待那些即将去水房打水的漂亮女生,口中默默念叨着:谁是此间的少年?是你?是我。
推荐《九州飘渺录》
《上海堡垒》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