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绘本《白兔夫人》图文关系解读:女性主义的尽头是女性解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白兔夫人》是法国绘本画家吉尔·巴什莱创作的一本图画书,改编自英国著名小说《爱丽丝梦游奇境》。《白兔夫人》以女主人日记的口吻,描述家庭主妇白兔夫人在家务劳动中遇到的琐碎小事。白兔夫人一个人承担着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任务,常常为此感到苦恼。而白兔管家则经常加班,即使在家休息也没能替老婆减轻负担。最后,白兔管家发现了白兔夫人的日记,手忙脚乱帮老婆准备生日蛋糕。
日本绘本专家松居直(2009)认为现代的绘本读物是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形式,文和图之间有其独特的关系,它以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单独的文字或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法国绘本研究者苏菲·范德林登在《一本书读透图画书》指出:当我们分析一本图画书时,可以从文字的位置、字体等信息与图画结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这个角度,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隐藏内容。(2018:92)国内研究者常立和严利颖在《让我们把故事说的更好》一书中强调图文结合阅读的重要性。在阅读的过程中,1+1 > 2。两者结合所叙述的故事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也更好地表现出作者的意图。(2017:80)
本文根据叙事风格对《白兔夫人》中文本与图像之间的互动/非互动关系进行归类分析,解读绘本的图像语言及其塑造的家庭妇女形象。然后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探讨现实生活中家务劳动分配不均现象,以及家庭领域与社会领域之间的工作权重关系。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要重视女性在家务劳动上的付出,从家庭层面及社会层面促进女性解放。
一、互动关系
1、冗余关系
冗余关系是图文互动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图画书中冗余关系是指画面跟文本的叙事信息是一致的,图画与文字给读者带来的信息部分甚至完全重叠。
例一:

第21页,上方的图片里白兔夫人头上戴着一个水桶,露出两只尖尖耳,给她的丈夫倒茶。白兔先生完全没有注意到她的异常之处,一手拿着报纸,一手端着茶杯,让他老婆给他倒茶。他注意力只放在报纸上。下方的图片里白兔夫人举着套着人偶的双手扮演了自己和她丈夫,甚至挥舞着扫把,试图表达自己对丈夫漠视自己的不满,然而丈夫还是全身心看着报纸。下方的文字这样写道:
就算我头上顶着个水桶走来走去,他也不会注意。
然而,我多希望他能时不时地关注一下我。
在这一页,作者描绘了两个人物,一个完全无视他老婆的丈夫,只专注于报纸和享受老婆提供的服务。一个被丈夫忽视的女性,就算自己头戴水桶如此滑稽的模样但还是没有引起她丈夫的注意。图画与文字所传达信息的部分重叠,加深了读者对这两夫妇之间家庭地位不平等的印象,即女性总是在为家庭付出、为对方提供服务,不仅得不到感谢,还被彻底漠视;男性享受全方位服务,不需要对另一半的家务劳动表示认可和感谢,也不用参与到任何家务劳动中。
2、合作关系
合作关系也是图画书中常见的一种图文关系。合作关系是指图文互补,相辅相成,两个元素结合互补才能体现作者想表达的意义。两种元素的互动和合作关系产生的效果比简单的叠加效果更出众,传达出作品的深层含义。
例二:

第13页,作者描绘了抱着小兔子刷碗的白兔夫人,她的眼睛投射出埋怨和怒气。下方的文字这样写道:
最小的女儿艾米丽很可爱,
她从早到晚不停地打哈欠:这一点真是像极了她老爸。
“像极了她老爸”这部分信息并没有出现在画面上,准确来说,父亲在这个画面是缺少的形象,作者采取这种类比手法暗示白兔夫人在抱怨她丈夫,就算在家也只会睡觉不帮忙。白兔夫人一边刷碗一边哄小孩,而她丈夫根本就不在场,或者说在场也帮不了忙,白兔夫人的这句抱怨还有那怨念的眼神再次加深了读者对这个白兔家庭“丧偶式育儿”的印象。
例三:


第28页,白兔先生看到白兔夫人的日记后大吃一惊。下一页他拿着购物袋和怀表去买食物,匆匆忙忙做了一个生日蛋糕,桌面上一片狼藉。上方的文字是:
为确保日记的私密性,切勿乱让乱放……
作者暗示白兔夫人没有把日记本收起来,所以白兔先生偶然中发现了这本日记,得知他老婆要过生日了,只能匆忙去准备礼物。他一边跑一边看怀表,抱回来一大包食物(比如散落的鸡蛋)。他回到家倒腾一番,搞得一片狼藉,地上的打蛋器、漏斗、碎鸡蛋,以及桌子上的搅拌机、擀面杖、空荡荡的牛奶瓶让我们猜到他可能想做个生日蛋糕。图片传达的信息比文字更丰富,补充了文本留白的部分,表现出白兔先生因为忘了他老婆生日的羞耻之情还有准备礼物时的手忙脚乱。
二、非互动关系
图画书的文字可以与画面进行互动。但有时候,同处一页的图画和文字之间毫无关联,这种非互动的组合方式也会产生特别的效果,不同的读者可以解读出不同的联想效果。
1、分歧关系
分歧关系是图画书中不太常见的一种图文关系。图画和文字表达的正好相反的信息,产生一种讽刺的修辞效果。图文相互矛盾,文字表达的内容与图片直观表达的信息是平行的状态,不产生交集。
例四:

