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感想,一些笔记
已有几年不读古诗,缺乏那种抽离的心境。叶嘉莹说写诗是一种感情的“兴发”,感情不在大小好坏,发自肺腑,再用适合的口吻将它写出来,就是好诗。
我自己的体验,读诗也同样如此,同样的句子,是否能产生共鸣,领略它的精微处,全看你当时的感情是否澎拜,是否有“兴发”的基础。少年时读诗,不求甚解,但就是很容易被感动,伤春悲秋,或一腔热血,在少年人,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到如今,需清空杂念,沉入心海,才勉强回到当年状态。
回到本书,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叶嘉莹作品,由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而起。虽然个人对这部片子的评价有所保留,但仍然被勾起阅读的兴致。这本中晚唐诗赏析的小书是迦陵说诗系列中的一本,由叶先生历年的讲演稿整理而来,因此全书口语化、明白易懂,是非常好的读诗入门教材,以叶先生精研古诗之深,却举重若轻,逐字逐句,解析得浅白如斯,确实是听者读者之幸。我在阅读此书过程中,常遇到读过但未深思过的词句,经作者点拨,才有拨云见日之感。当然,讲演集也有讲演集的缺点,就是啰嗦,相同的意思重复去讲,这在听者是加深印象所需,在读者就显得拖沓了。
整体来说,是没有阅读门槛,读来又有收获的一本小书。
下面是一些读书笔记。
1. “比”和“兴”
“兴”是感物而动,是由外物引起内心感动,是由物而心。“比‘是内心先有一种话要说,然后找一个东西来做比喻,是由心而物。
2. 诗的感情层级
第一个层次是感官的感受,纯然写耳目所得。如杨万里的《小雨》: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使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第二个层级是感情的感动。如陆游《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早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第三个层次是感发的联想,超于写实和具体情事,它使你不止是感动,还有兴发,即引申和引发。如李商隐的一类代表作。
3. 八位中晚唐诗人的特色
韦应物:情景融会,在感发中有一种思致,不十分具体,也不十分强烈,但在眼前景物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something beyond。
柳宗元:少年得志,背负家族希望,却仕途崎岖,屡遭贬谪。所以柳宗元的山水诗里都有一种冷静的痛苦,表面上写山水的美,却全是悲哀的底色。
刘禹锡:与柳宗元同遭贬谪,但心性豁达。他的诗作常写盛衰无常,以拉长的历史视角看眼下一点得失,一时得失便显得不足为虑。
韩愈:叶嘉莹认为韩愈继承杜甫在修辞上的特点,“语不惊人死不休”,喜欢用生僻稀奇的词,也有丰富的语汇作支持,但叶嘉莹认为他是为新奇而新奇,未达到杜甫内心与感发相配合的境界。“修辞立其诚”(《易经》),所谓”修辞’就是找到一句最合适的话传达你的思想感情。
白居易:叶嘉莹对白居易的评价较低,认为他虽然写了很多关注民生疾苦的诗,但感情不够真挚深厚,是写给别人看,而不是真正内心有感而发的。
李贺:常用神仙鬼怪、神话人物的形象入诗,想象瑰奇、感觉敏锐,开创了一种奇险的境界,所叶嘉莹认为他在感发上有所欠缺,即长于直觉、短于情感
李商隐:晚唐众诗人中,叶嘉莹独重李商隐,是讲得最透彻最有启发的一节。叶嘉莹认为,李商隐的世界,永远是一个失落的世界,永远是在追寻跟哀悼之间的怅惘,他的追寻永不停止,失望也永不停止。他的诗很少写具体的形象事件,所传达的只是一种微妙的感情,这感情又是层层递进,直达肺腑的,他的诗,有一种不可知的魅力。
杜牧:豪放且华丽,作诗声调响亮,即富有韵律感,易于吟诵,这也与他家世清贵、少年风流的性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