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人心的智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什么妈妈总说我吃垃圾食物?
为什么闺蜜总觉得星座运程特别准?
为什么老师总吐槽「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
为什么学生总调侃「考不好是老师教的不行,考得好全靠自己努力」?
生活中,我们的理解总会发生或这或那的差异;同一件事,往往延伸出截然不同的看法;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点,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当沟通有争议时,当事实和偏见不符时,当回忆与现实出现差距时,我们总试图追问「为什么」,然后形成自以为准确的答案。其实这些答案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答案」,这些判断、推断是取决于我们对他人、对社会生活、对社会影响的认识与理解。
那我们又该如何认识与理解他人,及社会生活呢?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问,或许《社会认知——洞悉人心的科学》这本书可以为你解答一二。这本书的作者齐瓦•孔达,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因其在社会认知领域的卓越贡献,她在2006年被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会授予首届「科学影响力」奖暨终身成就奖。在这本集其研究精华的著作中,齐瓦•孔达教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带着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生活。
一、群体刻板印象
8岁的欣欣,跟妈妈逛超市时,悄悄地将货架上一盒色彩亮丽、卡通造型的麦片取下并放进购物车。妈妈厌恶地看着卡通造型麦片,说道:“把那乱七八糟的东西放回去。它含糖量很高,除了热量,什么也没有。”
欣欣委屈地说:“可是,它的味道很好。”
妈妈拿起另一款麦片,说:“为什么不拿这种呢?这是100%纯天然麦片,最适合你啦!吃了这种麦片,你就能长成大姑娘。“”
欣欣大叫:“不,我不想长为大姑娘。”
在这场僵局中,欣欣关心的是:找到一款好玩又好吃的麦片。妈妈却认为:卡通造型麦片,肯定就骗小孩的垃圾食品;100%纯天然麦片大自然风的包装,才等同于健康、营养食品!
很显然,这是妈妈对食品的刻板印象被激活了。当「卡通、玩具」这些启动词出现时,妈妈就自动激活「垃圾食品」这一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激活是无意识的,不需要主动提出,在认知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激活相应的刻板印象。但如果这时候妈妈刚好遇到老友,或是忙于挑选其他商品,使得她的认知繁忙起来,就会干扰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她也就不会干预女儿选购麦片。
二、自我与他人
1. 记忆中的你不是眼前的你
试着回想下,第一次跟恋人见面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对TA的最初态度跟现在的态度有没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与恋人初次见面的情景,我们都记忆深刻。但回忆的内容,却往往跟真实发生的事情不大一样。这是因为记忆重组中的偏差导致我们在回忆时,将过去行为的最初印象与目前的行为更加一致。在相识后,我们接触了过多对方行为过于一致的片段,然后进一步夸大了所见在观察和回忆时的一致性。同时,我们也忽略了彼此某些方面已经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当然,如果回忆时,有人在旁边提出引导性问题,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事实的判断,甚至影响我们对所发生事情的记忆。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老师们才会一再吐槽:「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因为老师们的记忆重组出现了偏差,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在夸大过去的自我与现在的自我之间的相似程度上有所倾向,进而产生错误认知。
2. 为什么闺蜜总觉得星座运程说的特别准?
压力山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各式各样的「玄学」,并对此深信不疑,包括媒体上千篇一律的星座运程。这不是迷信,也不是盲目,这些都是「自我中心」思维趋向在作怪。这种自我中心思维趋向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它使得我们将自己看作事件的中心,甚至以为自己的某些行为影响了事件的进程和他人的行为。在它的干扰下,我们总会相信星座运程上说的那些与我们实际吻合的内容,觉得它无比准确。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自我中心思维趋向的存在,还很可能影响我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和信息的记忆。
3. 考不好是老师教的不行,考得好全靠自己努力
越来越多的学生调侃「考不好是老师教的不行,考得好全靠自己努力」。看似玩笑话,其实是学生们对自己的成功进行「性格归因」,而对自己的失败进行「情境归因」。他们之所以采取这种归因,是为了保护和维持自我概念和自尊心,也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思维方式。人们相信失败是由于坏运气/别人带来的,那么TA就乐于看到或接受自己去做一些好事,从而带来更好的精神状态,更加努力且坚定地去实现可能达成的目标。
三、跨文化视角
香港社会心理学家彭迈克曾说:如果心理学是由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这句话很巧妙地解释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大多数西方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化」就是成为独一无二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努力完成个人目标,自我实现,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所以,西方人创立的心理学侧重于针对个性行为等领域展开研究。而在东方社会,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化」是建立在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关系之上。我们关注并强调个体与他人、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关系互动,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并尝试融入社会群体当中。
正如哲学家大卫 · 休谟,所说:理智是也应该是情感的奴隶。任何人的社会认知都离不开其生长的社会文化背景,一言一行之中,我们都带着自身社会文化DNA,带着各自独特的自我图式、刻板印象、态度、信念和情感进入社会情境,在社会文化所赋予的理解方式下,看待、认识、了解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生活,并在一定基础上,塑造属于我们独特的文化!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发生各式各样故事,被他人影响着,也影响着他人。在这过程中,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当时的情景,有着多少了解,关系着我们后续将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与他人打交道,甚至如何融入各社会群体中。
而这本书,正是以清晰的逻辑,深入而广泛地将社会认知领域的演变历史、研究及理论,与诸多实验数据、日常生活故事串起来,以严谨且富于思辨的论述,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解说:「如何认识、理解别人和自己」。全书很具感染力,读时酣畅淋漓、读后意犹未尽!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不单提出「暖认知」这一概念,更是在讲述中,将「暖认知」这一理念融入全书,使得社会心理分析不再是高高在上、冷若冰霜的「超长专用名词+实验室数据+枯燥结论」。或许是文化背景的不同,文中选用的一些案例可能跟我的认知差距有些大,但这并不妨碍我理解其诠释的理论,也让我更深地认识到社会认知与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