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六月,生活的深处

在我们能够感觉得到的所有概念中,没有什么比时间与爱更为本质、神秘和令人感动的了。它们就像是每个人人生之旅不同空间上的两种坐标,而我们的生命则在对它们主动或无可奈何的追逐中获得立体和完整。从这个角度上说,在我们命运的叙述中,也不会找到比时间和爱更深刻与有力的载体,因为他们无须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三个六月》,这部以分离的时间为题,把那种迂回、隐忍的爱作为叙述线索,并力图表现两者扑朔迷离的胶着状态的小说,就提供给我们一种怀着痛楚与不甘更带着温暖与宽容的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方式。正如作者朱莉亚·格拉丝所说,这是一部关于我们在心碎、羞愧和遗憾,以及在失去机会的边缘,如何生存与生活的小说。
这是一部需要用心体会的小说,因为它几乎没有建构故事与情节,只充斥着丰富、细密的生活片段、生活细节以及大量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心理感觉。其中人物的一切沮丧与欣喜、愤怒与忏悔、悲哀与幸福都在感性的回忆与现实的流动中出现与湮灭。所以,只有当我们将心比心的感受到了小说整体内在情绪的起伏聚散,以及这种表面杂乱下似无实有的章法时,那个苏格兰家庭的聚合离散,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爱他们之人与他们所爱之人之间难拆难解的纠葛,才会像女画家弗恩素描簿里的那棵树树枝间的张力一样,让你看见并感动于也飘泊在自己生活与生命里的风。
爱是无言或使人无言的,所以无论是父子之爱,挚友之爱还是情人之爱到达一定的程度都会使人陷入一种失语失神的境界,正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而也只有身处这样尴尬的忧伤之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一份情到底有多么的深沉与深厚。就像书中所说:“……我必须相信,我的家人为了爱我,不必了解我……”
三个六月中的三段故事,都出现了死亡。每天都会有新的事物出现,新的死亡诞生,没有人不会被人忘记,也没有人会被忘记得一干二净。无论是保罗,芬诺还是弗恩,至亲的永久离去的现实所造成的苦楚、沉重也许还有恐惧、内疚,形成了一种隐秘的压抑,这压抑是他们无法逃遁的反潜回自己的过去,重温那些幸福的回想,忏悔那些无法弥补的遗憾,也就是在现实与回忆中这样的进进出出,最终使他们超越了是死亡更是心碎带给他们的阴影与自我矛盾,获得并开始相信一种直觉——“我们到了——尽管时光拖宕,内心困惑,途中阴影重重——可终于或暂时,我们到达了我们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
当这部小说获得2002年美国全国图书奖时,评委会给出了这样的评语:一部如交响乐壮美的小说,它让我们浮想联翩,仿佛在浮想中永不知足,破碎的心,愈合的心,在小说中主宰着一切。
的确,小说的主人公其实就是这破碎的,愈合的,怨恨的,感恩的,同时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一颗时时刻刻主宰着我们生活的心灵,而它在向我们讲述了种种杂乱而细微的感受后,最终要让我们明白的也许只是一个简单却常常为人忽视的道理-----感激并听从心的召唤与指引 ,我们在生命与爱的百感交集的旅程中就不会迷失。
“生活,一个多么美好的选择。”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