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日记的蒋委员长

读他的日记,才觉得以前上学接受的那个符号,顿时变得生动以来。
他与我们一样,在日记里会发誓,会赌咒,会忏悔,会期待……他把心思与见识,雄心与彷徨,激情与节制,小心地隐藏在日记里了
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观点——
原来他早就提出“持久战”的战略:与毛不同,他对民众智性不抱希望,无意在军阀割据的缝隙中,掀起人民战争的海浪;他更像李鸿章这样的老牌政治家,注重的是国际格局对战事的牵引力量
原来他对日的“暧昧”态度,不仅与个人修身经历有关,更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他希望中国在日苏矛盾中获利,不想为苏联而发动战争;与“蕞尔小国”日本相比,阴骘且霸道的苏俄才是他的心头大患
在无法完全掌控的上层格局中,他只得割舍师生情谊,“泪光涔涔”地将自己的黄埔军送上前线,用不合战术的“牺牲”换取民众对抗战的信心,地方军阀对军事管理的服从;抗战造就了统一,统一意味着集权,分散许久的力量在这样的方式中进行整合
……
继续阅读中,有空再写
他与我们一样,在日记里会发誓,会赌咒,会忏悔,会期待……他把心思与见识,雄心与彷徨,激情与节制,小心地隐藏在日记里了
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观点——
原来他早就提出“持久战”的战略:与毛不同,他对民众智性不抱希望,无意在军阀割据的缝隙中,掀起人民战争的海浪;他更像李鸿章这样的老牌政治家,注重的是国际格局对战事的牵引力量
原来他对日的“暧昧”态度,不仅与个人修身经历有关,更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他希望中国在日苏矛盾中获利,不想为苏联而发动战争;与“蕞尔小国”日本相比,阴骘且霸道的苏俄才是他的心头大患
在无法完全掌控的上层格局中,他只得割舍师生情谊,“泪光涔涔”地将自己的黄埔军送上前线,用不合战术的“牺牲”换取民众对抗战的信心,地方军阀对军事管理的服从;抗战造就了统一,统一意味着集权,分散许久的力量在这样的方式中进行整合
……
继续阅读中,有空再写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