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火花”的解读 ——评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日文版)
佐藤优
这是一本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的好书。在30多年前的日本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非常大。在20世纪30年代,依据“讲座派”(共产党系)和“劳农派”(非共产党系)展开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的讨论创造了日本知识分子的“思维范式”。相对于讲座派强调日本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劳农派展现的则是普遍主义的世界系统论。这两个范式现在也略微改变地保存着。日本式的经营论、TPP反对论是讲座派的传统,而主张全球化的学者则无意识地继承了劳农派的构思。
20世纪60-70年代,对大学与左翼运动(尤其是新左派)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宇野弘藏(1897-1977,原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和广松涉(1933-1994,原东京大学通识教育部教授)。
宇野倡导“由原理论、阶段论、现状分析组成的三段论”,并尝试在从思想体系里解放出来的“作为科学的经济学”语境中重解《资本论》
与宇野把自己的活动限定在学院不同,广松首先是位实践者,他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家也是很活跃的。广松主张,来源于人类的“本来的存在方式”的资本主义并不只是对异化论的批判,也不存在什么人的“本真性的存在方式”;人的一切的存在都是所谓由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物象化论,他认为,这是马克思开辟的划时代的世界观的地平线。此外,广松的方法和佛教的缘起观比较契合。
我认为,宇野和广松分别继承了劳农派和讲座派的传统。不管怎样,宇野经济学、广松哲学是远远超过欧美及苏联的马克思研究高度的理性事业。遗憾的是,说到今天的学界对这二人的批判地继承的话,大概只有继承了宇野经济学的柄谷行人以及继承了广松哲学的宫台真司等人了吧。
张一兵(本名张异宾,1956—),南京大学党委书记。然而,张一兵是在异质于那种苏东的教条主义,但却符合共产党的方针,用马克思列宁的语言使之理论正当化的原初语境中解读马克思。张一兵区分了马克思研究的五种解读模式。
第一种是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马克思的文献的西方马克思学。
第二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第三种是阿尔都塞所代表的“重新划分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的“认识论断裂说”。广松涉也是这种模式的变种。
第四种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公认的马克思主义是渐进的、发展的学说。张一兵将之命名为“进化说”。
最后,第五种是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孙伯鍨教授所创立的独立的解读模式。“这种模式由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两次转变论和《巴黎手稿》中的双重逻辑的观点组成”。在笔者看来这是第三种解读模式的亚种。张一兵本人也再三强调支持这种模式。对于这点,我们大概应该从学术界历来强调师承来看,即孙伯鍨与张一兵是师徒关系。
本书的优点在于,对于马克思一直到《资本论》的思想过程中所吸收的德国的黑格尔左派的思想、法国革命的思想、英国经济学思想,张一兵都细致地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对马克思的笔记类文献做了深入的解读。例如,从1845年4月马克思的《与自私的人对立中的神的自私(göttlicherEgoist)》、《关于古代国家制度的革命期的错觉》、《“概念”与“实体”(Substanz)》、《革命=近代国家的成立史(Entstehugsgeschichte)》中解读出的“这个文本记录了马克思当时的思想实验中激溅的重要的思想火花。这个小火花是他在具体的经济与历史的研究中突然发现的重要的哲学上的规定群,即历史性、现实性、具体性的规定群”是很彻底的。笔者也支持这种见解。
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产生了各种社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不能简单地选择回到“本来的生存方式”,也不能只用人本主义来克服。张一兵在本书中给出了强烈的暗示:借用一直持有资本主义是“被多重颠倒,被妖魔化,被假象遮蔽了本质的虚伪世界”的共产主义者的力量克服市场经济中资本的物化力量。广松涉的梦似乎在中国能被继承。中野英夫的译文亦流畅易懂。
(原载于日本《每日新闻》2013年9月15日)
文章来源:《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七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