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中)

中、下册; 631,执金吾、应劭曰:“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师古曰:“金吾(音玉),鸟名也,主辟(音譬)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案应说是也。《古今注》曰:“金吾,亦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御史大夫、司隶校尉亦德执焉。御史、校尉、郡守、都尉、县长之类,皆以木为吾。”蓋有金吾,有木吾,金吾或象鸟以为饰,非取义于鸟也。 674,古之制北狄者,未始不通西域。 今之所以不能通者,是夏人为人障也。朝廷置灵武于度外,几百年矣。议者以为 绝域异方,曾不敢近,而况于取之乎!然臣以为事势有不可不取者。不取灵武, 则无以通西域。西域不通,则契丹之强,未有艾也。然灵武之所以不可取者,非 以数郡之能抗吾中国,吾中国自困而不能举也。其所以自困而不能举者,以不生 不息之财,养不耕不战之兵,块然如巨人之病膇(音追),非不枵(音消,谓空虚)然大矣,而手足不能 以自举。欲去是疾也,则莫若捐秦以委之,使秦人断然如战国之世,不待中国之 援,而中国亦若未始有秦者。有战国之全利,而无战国之患,则夏人举矣。其便 莫如稍徙缘边之民不能战守者于空闲之地,而以其地益募民为屯田。屯田之兵稍 益,则向之戍卒可以稍减,使数岁之后,缘边之民,尽为耕战之夫,然后数出兵 以苦之,要以使之厌战而不能支,则折而归吾矣。…吕思勉:然则非敌国外患之足虑,有敌国外患而我无以待之之足虑。
707,黄霸何如人也?曰:诈伪人也,霸入钱榖为官,其饶于财可知。凡饶于财者,往往喜名誉。其治郡也,米盐靡密,精力能推行之,凡能自精力者,又往往好名誉也。闻巫家女相当富贵,即娶为妻,其热中可见。霸少学律令,喜为吏,其为治,专恃司察之术,是儒其名而法其实也,其害安可胜穷!或问其害安在?曰:宣帝之称扬霸也,曰狱或八年亡重罪囚,霸之治能至此乎?颍川俗夸奢,尚气力,臧匿难制御,此可旦夕致乎?然则霸故纵舍之以为名耳。或曰:以霸之善司察,固可以小安,然而如霸之所为,不能毋多张条教于法令之外。条教繁,名实紊,赏罚无所施矣。此张敞之所深恶也。
826,老氏之学,实无隐居自乐之意,庄生则有之。前条所引治黄老诸家,多有自甘隐遁者,恐未尝不兼取庄周也。此已开晋代风气之先矣。…以老子之言,与其谓近于庄,无宁谓近于易,故玄学诸家多以老易并称,范升向长皆兼治老易,亦魏晋之先河也。
830,革囊盛血。
884,李充《学箴(音真)》云:“老子云絶仁弃义,家复孝慈,岂仁义之道绝,然后孝慈乃生哉?蓋患乎情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也。道德丧而仁义彰,仁义彰而名利作,礼教之弊,直在兹也。先王以道德之不行,故以仁义化之;行仁义之不笃,故以礼律检之。检之弥繁,而伪亦愈广。老、庄是乃明无为之益,塞争欲之门;化之以绝圣弃知,镇之以无名之朴。圣教救其末,老、庄明其本,本末之途殊,而为教一也。人之迷也,其日久矣。见形者众,及道者鲜。…”
949,诸葛亮“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