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景观的消费社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居伊德波和鲍德里亚从现实社会出发,不同于之前的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总是带着一些希望和憧憬,当然,在德波作品中仍存在着明显的救赎观念。批判理论在理论层面对社会进行剖析,更多关注艺术和文学,关注点更多在“上层建筑”,而德波将关注点落实到日常生活及其景观(影像)上,更更深入生活因而也更具革命性。
1.消费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完整的消费系统必须有消费者的参与——“消费异化”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也就是后工业时代,消费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环节,以前只是社会商品循环中的一部分,而今天已经成为中心,消费成为新的基础。马克思强调“强大商品的堆积——商品拜物教”(与马克思时代的商品循环出现背离)——商场取代教堂成为一种新的膜拜形式,我们在商场中对某一商品的膜拜(比如看上一款手机,暂时没钱无法购买,等攒够钱来买)——由此过度到电影
居伊德波的景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电影,影像在当今社会已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代多数年轻人的娱乐形式是去看电影,电影是文化工业的主导形式他不仅仅是一种工业,它占据了日常消费的百分之八九十时间。网络成为一种新的拜物教形式,网络和商场的区别:在网络上我们的购买行为直接被操纵了,摸不着真实的商品看到的只是影像景观(类似电影中我们看电影看到的看似是真实的故事,但那都是别人的故事是一种影像和景观),而现在的商品消费更多是存在于一种景观之下的,比如我们去商场买东西,一个没有打过广告没有做过宣传,没有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观(影像)是不能激发我们的购买欲望的。
我们观看广告(比如肥皂、洗衣液广告,采用大量充满光晕的影像呈现商品的优秀,水、光、整洁,让人感觉生活的美好,商品的优秀)类似于看电影(好莱坞电影为主,都有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人生真美好),我们不再在意商品本身的价值,而在意在购买前商品影像给人的视觉冲击(景观)。景观越盛大、辉煌,人越容易被商品本身所吸引,景观已经上升到一种价值,用处、是否适合本人已经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展示影像本身的价值和吸引力——因此消费成为商品循环的中心。
“后电影”——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一种影像的效果,不是电影院的电影,真实的生活已经如同电影,我们在接受极度丰富的影像的同时,自身的日常生活也日益变得影像化,我们带着电影的眼光带着对电影的体验把整个世界理解为电影剧场。电影的形式、电影的工业化已经成为日益主导我们的一种生命的形式(阿甘本语)。
德波已经预示到3D电影的诞生——对景观社会的预言。
“在现在生产条件无处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积”。——对马克思的改写,同样也是德波作品中重要概念“异轨”的集中体现。
“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种表象”。
景观让我们与自身相疏离,我们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所有真实的一切都变成了景观。景观不仅让自身与真实相分离,跟重要的是我们与自身相分离,景观成为我们与自身交流的中介,人的主体性丧失了。而景观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影像世界,他自身能够独立运行,无需外界干扰,我们看电影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看着影像的运行,影像告诉我们生活方式、生活追求,按照影像的方式追求生活,欲望已经在世界中补足了,你不需要再去创造、寻找,所有的答案已经在景观中展现出来。人的欲望梦想已经转化为景观,整个社会已经颠倒过来,都已经成为一种非本真的世界。
2.关键词:
分离
异轨
存在到拥有到显现,强调对自身财富的展示(车、表)
当所有的秩序都变成景观秩序的时候,所有人都变成肥皂泡式、苍白的、脆弱的存在——世界的“无产阶级”化,同时也是景观社会对人的异化
最终景观变成资本,这也是景观社会的终极厄运
景观社会的两个趋势:集中(景观要在关键点上展现其强大的力量,要集中于一些名人身上)和离散(围绕着集中的这些点发出无尽的力量,明星代言产品产生更大效应)
在景观社会中缺乏时间感,在景观社会中是没有真实的时间感的,景观社会之前我们体验的是循环的时间,景观社会中是没有循环的——明显体现:产品的更迭换代。
对死亡的着迷和对生命的迷恋。
对死亡的着迷——电影中的死亡假象,吸血鬼、僵尸、鬼怪等,变成景观的死亡
对生命的迷恋——电影中歌颂青春,永远年轻
3.解决景观社会的途径:回归真实的历史,回归真实的对话
只有当个体与世界历史直接联系,只有当对话能够武装起自己的时候,胜利才是可能的
让个体与真实的时间有一个接触
人与人的直接对话,我们以为的对话只是在发送影像,这些都只是景观内部的游戏
但是世界都被景观化了,还存在真实的历史吗?没有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对话又如何成为可能呢?
德波进而提出“整体革命”——因为整体都被异化了,我们要超越艺术,因为艺术可能是我们当今社会最大的景观(中产阶级趣味)——为萨德疾呼
影响尝试——对影像进行根本性颠覆——电影突然黑屏然后白屏20分钟,在他电影中的尝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革命性的尝试活动——情境主义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