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韦应物人生后期的清幽诗风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这样评价过一个诗人:“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这句话就是说,诗不仅写得极富才华又十分美丽,并且带有对现实生活的讽喻。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况且,这样的评价出自鼎鼎大名的诗人白居易,就颇有些言语的分量了。
白居易所说的这位诗人,便是由盛唐至中唐转变时期的诗人韦应物了。韦应物的人生际遇是与其他诗人都极不相同的。他的一生,在《叶嘉莹说中晚唐诗》一书中,嘉莹先生会以亲切而独特的语调和视角为我们娓娓道来。嘉莹先生在书中的文字虽则不多,我却能在文字中读出一个鲜活的韦应物来。韦应物,字义博,出自名门世家,虽到他这一代时家族已经衰落,但他仍因家族曾经的辉煌而担任唐玄宗的近侍,不在太学里读书,过了几年极为放荡的生活,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奔蜀,他只可落得个流落失职的境地。自此,韦应物才浪子回头,开始读书,学习作诗,而此时他已经二十多岁了。无论是唐代还是如今,这都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年龄。从古到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才华横溢的诗人,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小便不懈地学习作诗,才可登堂入室,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杜甫、李白便是鲜活的例子。与之相比,韦应物就显得那么的独特。虽然虚度了二十多岁的光阴,不曾与诗歌为友,但这并没有泯灭韦应物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
在许多时候,对韦应物的了解,我们熟悉的是以“王孟韦柳”并称为四大山水田园诗人,但韦应物在作诗上的造诣,却远远不止是山水田园诗歌。由于他很晚才“把笔学题诗”,所以他更工于略简单一筹的五言诗和古体诗。他在这样的年纪上会比幼年学诗的人更加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各种诗体,以及各方面的作诗方法。所以他的诗并不会逊于其他人一筹,反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特色,能够给后代诗人一些作诗的启迪。他有一首《观田家》写的是农家的山水田园生活,与后来白居易所作《观刈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韦诗中有一句“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而白诗的“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则都表达着韦白二人相同的心志。除此之外,还有李贺、柳宗元等人作诗,都深受韦应物的影响,可见后人对其作诗水平的肯定。
韦应物因山水田园诗而在后人中负有盛名,他的作品主题比较丰富,泛如咏物诗、悼亡诗、反映现实社会的作品,都别具他的个人风格,读来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是,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反映出了他诗歌的清幽、冷寂、澄澈、空明的一种个人风格,正如白居易所说,“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他的这种独特风格不似王维那般因佛道熏陶而清新旷远、天高云淡,而是一种带有真诚的幽寂。这种风格,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他的少年时期,显赫的家世已然逐渐衰落,再怎样的脾性都只能收敛几分起来,但他却毫不理会。早年的韦应物“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到了唐玄宗身边近侍,年少懵懂的他仍是十分放纵。安史之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因为这场战乱他失去了赖以为生的职务,这时穷困潦倒的他才开始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与他二十岁以前的人生相比,一动一静,可以说是两个极端。那些从小就为仕途而日日读书,按部就班地度过人生的人,与这种年纪很大才幡然醒悟的人是不同的。前者的心智在日日读书中渐渐成熟,而后者是受到外界压力,被迫一下子成熟懂事起来。人生一前一后的际遇是那么悬殊,从来没受过苦难的韦应物受尽了苦头,希望努力学习,慢慢走上仕途,改变自己落魄的生活。此时的他比从小按部就班希望走上仕途的人更加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心智日渐成熟的他性格大变,开始发奋读书,大器晚成。他的科考并不是那么顺利,幸而他的文学才华受到了朝廷的关注,开始担任官职。在担任一任又一任的地方官时,他看遍各地景色,心中感慨无限。繁华落尽,他的心中不再是浮躁,而徒留一片清静。从小横行霸道的他早已醒悟,在后半段人生里对自己年少时的所作所为不断反思。做了地方官之后,他两袖清风,写下一首首清幽的诗篇,正如中老年时他的人格一般,体贴民情,清朗中和,传成佳话。
