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碑文:古代女性可能拥有的唯一叙事
古代墓志文献一向不易读,也很难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中国古代”为尊者讳“的传统,很容易令现代人认为这种程式化的文学千篇一律,旨在颂扬死者,很难辨析其内容的真实性。而另一方面,古代史料严重缺乏关于女性的内容,女性身后的墓志碑文可能是关于她们鲜活生命的唯一叙事,哪怕表面上都是褒扬“三从四德”,甚至连本人大名都被讳去,也仍值得加以关注。
《世变下的五代女性》一书便试图通过严谨的历史学方法,将墓志文献作为值得尊重的历史材料,汇聚22个五代女性的墓志碑文做成个案研究,在材料可靠的基础上,探究关于这些女性的身份、地位、家庭、婚姻、阶级等可靠的叙事,进而将议题扩大到了这些女性所处的那个动荡时代,通过研究她们所处的社会家庭网络,探讨社会流动、文武交流等议题。 同时,本书也证明了区区千百余字的墓志碑文并非只有“套路”,字里行间大有乾坤。
对于我等非科班出身的历史爱好者,《世变下的五代女性》将第一编的议题内容设为”墓志笔法与史学方法”,使用具体案例,带领读者一步步地读懂五代墓志碑文的“传统格套”,再用“史学六问”的方法拆解碑文,不但从内容上加以拆解,还特别关注具体碑文在行文方式,内容编排次序等方面体现出的个性化的形式特点,再辅以大量史料考据,最后加以分析。这样的安排对读者甚为友好,充分呈现了作者柳立言先生及其团队的研究过程和研究逻辑,更可帮助读者快速把握阅读此类材料的入门方法,不至于迷失在骈体措辞之中,可谓别出心裁,一举两得。
能够拥有文辞优美的墓志铭并序文的五代女性在生前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虽然她们的身份局限于为女、为媳、为妻、为母等古代儒家传统默认给予的角色,个体女性仍在具体的角色中有所发挥,甚至有所成就。本书作者也强调根据试图描绘的那个时代的标准,去书写这些女性的事迹,读者也切勿盲目用今日“独立自主”的标准去看待五代女性,毕竟她们不曾也不可能取得家庭范畴之外的工作或独立的社会地位,大多数情形下只能在家庭内事中,诸如理财、教育、维护家族关系网络等方面做出一些自由选择,施展才能。
同时,纷乱的五代时期,世家望族瓦解,新晋精英阶级也层出不穷,许多女性本人就是世事变幻的亲历者,虽不像同时代男性的历史叙事那样充斥着文韬武略建功立业的事件,但在墓志铭序的短短千百余字中,可能浓缩着上下五六代人的社会流动的踪迹,读者也可于此最微小之处,感受到一个遥远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