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细节上看,我挺赞同《心流》书中的一些观点。但是总体上说,我不喜欢这本书。、
首先,什么是心流?作者是这样定义的: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简单地说,心流是一种全神贯注做事情的状态。
而且,按作者的说法,心流是一种“最优体验”:
“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欣喜——一种渴望已久的宝贵体验,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这就是所谓的‘最优体验‘’”。
简单地说,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是最愉快、最宝贵的。
此外,作者认为,这种“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
简单地说,越是千难万险、越是聚精会神,就越是身心愉悦、幸福快乐。
到此为止,我基本赞同作者的观点。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后续章节中,作者都在努力“探讨通过控制心灵活动得到幸福的过程”,试图说明“任何人只要能够控制精神能量,并将它专注于既定目标,就一定能有所成长、精益求精”。
听起来很不错。
但这只不过是另一种精神鸦片。
人生总会遇到无穷无尽的问题。这是无法改变也无可逃避的现实。面对这些问题是,寻求最理想的方案,这才是最优解。只有在得不到理想的解决方案时,我们才不得不找些理由来安慰自己。
心流就是这样一种借口。它对问题的解决结果避而不谈,一味地强调问题的解决过程。在这一点上,心流与“重在参与”、“尽人事”没有区别。
用它来宽宽心、减减压尚可。把专注过程的心流体验奉为圭臬,而将问题的解决结果置之脑后?劝你这么做的人非坏即蠢,甚至二毒兼具。
本书作者是哪一种呢?你品,你细品。
我们来看看他在书中还提出了哪些观点:
“当旧的价值观与制度架构不足以提供支持时,每个人都必须运用现有的工具,为自己塑造有意义的快乐人生。”
“彻底社会化的人,只追求周遭他认定应该期望的东西——往往也是与天性密切结合的欲望。……这种沦为社会控制奴隶的人,只知道周而复始地追逐一到手就化为泡影的奖赏。”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
这些观点有多不靠谱呢?我把它代入到具体的语境中,翻译一下:
“当996的工资不足以让你买房时,每个人都必须运用现有的工具,为自己假想一个有落地窗的大house”。
“彻底社会化的人,只追求周遭他认定应该期望的东西——往往也是与天性密切结合的欲望,比如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等……这种沦为社会控制奴隶的人,只知道周而复始地追逐一到手就化为泡影的奖赏,比如收到无数电话轰炸的假期”。
“一个人可以不管是不是在996、是不是在内卷,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996的情况,转变为福报的挑战”。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作者的观点代入到好的语境中。这就是只强调过程、不考虑目标的所谓“工具理性”的问题所在:用来做好事,它就好;用来做坏事,它就坏。
但作者可没有把心流当做“工具理性”来看待。他在书中不遗余力地明说暗示“心流就是幸福的代名词”、“心流领航幸福之路”!
虽然,他也曾提过“心流虽是强有力的诱因,却不保证体验到心流的人道德高尚”,但他却用了更多的笔墨来阐述“心流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能使现在更愉快,也是因为它会强化我们的自信心,使我们能培养更高的技能,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都“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了,仅仅是“不保证”道德高尚,算得了什么!
归根结底的说,作者的核心观点——“心流是最优体验”——存在先天缺陷。离开目标谈过程,根本就是忽悠人。而他从中得出的推论——“只要能够控制意识,人类就能获得幸福”——也只能是自欺欺人。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才是真正的康庄大道。只有在做不到这一点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通过控制意识来寻求自我安慰。
除了观点之外,作者采用的不少论据也让我大跌眼镜。
在某一章节中,作者提出:“改善生活品质的主要策略有两种:一是使外在条件符合我们的目标;二是改变我们体验外在条件的方式,使它与我们的目标相契合”。随后,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比方说,安全感是幸福的一大要素,买一把枪、装一组坚固的锁、搬到治安较好的地区……目的都是要使环境与我们的目标更契合。另一个给自己更多安全感的方法,则是调整对安全感的定义。如果我们并不期望拥有绝对的安全感,承认危险不可避免,在一个不可预测的世界里,就照样能活得很愉快,不安全感对幸福构成的威胁也会小得多。然而,这两种策略都不能单独采用。改变外在条件一开始可能很奏效,但一个人若控制不住自己的意识,过去的恐惧与欲望很快就又会浮现,并唤醒旧有的焦虑,即使到加勒比海买一座小岛,满布武装保镖和警犬,也不能创造内心的安全感。”
在这个例子中,到底是“买一把枪、装一组坚固的锁、搬到治安较好的地区”更奏效、还是“调整对安全感的定义”更有效呢?或者,举个现实的例子:面对新冠疫情,到底是从美国搬到中国来更好呢,还是降低对疫情的防控要求好呢?
而且,“这两种策略都不能单独使用”吗?事实上,是第二种策略不能脱离第一种策略单独存在,第一种策略却完全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仅使用第一种策略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只有在用了第一种策略之后,仍然无法释放情绪和精神上的压力,我们才需要向第二种策略求助。
而作者却在混淆视听、浑水摸鱼,实在令我不齿。
在另一个段落中,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在美国空军情报机构服务的朋友,讲述了一个被囚禁在越南北部多年的飞行员的故事。该飞行员在丛林中瘦了80磅,健康也严重受损。获释时,他要求的第一件事是打一局高尔夫球。令他的同僚大为诧异的是,他虽瘦弱,球技却是一流的。他们询问他时,他答道自己每天靠想象打一局十八洞的高尔夫球,有系统地把球道分门别类,细心挑选球杆,设计球路,才熬过囚禁生涯。这样的锻炼不但使他保持神志清醒,显然也使他的体能、技巧突飞猛进。”《心流》
他是不是在侮辱我的智商?一项体育运动,不靠身体练习、仅凭大脑想象就能“使他的体能、技巧突飞猛进”?按这个逻辑的话,我每天在脑袋里踢100场足球,每场球赛进100个球,过100次人。三天之后我是不是就能超越梅西C罗了?
还有,作者为了论证社会文化可以促成心流体验,列举了一堆古典文明:
“若干古典文明很可能已臻至这个境界(转载注:指心流体验),如雅典公民、言行以美德为准的罗马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以及印度那些动静之间都追求优雅与和谐的婆罗门僧侣。”《心流》
可是,雅典和罗马的奴隶们呢?中国古代的贩夫走卒、“乱离人”们呢?印度的首陀罗和达利特们呢?他们与作者口中的那些人,难道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古典文明中的吗?
“心流”作为精神鸦片的本质,在这段话中被暴露得淋漓尽致。如果我们真的把它当做终极目标、当做社会目标,那么,英特纳雄耐尔就永远不会实现。
不过,我仍然会向一些朋友推荐《心流》这本书。
如果你觉得自己情绪低落,想要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心流”体验确实能让人感到振奋和愉悦。
如果你觉得自己管理不好情绪,想要学着控制情绪,不妨读一读这本书。追求“心流”体验就是控制情绪的一种方式。
但是,请一定记住:这是一种精神鸦片。我们可以用它来缓解情绪问题、管理情绪问题,但绝对不能止步于此。找到情绪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