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存之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湖北一男子回到了,因为疫情2个月没开张的蔬菜店里,结果发现菜摊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蔬菜发芽了!萝卜洋葱都窜出了嫩芽。
可见,植物的生命力有多顽强。
那么,植物是如何生存的呢?《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这本书为我们揭晓答案。作者斯特凡诺·曼库索和亚历山德拉·维奥拉,在书中提到,植物没有一个我们执念的“大脑”,但若把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植物就是智能的。

我们人类有大脑,但如果身体的一部分被移除,就无法再重新长出来。如果植物一部份被移除,它们不但可以重新长回去,而且会长得更好。
选择固守一处的植物则需要迫使自己为生存想出很多至少人类看来堪称原创的解决办法。植物考虑到太容易被掠食,就要避免将机能过度集中在少数几个神经区域。
相比于植物,我们不会面对食草动物,也不用固守一处,而是面对社会生存。
那么我们可以学习植物的生存之道。
1.分散风险
比如投资,我们可以把钱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多元化的投资。除了主业以外,多学习一项技能,作为副业,多一份收入。
2.利他
植物会展现利他的行为,利他与合作才是生命的基础形式。我们写文章,也是利他的行为,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也会让我们合作共赢。
传播种子是植物繁殖最后的关键阶段,动物吃掉果实,把种子运到远离植物母株的地方。利用动物做为有效的传输手段,这是植物的利他行为。如果我们寻求别人的帮助,要先自己付出成熟的果实,多多利他。
3.代价
植物做的每个决定是基于:解决问题的最小代价是什么?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会让自己变得难吃,而防御昆虫。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考虑代价是什么,如果付出的成本很大,收益很小,就要多考虑考虑了。
我们虽然和植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却对它们了解的并不够,在《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书中,了解到植物原来还有像人类一样拥有五种知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不仅如此,还有另外十五种。
作者研究植物多年,出过多部植物科普书籍,你如果想了解植物,从这本书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