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规则》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成功投资的五项原则
1、做好你的功课:买入前,先花时间调查清楚这家公司是干嘛的。
2、寻找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公司:能阻挡竞争者进入,并能持续产生高于平均水平利润的公司。
3、拥有安全边际:注意买入价。
4、长期持有:注意频繁交易造成的巨额交易成本。(不过A股的券商佣金比美股便宜很多,印花税也没有很夸张,所以总体来讲炒A股比炒美股交易成本要低一些。)
5、知道何时卖出:不要仅仅因为股价涨跌而卖出,卖出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 买入时是否判断错误,如果意识到自己买错了就应该及时卖出;
- 公司基本面发生恶化;
- 股价超过公司内在价值太多;
- 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
- 个股在组合中占比太高。(这块每个人想法不同,我自己的话,会把单个个股控制在20%以内,不喜欢重仓单一个股,哪怕再看好这家公司。所以相对上一条“长期持有”,持有时间其实也是相对而言,仓位是可以根据个人想法动态调整变化。有些散户很喜欢被套之后就“鸵鸟心态”放任不管,无视公司、行业和市场情况的变化,安慰自己这是在进行“价值投资”,这就是对“投资”最大的误解。)
二、七个应当避免的错误
1、虚幻的目标:多用客观数据去判断公司未来的走势,而不是买入后就幻想公司能飞黄腾达。
2、相信这次与以往不同:多读历史,以史为鉴。因为人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历史总会相似地重复,要避免犯重复的错误。
3、陷入对公司产品的偏爱:要用更全面的数据去看待公司的整体状况,不要对公司某个产品产生感情而轻易买入该公司的股票。(比如我挺喜欢光明的冰砖,但是它家的股价就很不争气,理智一点的做法就是买它家的产品而不是股票。)
4、在市场下跌时惊慌失措:学会辨别哪些公司是被市场情绪错杀的,当市场整体狂热的时候,反而需要警惕。
5、试图选择市场时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没有人能够做到精准择时。(作为散户我觉得择时的关键是看市场有没有系统性风险,市场整体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通过降低仓位来平衡自己的心态。)
6、忽视估值:买入的唯一理由不能是觉得几个月后有更傻的人来接你的盘,如果现在市场预期较低,有可能就会有比较好的机会。
7、依赖盈利数据做分析:重要的是公司的自由现金流,而不是盈利。要注意财报中的盈利数据是可以粉饰的。
三、竞争优势
1、评估收益性
查看公司的历史业绩,评估其收益是否具有可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2、评估公司利润的来源
一般来讲,公司业绩增长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真实的差异化产品;
- 可感知的差异化产品;
- 降低成本;
- 锁定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依赖性);
- 把竞争者阻挡在外面。
3、评估一家公司能阻挡竞争者多久?
也就是评估该公司的竞争优势周期,有些公司能挡几年,有些公司则能挡几十年,要知道行业壁垒的顽固性。
4、行业分析
有些行业就是比其他行业赚钱容易,选择有前景的行业很重要,避免在夕阳产业里拔将军。
四、财报分析
1、资产负债表:记录着公司债务的变化情况,要注意公司是否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是否有太多的长期负债、对大额的“非经常性费用”也要保持警惕。
2、利润表:不像资产负债表这么精准,记录了一个时段的收入和费用。
3、现金流量表:公司创造价值的试金石,弄清楚一块钱的现金在公司是怎样流转的。
4、分析公司的成长性和收益性:判断销售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很重要。
5、财务健康状况:避免高杠杆的公司。
6、设想空头情形:当一家公司各方面看起来都不错时,买入前再设想一下所有潜在的负面因素,在A股的话尤其要注意是否有政策风险。事先设想过最坏的情况,有助于买入后面对短期的下跌。
7、检查管理层:薪酬结构是否合理、股权激励是否合理、确信公司披露了充分信息,避免那种在待遇上模糊概念的公司。
8、识别财务伪装
(这部分我没有仔细看,一方面是觉得财报数据也有滞后性,作为散户很难去发现财报中的猫腻;一方面觉得平时要上班的人,没空花这么多的时间去研究财报。而且有些数据是需要花钱买才能得到的,有些则只公布给机构,所以我不打算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这块,大致了解一下概念就好了。 我觉得财报分析主要就是解决选股问题,重点是避免踩中那些雷股。我偷懒的方法就是关注北上资金和机构重叠重仓的个股名单,大概率可以避雷。然后在高景气度的行业里去精简个股范围,因为机构为了配置需求,选股的行业范围会比较广。像近期地产保险明显被抛弃的,哪怕有基金经理重仓配置了,作为散户也可以先排除。选定10个左右跟踪,再择机买入4-5个,控制好每个个股的仓位,这样就算看走眼,账号总体损失也不至于过于惨重。)
五、估值
1、对估值要吹毛求疵
2、针对不同行业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 市销率(P/S)比较适合周期性行业;
- 市净率(P/B)对金融或者有巨额有形资产的公司有用,对服务性公司用处不大;
- 市盈率,要与该公司历史估值对比,前提是公司经历没有重大变化,低市盈率并不总是好的;
- 市盈率相对盈利成长比率(PEG),适用于快速增长的公司,但也要注意风险。
3、每一种股票投资的方法都有它的瑕疵,受过估值训练可能会让你错失一些机会,但宁愿在初始估值的时候由于谨慎而错失机会,也不要反过来因买入价太高而遭受重创。
(这部分我也没有细看,白酒估值过高市场上大概喊了五年多了吧,耐不住人家还是继续涨……美国科技股泡沫喊了十几年了,人家还是天天创新高……我觉得财报分析是解决选股问题,估值则是解决买卖点的问题。这方面我的方法是观察市场风向,行业或者个股上升趋势没变,就可以买入一直持有,卖出则参考第一章里面的几点。具体还是看个人把握,了解书上的理论知识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至少可以帮助你避免大额亏损。)
六、实战
书的后半部分分析了各行业的特色,以及投资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是泛读的,因为觉得美股和A股市场规律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方面与其看书,我更推荐去看券商的调研报告,结合实际股价的走势,总结形成自己的经验。
书的前半部分真的写得挺好的,之前看邱国鹭、张磊的书,以及一些基金经理的公众号,发现他们的选股&操作策略都跟这本书写得一样。所以,其实很多大师遵循的基本投资理念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家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会带上自己个人的特色。
这本书我五年前看过,当时没有操作经验,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年开始进场操作,积累了一年多的实操经验之后,再看这本书就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感悟。我想这本书值得以后定期拿出来反复阅读吧,㊗️大家学习愉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