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一个办法解答你人生的问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什么身边的同学都越来越有钱,而我还在考虑温饱?
为什么小伙伴们都找到对象了,就是没有我?
结了婚怎么处理婆媳关系?怎么教育孩子?
人生如何才有意义?怎样过好这一生?
有人说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寻找答案,小到今天吃什么,大到何为人生,回答的方式有千万种,是否存在一个终极解决办法呢?世界杰出思想家舒马赫告诉我们,有,这就是:提高自己的认知。
这位被尊称为“可持续发展先知”的思想家在他的《解惑》一书中详细为我们讲解了为什么解决人生问题的终极方法是提高自己的认知、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等问题。
这本书被舒马赫认为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在去世前5天,他在病床上亲手将此书稿交给她女儿,告诉她:“我的人生之旅皆源于此。”它凝聚了舒马赫毕生的心血, 史蒂芬·柯维在这本书的启发下写下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探索人生的迷途,需要点亮认知地图的四大地标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怎样快速找到目的地?答案是打开手机里的地图。人生也一样,手握认知地图能够快速帮我们寻找人生的目的地。
我们知道地球有引力,月亮是围着地球转的,就好比知道广东在北京的南边一样,于是我们看到苹果离开树枝知道它一定会往下掉落,从北京出发到广东一定是朝南走而不是朝北走。
但是如果手中拿着的地图是错误的,该怎么办?经常会出现的是道路已经施工改道,地图却没有更新,跟着地图走的我们进入了死胡同。人生呢?如果拿到手的地图是错误的,我们该如何抵达想要的生活?
有一种人不会迷路,就是城市里的老司机,因为他们不依靠手机里的地图,地图在他们心里,他们自己建立了一个地图,人生也是,只有建立起自己的认知地图才不会迷路。
怎么建立?舒马赫告诉我们要点亮认知地图的四大地标:世界是分层的、两种契合、四个认知以及人生两大问题。
世界是分层的,高层次的存在凌驾于低层次之上,并使之为其所用
清华教授宁向东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学生想出国留学,和父母一起来咨询自己:去哪个国家好?读哪所名校?什么专业含金量最高?
万万没想到,宁教授说:“出国嘛,千万别把上课当回事儿!重要的是旅行,与人接触、交谈,到处去看看。”
听了他的话,可怜的孩子当时就崩溃了,完全不知所措。这个孩子根本不知道书本上的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见识和认知。
舒马赫说世界也存在着不同层次,有一条“存在之链”将世界划分成四“界”,分别是无机物、植物、动物和人。无机物只是一种物质,完全没有主动性,植物有了生命,有一定主动性但还是主要局限于外界,动物有了意识,知道高兴和悲伤,人有了自我意识,不光会思考还能观察和研究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
人能驯化动物,动物有能力毁灭植物,植物可以抓住无机物。正如书里说的:高层次的存在不但拥有低层次所不具备的能力,还拥有能够凌驾于低层次的能力之上,对低层次做出安排,使之为其所用的能力。
要想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让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
人能够真正掌握的,取决于自己的存在层次
著名电影学家克拉考尔的一本书《电影的本性》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导演,拍了一段时长5分钟的视频,内容为大城市各种繁华,给没见过世面的非洲土著看,想看他们的反应,结果看完后大家都在讨论一只鸡,那是导演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的自己电影中竟然还出现了的鸡。导演回去看发现这只鸡曾出现在一个角落中,时长不足1秒。
不是导演拍得不好,而是看视频的非洲人没有城市的认知,所以他们只能看到一只鸡。
人感受世界要有对应的接收器官,就像我们感受音乐首先要自己能够听到,但听到就说明自己真的感受到了音乐吗?书中有个例子: 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音乐才能与我们都有天壤之别,而这一差别并不在于听觉,而在于心智。
佛教说人有“六根”, 视根、听根、嗅根、味根、触根、念虑之根,分别对应着眼、耳、鼻、舌、皮肤还有心灵,我们要发现美先得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善良的人觉得世界都是善良的,邪恶的人觉得人人都在算计自己。这一点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他的《心》里也有说明: 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塑造出来的。正因如此,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抱什么想法、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
人生会有很多问题,小时候我们想知道水是怎么变成冰的,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有多远,长大了我们想知道如何成就职业人生,结婚了我们想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我们面对的问题越来越难以解答了,小时候的问题大多都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了解问题对象而进行解答,长大的问题是越研究问题本身越觉得无法回答。
舒马赫把小时候这种能解决通过事物的精确认识而回答的科学叫“操纵的科学”,把解决越研究问题本身越复杂的科学叫“理解的科学”。“操纵的科学”目的是获得力量,而“理解的科学”目的是启发人的心智。
人最终的问题其实要靠“理解的科学”解答。要掌握“理解的科学”就要从四种认知领域开始。
认识世界从四种认知领域开始
四种认知领域概括起来就是:
认识自己=我有何感受
认识其他存在=你有何感受
认识他人眼中的我=我看起来如何
认识这个世界=你看起来如何
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已经很明确,认识自我的研究,也是关于自我意识的获取。如果没有自我意识,是完全无法对人的内心世界展开探索和研究的。老子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认识自我?舒马赫告诉我们就是想方设法让自我意识变得连续、可控。这一点和瑜伽冥想是共同的,控制自我意识是自我觉察的手段。
如何认识其他存在?要提高自己的理解限度。郭麒麟有个段子非常出名“爸爸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就是说你对其他存在的理解,其限度不会超出你对自己的理解限度。这里还有个例子,就是外国人无法感受到“上火”因为他们的文化里没有“上火”这个概念。
如何认识他人眼中的自己?方法只有一个:建立“外部思考”,也就是我们说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目的是获取对自己真实客观的认识。
如何认识这个世界?作者告诉我们的方法是不断的描述这个世界,这叫“描述性科学”比如心理学、植物学,我们研究心理研究植物不是通过数学推算得来的是通过不断的观察总结得来的。描述性科学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科学式的谦卑”因为他看到伟大奇妙的自然,在自然面前人类创造的都像是儿童做得拙劣的物品。世界值得敬畏。
当然,作者说了四种认知不是独立存在的,要一起使用才能对世界有充分的认识。
写在最后:
那么人生在世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生是什么?作者告诉我们人生就是由一连串的问题组成的,并且这些问题大多都是没有具体答案的“发散型”问题,而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解答这些问题。
我是小满,愿大家都能寻找到自己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