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占卜算卦之道会成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周易》即《易经》,在百度搜索词条上展现最多的是周易算命、周易八卦,这也是人们对《周易》最直观、最浅显的认知。
殊不知《周易》乃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设教之书,为新道家列为“三玄”之冠,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其影响力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周易》自身价值颇高,却也极其晦涩难懂,想要读懂、读透,没有十数年的文化底蕴与刻苦的钻研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然而作为中国文化的思维起点,儒家、道家共尊的元典,如此深奥难懂的《周易》却依然得到世人不懈地追捧,力求窥其真意。
苏东坡曾称: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
冯友兰亦曾称:《周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可见《周易》在世人的眼中其影响与地位皆属权威。

由余秋雨老先生经过多年潜心钻研编著而成的《周易简释》将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我们呈现出古代元典《周易》的精髓,让我们在余秋雨散文式的注释下、如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中一窥《周易》的全貌。
余秋雨,中国当代文学家、美学家、史学家、探险家。曾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完成此举的人文学者。
本书将在余秋雨老先生一度选释、二度选释、三度选释中一窥古代文化的巅峰之作《周易》所留下的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
从“卦辞”、“爻辞”和“传文”精选中通过余秋雨先生对《周易》的阐释窥破为何占卜算卦之道会成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诚如余秋雨在前言中所述之事实:《周易》起自于占卜。
在上古时期,世间的旦夕祸福是由上天来安排的,而人类想要从中窥知一二便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占卜,看似盲目,却在大概率面前渐渐找出了规律,继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认知体系。
他们从日月星辰、四季轮回中感受着规律的存在,又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认知自然的不同品性,久而久之构建出一套模式,可以联通天道、人道、地道。
随着思维的不断提升,那些用以占卜的卦与爻逐渐成为《周易》中的一部分,自此,《周易》亦变成了《周易》。

荣格曾称: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也恰恰是因为荣格对《周易》的崇拜以及从《周易》中对比出了西方文明的诸多致命的弊病让余秋雨先生感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遂集中精力攻坚中国传统文化中艰深的古代文本,如《道德经》《周易》《金刚经》等,这也就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余秋雨先生阐释古代经典的全新力作《周易简释》。《周易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