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书之后去看了一些评论,无论是译后记、书自身的介绍还是五星的好评,似乎都在试图劝说我去相信这是一部难得的经典,充满了阳光的微笑和朦胧感。有一点很有意思,这些其实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无非是一种主观的判断,缺乏一些推论证明的基础。
比较多的是和《树上的男爵》做对比。我个人是更喜欢《树上的男爵》这一本,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寓言式的文本。男孩儿对树的选择,标志着对于一种生活的脱离。对于地上世界的索取,则是和世俗世界的藕断丝连。诗和远方全部破产之后你要去哪里?去树上。卡尔维诺的那本,我个人感觉想象很大胆,具有寓言故事特有的那种荒诞感和巨大的可解释性,具体的情节又非常有趣不玄奥,处理的很聪明,读下来又意味深长。是一个适合各个年纪的人阅读的文本。
《草竖琴》这本其实很具体了。阅读时我感受不到这个树屋是一个象征物,标志着对于世俗世界的脱离。相反的,我觉得真的存在这么一个树屋。它在树上是因为它恰好在树上,在河上或者在深山里面也未尝不可,需要的条件仅仅是一个躲避的处所而已。致于一群人最终被各式各样的人鼓动回到原本的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广义的反抗的失败,不如说是人对于亲情的宽容和妥协。个人是这样判断的,这个文本具体读下来就可以,倒不必做那么多的抽象的解读。可能逃离的理由那里再多一些解释,之后警官和牧师的行为再典型一点可能会有要求的那种效果。但是看到结尾,我觉得整个文本都淡淡的,没有那种野心,像表达的好像是一种温情和怀念。
一定要说这个文本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我想是他塑造了多莉这个角色。这个清心寡欲的温柔的具有灵性的老太太。感觉她身上有一些很神性的东西,在树屋中间像为众人分面包和红酒的耶稣一样。无论是她的消肿药方还是之后的死亡,都让人觉得很传奇并且有一种宗教感,有点塞林格笔下的西摩的味道。人物塑造上好像都差了口气,不怎么灵动,不过这个和整本书这种又淡又空的整体风格倒是很一致,真灵活起来整本书也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