第24-25页,作者描绘了白兔先生的工作地点:宫殿。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宴会。到处是欢声笑语,客人们举杯共饮。这时的白兔先生已经喝醉了,一只手里拿着一瓶酒,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小号。白兔夫人用推车推着喝醉的白兔先生。下方的文字是这样写道:
但我先生的工作太忙了,他在宫殿里有好多事要做……
他还经常身不由己地加班。
很明显,这一页的图画和文字是不对应的。文字部分是白兔先生被迫加班。而图画部分却是白兔夫人用推车推着喝醉的白兔先生回家,这明显不是正常的加班。
这种分歧关系导致了一种讽刺的修辞效果。如果读者单独读文字部分,我们会以为白兔先生在宫殿加班。但是图画里并没有表明白兔先生“被迫”加班这一层意思,反而是白兔夫人“被迫”来接走喝醉的白兔先生。
例五:

第22页,画面描绘到白兔先生帮助他老婆织毛衣时,眼睛一直盯着报纸看。下方的文字是这样的:
有时,我会痴痴地做梦,如果能好他分享生活中简简单单的小快乐该有多温馨……
文字部分,白兔夫人畅想着与她丈夫分享快乐。然而图画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白兔先生的注意力完全在报纸上,只是将耳朵竖起来做支架供老婆织毛衣用。这一幕淋漓尽致体现了这位丈夫心不在焉的态度。他淡漠的表情与嘴角上扬的白兔夫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产生了一种讽刺的修辞效果。
正如珍·杜南在《观赏图画书中的图画》一书所说:反语法经常出现在现在生活及文学作品里,在文字和图画之间的交互关系中也有所体现。在图画书里,画面会让观赏者对故事角色内容和文字叙述产生直观体验,同时也反映着文字背后的情绪。当图画内容和文字叙述产生矛盾的时候,画面就会产生一种机敏的反语效果。(2017:62)
2、离散关系
离散关系是指图画书里的图画和文字描绘的并不是相反的内容,而是平行的叙事关系,两者的结合没有产生一种矛盾的效果。作者采取这种方式来给读者暗示或者提供一种开放性结局的可能性。
常立和严利颖在《让我们把故事说的更好》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作为文字和图画的交集,图中字也往往承担着补充故事情节的重要作用。(2017:59)
例六:
例三的图片里,白兔先生给他老婆准备晚餐时,脚下的包装盒上写着:解放女性。例五的图片里,白兔先生陪白兔夫人织毛衣时专注力都在报纸上。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报纸上的大标题写着:支持女性[1]。
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幅图的图中字跟画面本身并没有任何关联,而是平行叙事的节奏。我们可以推导出作者的意图是将女性主义融于这本图画书中。解放女性或者给女性投票都是本书主人公白兔夫人急需解决的难题。她深陷家务劳动中,她的劳务价值没有被社会重视,更没有被家庭成员重视,她的付出都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本书的主旨也是想表达家务劳动分配不均衡。所以这本书如果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进行解读,还可以展开更深入的讨论,例如:为什么女性是唯一承担家务活的家庭成员呢?为什么丈夫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呢?为了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和社会,家务劳动难道不能享有与社会工作同等的关注和认可吗?
在《白兔夫人》这本绘本里,一方面,作者应用图文之间的冗余关系和合作关系,让读者对家庭妇女独立承担家务劳动这一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作者用图文之间的分歧关系和离散关系来映射其女性主义思想,让读者对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家务劳动分配不均衡等女性主义话题进行反思。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家务劳动中女性被压迫的历史渊源。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物质生产由家庭转移到公共劳动,没有进入公共劳动的妇女被认为是“劳动的”。家庭是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工厂,妇女是劳动力这一商品的生产者。家庭劳动不仅生产使用价值,还生产剩余价值。家庭劳动不被当作劳动,其价值不被认可,妇女在家庭中的劳动为资本家生产产生最大化的剩余价值。
恩格斯曾经说过: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前提是全部女性重新进入公共产业,第二个前提是家务劳动和儿童养育的社会化。
马克斯也说过: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表现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因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
由此可见,女性主义的最终结果就是女性解放,我们拭目以待,并肩相守。
[1] 原文是:vote for woman,给女性投票。
撰稿人:陈潇、陈咏钰
感谢《白兔夫人》责编提供原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