韦应物最广为流传的诗篇莫过于他在担任滁州刺史时所写的《滁州西涧》了。“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一首非常简单的写景小诗,但读来心中却绝不止于景。在滁州西涧一隅,春景明媚,韦应物却着眼于一棵小小的“幽草”,即幽深地方的草丛,韦应物对它产生了“独怜”的情感。这个“怜”可以有两个释义:一是作为“怜爱”,幽草虽小却在此处独具一番风味,给予韦应物以美的感受;二是作为“可怜”,幽草虽美,却生在西涧这样偏僻之地,可怜了它的美只有作者一人能够欣赏。韦应物能于偌大的滁州西涧着眼于这样的小小幽草,足见他对于这片土地的关心,无论大的还是小的,都入了他的眼,进了他的心。担任滁州刺史事务诸多,心中仍能装下此地甚至一棵幽草,可见他内心至真。青草长在幽深的山间流水边,不时传来黄鹂清脆的鸣叫声,冷清的野渡口没有一人经过,只有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横在小河边。这样的景象是非常孤冷、清寂的,在此文我以“清幽”一词以概括这样的氛围。韦应物的“构景”艺术,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能让读者体味到这种清幽之感。在他之后北宋诗人寇准便在他的诗《春日登楼怀归》中借鉴了韦应物的构景艺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可见韦应物的诗才在唐之后也有着不小的影响。
韦应物有一首《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青莲”、“阴霭”、“乔木”、“华月”等都是很清幽的意象,而“凉”字更加深了这种清幽之感。写景时意象的组合搭配、构景的巧妙、颜色的组合共同造成了这首诗给读者的清幽之感,并且这种清幽之感是无需反复品味,而是读一遍便可全身有感的,这便是韦应物构造诗情氛围的奇妙艺术。《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他晚年任滁州刺史所作:“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首诗的关键在于“冷”字,这个冷不仅是再说由秋转冬之际郡斋的寒冷,更是在说无友相伴从而内心产生的寒冷。秋风秋雨之夕,身寒希望能以酒相温,“落叶”、“空山”也同样映衬出秋季的清幽,诗中对友人的情意,因没有相见而在情感上产生的种种跳荡与反复,也能看出韦应物内心一种忧愁的清幽。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这些诗篇也无一不显露出韦应物这种清幽的诗情风格。
韦应物在中晚年时期能在诗中塑造出这样清幽宁静的氛围,与他晚年闲居与心境息息相关。他晚年对陶渊明极为向往,不但作诗“效陶体”,而且生活上也“慕陶”,醉心于山水田园生活,内心安静闲适,所以他的诗带有田园山林的清幽。而诗歌中清幽氛围的塑造离不开清冷色彩的堆砌、冷色调意象的组合、诗中动静的搭配以及诗人奇妙的构景布局。韦应物喜爱用“青”、“阴”、“凉”、“寒”、“黛”、“翠”、“幽”这样清冷的词语,以及“月”、“山”、“云”、“雨”这种清丽自然意象,两相组合,很自然地就给人以直接的清幽之感。“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一句动静结合,更衬出了山的静,秋的清幽。这种动静艺术写景在他的作品中并不少见。韦应物善于构景,例如“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这一句暮钟荡出,阴雨绵绵,笼罩着诗人的悠远情思,汇入风声、雨声、钟声之中,回味来情调哀婉,尤其是对于景象的构造,暮钟哀哀,为此诗更添一层清愁。
在《叶嘉莹说中晚唐诗》一书中,叶老讲诗娓娓道来,丝毫不卖关子,语言思路流畅清晰,有很多关于诗歌的理论,还夹杂着文学知识和历史典故,内容丰富详尽。嘉莹先生在评价韦应物时,提到诗作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官的感受,第二个层次是感情的波动,第三个层次是感发的联想,给予人心灵上的感受。这个观点十分得当。读韦应物晚年写景诗,我读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感官上美的感受,而更能带给我一种清幽的宁静,一种内心的享受,仿佛能让我在一片宁静的处所偏安一隅,度过余生。韦应物所想表达的感情,是一种很真诚的感情,他实实在在地把他的内心所感置于笔下。晚年的他闲居滁州,内心是清静的,写出来的诗自然也是清静真诚的。但作为地方官,他的心不仅醉心于山水田园,还有地方百姓,他在《采玉行》、《夏冰歌》中对于人民的关怀、对于制度的反思,更让我们联想万千,同时也对于他的清醒和超逸感到十分钦佩。他的诗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感受不是很强烈,也不是很具体,但却在眼前之外,带来一片清幽和宁静,成为中晚唐战乱时期普遍的凄清寂冷诗风之外难得的恬静悠长、清韵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