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听父亲的话
——读张大春《聆听父亲》
好友给我发来这本小说的电子稿。说,有了想法就写点东西吧。
花了几天的时间看完,却好久没有动笔。实在不想去写,不是没有想法,而是,就比如小时候在海边,老师说,题目是大海,有了想法就写篇作文吧。
一个小孩怎么能去写海的大,或者海的深,海的蓝,或者海对于他所意味着的所有未知?
这话听起来有些酸,实在酸。张大春这本书的起点比我的话更酸,不过他够朴素,或者说够实在,所以尽管我不太赞同他对一些句子的处理,认为有译文体的嫌疑,但是在读完很久以后,再想起来,只留下让中国的男人不太愿意直视和直言的感动。所以我放弃了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这本小说的企图,尽管那将会比较有趣,但对比起张大春的老实态度,却未免有点残忍。
张大春以讲父子之情起笔,书写给他的父亲,听者是他的儿子。这是一个无穷尽的循环。父亲望子成龙,儿子却觉得没有自由,儿子出息了,父亲又要设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出息的儿子背叛父亲,却又将被自己的儿子背叛。这样的循环再加上母亲这个变量,日常的点滴重重叠叠地汇积起来,光阴渐拉渐长,慢慢就变成了家族史,家族史多了,从点到面,就变成了民族史。张大春写父子之情写得朴素认真,老老实实,写到最后自然也就成了民族史,对于这类能够给读者以广阔想象空间的作品,我的反问只能是小时候的疑惑,我的评论能怎么写?
有次与朋友聊天,问我如果比较中西,在中国文化方面首要的不同会是什么?我想了想,其实从文化渊源到社会乃至政治结构,当然还有心理结构上来说,中国与西方,甚至是与亚洲的日本相比较,最首要的不同就在于家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无法用英文的family来翻译,所以在西方许多重要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学术作品里,都是干脆直接用Jia来表示。这里的家包括家族的意思。有家才有国,有家然后才有个人,中国文化里对于社会的定义,对于政治的定义,根本上都以家为基准或者是出发点,比如江湖的概念,比如家天下,或者以孝治天下的概念。以父子传承为基本轴线的家的概念,既是国人思维,也是张大春在这部书里边的本体论范畴。
所以当我们在读这本书,看张大春不厌其烦地描写一个又一个细节,从他父亲的只言片语开始,写他的爷爷,几位叔叔,家族里的女性,朋友,甚至江湖,会发现基本的框架都坐落在济南的那座深宅大院。即使他的叔叔外出游历,也不会忘记经常写信回家,哪怕信的内容荒诞不经,或者只是为了问一个根本不会得到答案的问题。张大春自己通过聆听父亲而开始的寻根之旅,也要回到那一座宅院里去,或者说那样一个社会结构里去。只有了解了那样一种内在,才有可能明白由此而散发出来的所有外在,包括先祖与后代,亲戚与朋友,官方与民间,生与死,快乐与痛苦,张大春才能够明了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是谁,从何而来,要怎么跟他的儿子重起一次他父亲所做的讲故事的必经之途。通过这样的聆听和这样的讲述,张大春完成了对于中国人最隐秘情感的自我的象征性解剖。篇幅虽然不长,但已经能够让我想起多年前读过的大部头的《白鹿原》。
好友给我发来这本小说的电子稿。说,有了想法就写点东西吧。
花了几天的时间看完,却好久没有动笔。实在不想去写,不是没有想法,而是,就比如小时候在海边,老师说,题目是大海,有了想法就写篇作文吧。
一个小孩怎么能去写海的大,或者海的深,海的蓝,或者海对于他所意味着的所有未知?
这话听起来有些酸,实在酸。张大春这本书的起点比我的话更酸,不过他够朴素,或者说够实在,所以尽管我不太赞同他对一些句子的处理,认为有译文体的嫌疑,但是在读完很久以后,再想起来,只留下让中国的男人不太愿意直视和直言的感动。所以我放弃了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这本小说的企图,尽管那将会比较有趣,但对比起张大春的老实态度,却未免有点残忍。
张大春以讲父子之情起笔,书写给他的父亲,听者是他的儿子。这是一个无穷尽的循环。父亲望子成龙,儿子却觉得没有自由,儿子出息了,父亲又要设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出息的儿子背叛父亲,却又将被自己的儿子背叛。这样的循环再加上母亲这个变量,日常的点滴重重叠叠地汇积起来,光阴渐拉渐长,慢慢就变成了家族史,家族史多了,从点到面,就变成了民族史。张大春写父子之情写得朴素认真,老老实实,写到最后自然也就成了民族史,对于这类能够给读者以广阔想象空间的作品,我的反问只能是小时候的疑惑,我的评论能怎么写?
有次与朋友聊天,问我如果比较中西,在中国文化方面首要的不同会是什么?我想了想,其实从文化渊源到社会乃至政治结构,当然还有心理结构上来说,中国与西方,甚至是与亚洲的日本相比较,最首要的不同就在于家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无法用英文的family来翻译,所以在西方许多重要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学术作品里,都是干脆直接用Jia来表示。这里的家包括家族的意思。有家才有国,有家然后才有个人,中国文化里对于社会的定义,对于政治的定义,根本上都以家为基准或者是出发点,比如江湖的概念,比如家天下,或者以孝治天下的概念。以父子传承为基本轴线的家的概念,既是国人思维,也是张大春在这部书里边的本体论范畴。
所以当我们在读这本书,看张大春不厌其烦地描写一个又一个细节,从他父亲的只言片语开始,写他的爷爷,几位叔叔,家族里的女性,朋友,甚至江湖,会发现基本的框架都坐落在济南的那座深宅大院。即使他的叔叔外出游历,也不会忘记经常写信回家,哪怕信的内容荒诞不经,或者只是为了问一个根本不会得到答案的问题。张大春自己通过聆听父亲而开始的寻根之旅,也要回到那一座宅院里去,或者说那样一个社会结构里去。只有了解了那样一种内在,才有可能明白由此而散发出来的所有外在,包括先祖与后代,亲戚与朋友,官方与民间,生与死,快乐与痛苦,张大春才能够明了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是谁,从何而来,要怎么跟他的儿子重起一次他父亲所做的讲故事的必经之途。通过这样的聆听和这样的讲述,张大春完成了对于中国人最隐秘情感的自我的象征性解剖。篇幅虽然不长,但已经能够让我想起多年前读过的大部头的《白鹿原》。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