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血泪
在罗尔纲先生的太平天国史中对于天京事变可以说是一笔带过,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提及太多,我对此提出一些想法。所论皆可在太平天国史中找到论据。
首先简述永安建制时的核心人物的情况。南王冯云山,洪秀全同学,陪着洪秀全历经前期传教之苦可以说深得倚重,在早期他的座次在东西二王之前。他的前面是东王和西王,杨秀清和萧朝贵,他们排在冯云山之前的理由也可以理解,在洪秀全不在官军围剿军心变乱之时一个天父上身,一个天兄上身将人唬住。洪秀全是无奈是自愿不重要,他只能将兵权分出去实行军师制,并将他们座次提到冯云山之前。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和另一个重要人物胡以晃是地主阶级人物,他们为义军的军备提供了资金,其中座次这么排可能是因为韦昌辉捐的多,石达开太年轻(17-20),胡以晃来太晚了。还是一个排在胡以晃前面的秦日纲,因为是自己兄弟(洪仁轩)拉来的,可能洪秀全想拉拢他就对他委以重任,其中缘由已不可考。上述是为了证明杨秀清和萧朝贵是一条心的,在苦时会和洪秀全同甘,过后难免。而洪秀全被分了权力对这二人难免有些隔阂。因为制度问题,他们二人能随时上身对众人吆五喝六,所以不犯病还好,一旦犯病以天父天兄压人后果不堪设想。假设三个地主阶级投诚分子中立,至少洪秀全也是拥有两人支持的。
问题从起义军打下南京开始。论功行赏秦封燕王,胡封豫王,冯萧阵亡,即为人年幼暂时无法影响天国走势。在定都问题上,洪秀全主张定都河南开封以取北京。但杨秀清不惜以天父下凡摁着洪秀全定都南京。其次出在孤军北伐问题上,孤军北伐的2w广西军是天国起兵关键,林凤祥李开芳更是金田起义从金田打到南京先登城楼的工程,就这样被直接送掉援救队伍像送菜被一波波打回。此论洪秀全与杨秀清隔阂初现。对洪秀全如此,对其他诸王更是如此。因为小事把韦昌辉哥哥五马分尸。将石达开岳丈天国高层秉公执法的黄玉昆贬职打压,人老人家直接气得投水被人捞起来。而于燕王有牧马人事件。至于胡一晃一直统兵在外,无法考证他支持杨秀清与否,不过也不重要,他死在了天京事变前期,更重要的是他的部队受石达开节制(打败曾剃头是石达开领众将打的,胡一晃是其中一将)。可以看出杨秀清已经有了些自取灭亡的味道,得罪天国最重要的领兵诸王。而已知事变前一年,连曾剃头的情报机构都预料天国将出内乱,洪秀全能不知道吗?
事变前夕,杨秀清天父上身讨要洪秀全手下女官(可能为了试探洪的态度?),韦昌辉请求天王诛之,秀全不从。之后内应(据罗尔纲考为陈承瑢)传出,秀全才招韦秦石速回勤王。从中和其后洪的表现我立论为,天京事变是完全在洪秀全有预谋的可控范围内的天国内的权力回收。首先杨秀清不打算篡位,洪秀全也乐得军师制(杨秀清得所有决策是要上报的,但是只要够不要脸一直变身天父就能为所欲为)。你要女官我给你,你得罪诸王我也随你只要你不想杀我我无须和你大动干戈。但是很奇怪的是洪秀全一直没有敲打过杨秀清,明明拥有统兵四王的支持但是一直没反应。明知道这样下去杨秀清必反却无动于衷。我怕推测是想直接瓮中捉鳖一网打尽。一到杨秀清想杀自己,好我的内应探查到了好了你等死吧。韦是明确带三千人回京的,秦不知,他是潜回的,人肯定不多,石人回军队应该没多带,不然也不会阻止不了韦杀人被杀全家夜里跳城逃跑。
之后的事就是熟悉的政变:包围东王府,全家砍死。如果就到这结束也就算了,之后的事不发生也不会叫作天京事变了,要知道叫作事变是因为这件事持续了要3个月,等到石达开领兵回来才算结束。在这三个月内,韦杀死革命骨干近2w人。除了杀朝中大臣(要知道我看天国名录,天国高管多是两广甚至金田起义的兄弟),他还杀了杨秀清所属军队(传诏书解了军队武器去看戏,关进屋子然后屠杀)。那就要讨论洪秀全在这个事件中的地位了。要知道洪不是橡皮章子啊,你撑死3000+的军队凭什么挟持主上屠杀2w革命骨干?从军队自愿解武器看出,洪的命令是有用的,又不是段祺瑞皖系打没了就是个任人宰割的橡皮章子作总统。所有我有理由这么说,就是洪秀全想杀这些人,夺取杨秀清的权力,并且阻止生变。
天京事变,事易变,难变是人心啊。
待到石达开领兵前来勤王(逼宫),逼杀和他同一级别的二王洪秀全心里能好受?但是为了平剩下人的人心给2w条人命(石全家)一个交待,他必须杀。而洪秀全至此或者从杨秀清的屡次天父上身开始,他已经不再相信外人,不愿意再实行军师制希望将大权独揽。封石为表面上的军师,并委任自己两兄弟为王掣肘石,自己则掌握大权。其实迫走石达开一事是完全可以预料的,领兵逼宫君主是什么成分?更别提上个军师给了他无限阴影。而石到底石怎么拉起20w人随之西征的我很不理解,难道可以不向主上申请就能获得军队的领导权。还是石军中威望太高抑或是洪太过失人心,士兵直接听从了石的调令?从洪秀全将军师制改为专制制度后的晚年操作,我们是可以合理认为,上述事情都是洪秀全干出来的破事,而不是像罗尔纲先生书中夸大韦昌辉在事变中责任(分锅)所占比重。
至天京事变开始,天国开始走了下坡路,甚至南京城中都开始传出了民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上帝教这一统治工具开始变得不好使(可能就是洪开始不肯杀杨的原因)。石出走造成了一时间的兵员短缺,但是之后陆陆续续回天京的又有20w,我更偏向于石放任士卒回去自己已经不相信洪秀全了,不愿意回去。所有我愿称他小义有亏,大节无亏。被围困武昌的曾剃头缓过口气直接重整旗鼓击败太平军水军拿下长江的控制,天国危矣。
再到最后僧格林沁身死,清廷再无依仗的满蒙势力,所赖尽是汉人军队,中正因央政府的威严崩塌后导致的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尴尬局面,军阀混战已经可以预见了。
我总会想如果天国没有崩塌,中国能不能以一种没这么尴尬的姿态进入近现代呢。天国的遗址还有残存,身死的诸王也大都有了纪念碑与信徒。俱往矣,终究还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