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匙的一些拙见

说起日本的儿童读物,很难不提及《窗边的小豆豆》,这本我自己初中时便翻阅数次的作品,即便我现在不会再取来读,但心中还是知晓它的优秀。而这本《银匙》在腰封上也毫不避讳的标注到“与《窗边的小豆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共同入选日本小学生推荐读物”。
《银匙》在日本的地位算得上是相当有排面了,创作于上个世纪,却能够经久不衰,在日本保持着畅销的地位,这与我国语文课本中一直刊载的那些上世纪的作家们有的一比了。
既然能在一个国家有着如此高的关注度,自然说明这本书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作为引进的小说,这本书的最大痛点就是它的翻译了,以及它是否能被异国读者所接受。
作为远渡重洋的儿童文学,《银匙》势必要克服水土不服这一问题,毕竟各国国情不尽相同,如果无法让他国读者深受同感,那么基本就无法获得共鸣了。
但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像这种偏回忆性质的小说要不就是它的描述可以令你很好的代入其中,从而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童年追忆,要不就是它描述的内容恰巧是你说经历过的事情,你在它的讲述中半是沉溺半是回想。可我既没有被它的文字打动到,也没有经历过它描绘的很多事情,最可气的是仅叙述便戛然而止的一个篇章尚未调动起我就已经退场,我实在是难以说它是多好的一部儿童读物。大概我已褪去了那份童稚,不轻易被他人调动。
《银匙》最大的诟病就是枯燥无趣、自说自话,我相信少儿时的我遇到一些情一些景会有不少心灵上的触动,会有很多的情感急需喷发,但看到此书作者的一些话语,觉得未免有些以此刻大人的心态去替换那时少年了。
由于我不识日语,自然也无法评判这书中的用词是作者的习惯还是译者的手笔,但通读许久,我就像在翻阅中小学作文大全一般,在看了数篇学生模仿大人的笔法的作文后,突然看到一篇成年人假装学生模仿大人文笔的作文一般,矫揉造作,难受至极。我到现在都觉得,好文笔是在合适的地方用上恰当的词句,而不是自己自以为是的填上所谓漂亮至极的词藻。
不过以上仅仅属于鄙人的拙见,并不代表这本书的质量有问题,可能仅仅是与我个人不相符合,各位读者还是应该博采众长,多了解其他人的看法,最好还是亲自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